guest:
佛学辞典“菴摩罗”、“菴罗”相关的词很混乱,例如“丁福保佛学辞典”的“菴摩罗”词条是: 但相当的南传经文中,“菴摩罗”跟“菴罗”是不同的水果。我查其他的辞典,也是越查越糊涂。 请问到底什么才是什么? David Chiou: 的确这两种水果在佛学辞典中常搞混,可能也是因为这两种水果都是很晚期才传入中国的,因此常被混用。 我之前比对各方资料后的笔记如下,提供作参考: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看十方如看掌中果的那个果子,就是余甘子果。 阿育王死前赠给僧团半颗的,也是余甘子果。
菴罗园即芒果园。 但两者译字相近,又不是中国原生的植物,因此中国人不容易分清楚,古人记载时偶尔会有搞混的状况,近代南传典籍的中译也有译者直接混用了。 Teddy Lin:
关于卷30第842经的注解 我认为他所说的菴罗摩罗应该是指分布于印度的阿勃乐“阿摩勒”又名波斯皂荚,而不是余甘子。阿勃乐果夹中才含有皂素,所以可以拿来研磨成粉后作为洗涤的肥皂使用,比较符合经中描述的植物种类。 余甘子则是叶下珠属的植物,这类植物果实确实可以食用但应该没法来制作肥皂使用。 David Chiou: 当初查这注解的逻辑是这样的:此经中描述“以胡麻屑、菴罗摩罗屑沐浴身体”,胡麻(黑芝麻)和菴罗摩罗都不是本身有皂碱的植物,但都有油脂。一种可能性是有油脂的东西(胡麻油、余甘子油)都可以皂化(油脂与强碱反应生成甘油与肥皂)而作为肥皂使用。Google 有查到有人用油甘子(余甘子)作肥皂。 但译名的解法不见得只有一种,波斯皂荚有皂素的话也有道理,这样不需要皂化就可以用了。值得比对一下。 请教 Teddy 提到的“阿勃乐“阿摩勒”又名波斯皂荚”有没有资料连结可以供参考的? 谢谢! Teddy Lin: http://kplant.biodiv.tw/%E9%98%BF%E5%8B%83%E5%8B%92/%E9%98%BF%E5%8B%83%E5%8B%92.htm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21060 http://frps.iplant.cn/frps/Cassia%20fistula http://subject.forest.gov.tw/species/twtrees/book2/index-1.htm 给你参考 David Chiou: 我追溯了以前查的过程,《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42经和卷三十七第1039经都有描述印度当时外道婆罗门自以为清净的仪式,当中都有提到洗头洗澡,第842经是“以胡麻屑、菴罗摩罗屑沐浴身体”,第1039经是“以胡麻屑、菴摩罗屑以澡其发”。其中“屑”就是粉末的意思,“菴罗摩罗”以CBETA搜寻没有其他的三藏用此词,“菴摩罗”以CBETA搜寻可以发现在三藏中常提到,是一种果子,例如: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4:“从此东行,数万逾阇那,到弗婆提,取此果来,名菴摩罗。极为香美,汝可食之。”(CBETA, T03, no. 189, p. 647, c3-5) 《众许摩诃帝经》卷9:“佛即依前入三摩地,往弗婆提取菴摩罗果”(CBETA, T03, no. 191, p. 959, c25-26) 《大宝积经》卷109:“譬如小枣千年枣、菴摩罗果、迦毘陀等,果成就时各有一味,或苦或酢、或甘或醎,等诸六味。而彼诸果熟已,在所地方其味在内,子移彼处各自有味。”(CBETA, T11, no. 310, p. 612, b12-15) 《大方等大集经》卷6:“于如是等悉得了知,如观掌中菴摩罗果”(CBETA, T13, no. 397, p. 36, c5-6)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2:“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菴摩罗果”(CBETA, T19, no. 945, p. 111, b16-17)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卷1:“所抄供养物。如菴摩罗果子许(此方如杏子大)”(CBETA, T20, no. 1194, p. 936, b9-10)
《般若灯论释》卷1〈观缘品 1〉:“香附子苦参 菴摩罗除热 《翻梵语》卷9:“菴摩罗树(应云菴婆罗亦云菴罗 译曰酢果) 第二十六卷”(CBETA, T54, no. 2130, p. 1047, c9-10) ⇒ 这是芒果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34:“有一女人往河水中洗浴身体,洗讫上岸梳发而住。时吐罗难陀苾刍尼,遂持澡豆往彼洗浴,见女梳发情生瞋嫉,作如是念:“愚痴女子!共我争胜故梳头发,谓我先来元无发耶?宜可苦治惩其后过,设更见我不敢争胜。”遂即默持菴摩罗末,扑其头上以手捼之,女人问言:“圣者!我有何过?才净洗发以菴摩罗末扑我头上。”尼曰:“汝作此解云:‘吐罗难陀先来无发。’头既不净可来更洗。”女即讥嫌。苾刍白佛,佛言:“尼为非法,理合讥嫌。从今已去诸尼不应以杂末等扑他净发,作者得越法罪。””(CBETA, T24, no. 1451, p. 374, b17-28) 最后一个例子也是洗头用的“菴摩罗末”,等于《杂阿含经》中的“菴摩罗屑”。 至于“观掌中菴摩罗果”则是较为人熟知的余甘子。 我查了一下“阿勃勒”正名应为“阿勒勃”,例如唐代传至日本的医书《医心方》作“阿勒勃”,CBETA也找到《象教皮编(六卷全)》卷1:“阿勒勃皂荚也”(CBETA, B17, no. 93, p. 688, b14),但CBETA没有“阿勃勒”的用字。据传是《本草纲目》或《本草纲目拾遗》误植“阿勒勃”为“阿勃勒”,因此后代延用讹误的名字以为标准。 接下来的问题是“阿勒勃”的梵语或巴利语为何?目前我查到的是: Wikipedia: 阿勒勃一名出自《本草拾遗》:“阿勒勃,味苦,大寒,无毒,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生佛逝国,似皂荚,圆长,味甜好吃。一名婆罗门皂荚也。”阿勒勃为梵语āragvadha之音译。[2] 《酉阳杂俎》作“波斯皂荚”:“波斯皂荚,出波斯国,呼为忽野檐默。拂林呼为阿梨去伐。树长三四丈,围四五尺,叶似构缘而短小,经寒不凋。不花而实,其荚长二尺,中有隔。隔内各有一子,大如指头,赤色,至坚硬,中黑如墨,甜如饴,可啖,亦入药用。”忽野檐默为波斯语خيار چنبر(khiyār shanbar)之音译,阿梨去伐为叙利亚语或梵语音译。[2][3] 《本草纲目》讹作阿勃勒。有人将这一讹名解释为金链花拉丁语名laburnum之音译[4],实为附会。金链花有毒,原产欧洲,与古书中记载的阿勒勃相去甚远。 还没找到其巴利语资料。 如果就梵语 “āragvadha”(阿勒勃)来看,和“菴罗摩罗”、“菴摩罗”译音相差较大,不像讹误的“阿勃勒”和“菴摩罗”有点相似。 有人知道芝麻屑如何能拿来洗澡洗头发吗?只有皂化一途吗? Satipatthana Shi: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菴摩罗
Basic Meaning: mango
阿摩勒
Basic Meaning: undefiled
阿摩勒果
Basic Meaning: undefiled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1:“复有熏香洗浴之物,浮砖澡豆芬馥余甘(余甘子出广州,堪沐发。西方名菴摩洛迦果也),持用揩身并将涂发,能令发白更黑。”(CBETA 2019.Q3, T24, no. 1451, p. 207b3-5)
余甘子
Basic Meaning: (Skt. āmraphala)
阿摩洛迦
Basic Meaning: āmalaka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不付费的使用者,一天仅能使用十次。 user name: guest 然后按 enter 就可以查十次
从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来看,似乎是合理的。 您这解释是有参考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吗? David Chiou: 谢谢分享 Digital Dictionary of Buddhism 的词条, 尤其《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1:“复有熏香洗浴之物,浮砖澡豆芬馥余甘(余甘子出广州,堪沐发。西方名菴摩洛迦果也),持用揩身并将涂发,能令发白更黑。”(CBETA 2019.Q3, T24, no. 1451, p. 207b3-5) 这段说明很有帮助。 我也忘了当年查了哪些辞典或资料了,毕竟经中这类的词很多,一一记下查证的经过会花很多额外的时间,随便一个植物名就可能花几个小时查找及记录,所以有把握的我查到后来就直接写结论。 印象中“菴摩罗”有佛学辞典讹误为芒果,看来上列的辞典也有这种错误资讯,但搭配经文来看并不合理。另外也有由汉译经文例如“如观掌中菴摩罗果”查出跟余甘子的关系(最早是多年前 Ab Tsai 表示菴摩罗是余甘子),这比较合理。 尤其种过及吃过芒果和余甘子,就知道其各自的特性,以及芒果用来洗头洗发实在不适合。自古就说芒果有湿毒,科学也分析芒果未完熟的果皮油胞里的过敏原“间苯二酚类”白汁有刺激性,许多人不管是接触或是吃的话会过敏,和一般洗发成分差太多。 而余甘子又称油甘子,黑芝麻的油也很多,作肥皂还蛮可行的。 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来看,可能是看重其药性能让白发变黑了,就像黑芝麻相传也能让人白发变黑,因此《杂阿含经》第1039经说外道婆罗门“以胡麻屑、菴摩罗屑以澡其发”。 Huiyi Lin: 一、余甘子和胡麻油如何洗发 余甘子(梵文āmalaka或āmalakī)是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Ayurveda)应用最广的果实之一,与另外两种同样具有高度药用价值的果实,即诃黎勒(梵文harītakī)、毗酰勒(梵文vibhītaka),并称为“阿育吠陀三大果实”。而这三大果实也是佛陀允许”非时食”的“五种果”其中的三种。 佛言:“我今听许,有五种果,若病无病、时与非时,食之无犯。”如佛所言:“有五种果若病无病、时与非时,食无犯者。”苾刍不知云何为五?佛言:“所谓余甘子(梵云菴摩洛迦,此云余甘子,广州大有,与上菴没罗全别,为声相滥,人皆惑之,故为注出是掌中观者)、诃梨勒、毘酰勒、毕钵梨、胡椒。此之五药,有病无病、时与非时,随意皆食,勿致疑惑。”(义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一,CBETA) 所以余甘子、诃梨勒、毗酰勒、毕钵梨、胡椒,这五种果又称为“五药”,随时可以食用,无病强身、有病治病。由此可见这五种果物在印度传统观念中的价值之高。 在印度阿育吠陀的《医理精华》中记载以余甘子为主的药方可治疗消化不良、黄疸病、痔疮、中毒、发烧、皮肤病、眼病,还有使人长寿等等。而现代的研究中,余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高度的抗氧化成分,其维生素C含量甚至是柑橘的20倍以上、苹果的60~134倍。因此余甘子能滋养组织、清热解毒、恢复疲劳,尤其以促进头发生长、预防脱发、减少白发方面特别闻名。直到现在,余甘子仍是印度人日常养护头发的重要材料,印度市面上有许多商家贩售余甘子粉(英文Amla Powder)。 那么,用余甘子如何洗发? 一般而言,古人主要以生汁或粉末两种方式来使用。生汁即是用新鲜余甘子所压出的汁液,单用汁液或在汁液中加上油涂抹于头皮和头发上,按摩头部,以促进营养成分被吸收,然后在阳光下等待一段时间(在吹风机还没发明的年代,人类洗发都选在大晴天),最后清洗掉。 由于余甘子不会一年四季结果,采摘后的果子也不易长久保存,因此有人就将余甘子晒干后磨成粉末以备平日使用。余甘子粉同样是用来涂抹于头上,但干燥的粉末必须加上液态物质才容易涂抹。简单的话,加水就可以,稍微讲究一点,就加上营养成分高的液态食品,例如油、优格、牛奶来调成糊状,涂抹于头上、按摩、等待一段时间,最后再清洗掉。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油在印度人洗发的过程中就是直接涂抹使用的,并不需要皂化。因为油有滋养、润泽的效果,即使经过冲洗,头皮和发丝上仍会留有一层油的保护层,这对习惯皂化产品的现代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以想像,但这就是印度人想要的效果。 油,不只在印度医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是日常保养不可或缺的物品。阿育吠陀《医理精华》中提到,头部涂油具有“不生头痛、不秃、不脱发或变白”的效果,“头部涂胡麻油可以安眠”。皮肤涂油则能“保持体力、美容、抗衰老、保持良好的触觉”等。 而印度用来医疗或保养的油当中,胡麻油是最常用的一种。毕竟印度是世界上胡麻产量最高的国家,胡麻取得容易。据现代研究,胡麻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特性,能帮助修复头发、头皮,滋养发根、促进头发生长、预防脱发,提高发质弹性。 所以余甘子粉(菴摩罗屑)和胡麻油加在一起洗发可以说是绝配。 在《杂阿含经》第1039经中的“以胡麻屑、菴摩罗屑以澡其发。”就是这种印度传统洗发、护发观念的做法,无论是胡麻油或胡麻粉,或者余甘子粉,只要能调成糊状即可涂抹于头上来进行保养及清洁。
以下是一位印度妇女介绍如何使用余甘子等各种印度传统药草护发的网站。 重点翻译如下──
Notes:涂在头发上,等待干燥,约15~20分钟,然后冲洗掉。 二、余甘子和芒果的译名 余甘子和芒果都是印度常见植物,在佛经中也就三不五时出现,但不同译者有不同译法,且两者译名相近,加上古代真正见过这两种异国植物及其果实的中土人士极少,能准确对应译名与植物的人没几个。《一切经音义》就已经显示初唐的玄应和唐末的慧琳都难以分辨这两种植物及其译名。 (《一切经音义》并非一人所作,而是唐末的慧琳根据初唐的玄应所著《一切经音义》加以修订和扩展而成,而且他们在撰写时也是多人分工,导致书中偶有不协调处。) 不过,在列举《一切经音义》的辞条之前,需先对余甘子和芒果的主要特征有个基本概念。
接下来看《一切经音义》的辞条解释:
“菴没罗,旧言菴摩,亦作阿摩勒,皆讹也。叶如小枣,果如胡桃,味酸而且苦,粗堪入药分。”(卷71,玄应撰)
“菴罗,或言菴婆罗,果名也。案此果花多而结子甚少,其叶似柳,而长一尺余,广三指许,果形似梨,而底钩曲。”(卷28,玄应撰) 以上是玄应撰写的部分,很明显的,玄应没见过余甘子和芒果而难以分辨。
以下是慧琳负责的部分:
“阿摩勒,此云无垢,南本经作呵黎勒,误也,此方其识。净三藏云,菴摩勒迦,此云苦涩药,形如小柰。若云菴摩罗、菴没罗,状如木苽,大如鹅子,甘美,或生如熟,或熟如生,故经云,生熟难分者也。”(卷25,云公撰、慧琳再删补)
从以上所列,可知慧琳对植物特征的描述没有错乱,但是”菴摩罗”所对应的植物可能需要修正。菴摩罗”不等于”菴没罗”。 ”菴摩罗”也是指余甘子。 在佛典中,有三位译者明确知道什么是余甘子并加以说明,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僧伽跋陀罗,另一位是活跃于初唐但比玄应晚了约五十年、曾经留学印度的义净。还有一位是五代时期从中印度来到中国的慈贤。 僧伽跋陀罗是西域人,在南齐永明年间(483-493)乘船来到广州,并在广州竹林寺译出《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其中第十七卷的药犍度中提到: “阿摩勒者,此是余甘子也,广州土地有,其形如蕤子大。” 首先,”阿摩勒”是个古老的译名,东晋时期(317-420)翻译的《增壹阿含经》及刘宋时期(420-479)翻译的《杂阿含经》中“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缘经”皆可见到。 僧伽跋陀罗在翻译《善见律毗婆沙》时仍沿用这个译名,而且他认为与他在广州所见的余甘子是同一种植物,形状大小像蕤子(即蕤仁,果实圆球形,直径约1-1.5 cm)。因此可以推知余甘子在五世纪末之前就已经被引进广州种植,且被当地人取名为余甘(严格来说,按古语法,余甘是植物名,加”子”字是指果实)。只不过当时的人类移动及货物流通远不如现代发达,广州以外的地区要见到余甘子不太容易。 另一位清楚认识余甘子的义净,在其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即在本文一开始引用的卷一那一段中有余甘子的注释: “余甘子(梵云菴摩洛迦,此云余甘子,广州大有,与上菴没罗全别,为声相滥,人皆惑之,故为注出是掌中观者)。” 其中“与上菴没罗全别”是指同一卷的前面还有一段提到”菴没罗”,即: “佛在王舍城,其影胜王发如是念:‘每至春秋节变,新谷初果必先奉佛及诸圣众,后方自食。’时彼大臣以新熟菴没罗果(此果大如桃,而生熟难知,有四种差别不同。菴摩洛迦,大如酸枣,唯堪为药。)奉上大王。” 也就是义净当时就已经知道中土人士普遍分不清余甘子和”菴没罗”,所以特别加了注释。义净明确指出余甘子和”菴没罗” 完全不同。余甘子在广州多有种植,大小跟酸枣差不多,能作药用。其中”菴摩洛迦”的译名是义净因应余甘子的旧译名”阿摩勒、菴摩罗”容易与”菴没罗”混淆而重新翻译的。(查CBETA即可知”菴摩洛迦”只出现在义净的翻译) 义净虽然重新翻译余甘子为”菴摩洛迦”,但是也没有完全弃用余甘子的旧译名”菴摩罗”。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三十四,仍可见到”菴摩罗”这个译名: “有一女人往河水中洗浴身体,洗讫上岸梳发而住。时吐罗难陀苾刍尼,遂持澡豆往彼洗浴,见女梳发情生瞋嫉,作如是念:‘愚痴女子!共我争胜故梳头发,谓我先来元无发耶?宜可苦治惩其后过,设更见我不敢争胜。’遂即默持菴摩罗末,扑其头上以手挼之。” 这里”菴摩罗末”出现的场景是洗浴,可知” 菴摩罗末”就是用来洗发的余甘子粉。同样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一也有一段余甘子的注释: “复有熏香洗浴之物,浮砖澡豆芬馥余甘(余甘子出广州,堪沐发。西方名菴摩洛迦果也),持用揩身并将涂发,能令发白更黑。” 所以义净明确知道余甘子可以用来洗发,则可再度确认卷三十四的”菴摩罗末”是洗发用的余甘子粉。换句话说,”菴摩罗”不是芒果,而是余甘子。 ”菴摩罗”不是芒果的另一个证据则是来自中印度的慈贤所译的《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中的一句: “所抄供养物,如菴摩罗果子许(此方如杏子大)。” 来自余甘子故乡的慈贤特别替”菴摩罗”作了注释,形容”菴摩罗”的大小跟杏子差不多,杏子即杏的果实,直径约2.5-3cm。虽然比余甘子稍大,但这个大小不会是芒果。因此慧琳《一切经音义》中将”菴摩罗”等同” 菴没罗”或芒果应该是误解。从唐代以后,所有直接或间接参照《一切经音义》的药典或辞典都把”菴摩罗”和芒果搞混,导致现代没有一部辞典分得清楚。 总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掌握,
David Chiou: grace 研究得很透彻,这篇写得太好了,谢谢! 《一切经音义》这一段,我发现有可能靠不同的标点来解释:
若云菴摩罗、菴没罗,状如木苽,大如鹅子,甘美,或生如熟,或熟如生,故经云,生熟难分者也。”(卷25,云公撰、慧琳再删补) ⇒
菴没罗,状如木苽,大如鹅子,甘美,或生如熟,或熟如生,故经云,生熟难分者也。”(卷25,云公撰、慧琳再删补)
这样子慧琳法师的说明就没有错了。“若云”通常是“如果说”的意思,例如同一词有不同种的意思,但这边是在讲不同的两个词,“若云”就不一定是这种用法。 “若”也可指“或”,因此“若云”理论上也可指“或说”,也就是指另外的翻译。以这样的解读修正标点后,内容就没有冲突啦 Huiyi Lin:
按照语言逻辑,David这样解读并非不可。不过需注意的是,古人写文章是不标点的,正因为如此,
此外,因为慧琳在《一切经音义》卷11有这一段:
也就是慧琳在注释“菴摩罗树”时,把”菴摩罗”等同”菴婆罗”和”菴罗”,即芒果。而且他说“此国无古译”,就是说中国没有古译。但是他在卷25注释”阿摩勒”时参照了义净的意见,也就是这一段:
换句话说,慧琳不知道古译的”阿摩勒”和义净译的”菴摩勒迦”就是”菴摩罗”。他认为”菴摩罗”和”菴婆罗”、”菴罗”“皆一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