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David Chiou

《杂阿含经》卷十八第493经的重点是什么?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8.html#四九三

今天经由读经班的讨论,才发现此经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此经较为难解,在此提出讨论,请诸方先进多贡献意见。谢谢!


From: David Chiou

额,几位高手只按赞,却没回答。我就先整理一下读经班当中大家提到的三种看法,还请大家讨论或是再加:

  1. chakwos: 这是指可以用一个境界去测试自己吗?
  2. david: 不执著禅定境界。
  3. philosopher: 心念放在负面的 “有欲” 则如逆流较易有阻力,放在正面的 “离欲” 则如顺流较易成功。

后来 Google 了一下,史上好像没什么人讨论这个问题,少数讨论到的如印顺法师是以第1个解读。

也看看诸方看法如何。谢谢!


From: Cheng Soon Lee

我认为应该是1. 最契合此经。两段说的都是禅修者如何审定自己是“顺有欲”(第一段),还是已能“顺远离欲”(第二段)。测试的方法不需“身临其境”,只需在静坐中“作意”五欲的境界或是净相便可。

这里的“净相”说白了应该就是“男女(异性)相”(不净观的重点对治)。


From: 乔瑟夫

http://tripitaka.cbeta.org/T17,no.765,p.672,c5-6


From: Cheng Soon Lee

乔兄,我帮您把相关经文摘取如下:

《本事经》卷2〈一法品1〉:“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我观世间无别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其心。所以者何?是心于境速疾回转,世出、世间无可为喻,汝等应取如是心相。善取相已,应善思惟;善思惟已,应善观察;善观察已,应善安住;善安住已,若不觉有内贪欲缠,汝等复应审谛观察:我今为有内贪欲缠而不觉耶?我今为无内贪欲缠而不觉耶?

“审观察已,复应作意思惟随一可爱境相。如是作意思惟随一可爱相时,若心随顺趣向喜乐可爱境相,当知此心随顺诸欲、违背出离。汝等尔时应自觉了:我今犹有内贪欲缠而不能觉,非为无有;我今未断五欲贪缠,所证与前未有差别;我今犹未证所修果。譬如有人于驶流水,牵重船筏逆上而行,此人尔时多用功力,若暂懈慢便顺下流。如是汝等,思惟随一可爱相时,若心随顺趣向喜乐可爱境相,当知此心随顺诸欲、违背出离。汝等尔时应自觉了:我今犹有内贪欲缠而不能觉,非为无有。我今未断五欲贪缠,所证与前未有差别;我今犹未证所修果。

“汝等作意思惟随一可爱相时,若心随顺趣向憙乐出离之相,当知此心随顺出离、违背诸欲。汝等尔时应自觉了:我今无有内贪欲缠,非彼犹有而不能觉;我今已断五欲贪缠,所证与前已有差别;我今已能证所修果。如以筋羽投置火中,便即焦卷而不舒缓。如是汝等,思惟随一可爱相时,若心随顺趣向憙乐出离之相,当知此心随顺出离、违背诸欲。汝等尔时应自觉了:我今无有内贪欲缠,非彼犹有而不能觉;我今已断五欲贪缠,所证与前已有差别;我今已能证所修果。是故汝等应如是学:我当云何善转自心,令其调伏,违背诸欲,随顺出离?汝等苾刍,应如是学。”” (CBETA, T17, no. 765, p. 672, c5-p. 673, a9)


From: Cheng Soon Lee

原文中有两个“净”:“净相”和“淳净(之相)”。我认为这两个“净”是不同意思,不是指同一个意思。

1)“净相”应该是指“不净(观)”所对治的“净”,《本事经》中的“可爱境相”。

2)“淳净(之相)”则是“清净”的意思,《本事经》的“我今已断五欲贪缠。所证与前已有差别。我今已能证所修果”。


From: David Chiou

谢谢乔瑟夫引用出《本事经》所举可能相关的方法,以及 Cheng Soon Lee 的分析,这样 1 是正解的可能性就高多了。

不过 1 这解读还是有二个潜在问题,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1) 为何第一段、第二段的问题是相反的?如果 1 是正解,则问题应该没有必要反著的问? (虽然问题的反著问也说得通,但不知为何要特跑反著问?)

2) 《杂阿含经》中提到“净相”的次数很少,另一次是用在正面的描述,指清净的所缘境或观想:《杂阿含经》卷24:“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则猗息;”(CBETA, T02, no. 99, p. 172, b14-17)

不过我同意从以经解经的角度来看,有《本事经》的相关段落,1 的重要性就高多了。


From: Cheng Soon Lee

邱兄,经论中为了涵盖所有可能性,经常是反复推敲。

《杂阿含经》卷24说的“取于净相”应该是禅修中“止、举、舍”中的“举”的方法。

《瑜伽师地论》卷31:“云何为举。谓由随取一种净妙所缘境界。显示劝导庆慰其心。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云何举时。谓心沈下时。或恐沈下时。是修举时。”(CBETA, T30, no. 1579, p. 456, b4-8)

净妙所缘境界

《卷四十二.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什么叫做“举相”?我现在精神就是振作不起来,就是要打瞌睡,振作不起来,那时候怎么能叫它振作呢?“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就是由那个清净微妙的所缘境界,你去忆念“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就有举相了,这个举相就出来了。“净妙所缘境界”是什么呢?什么叫“净妙所缘境界”?当然就是佛、法、僧。这又是不容易,我们出家人,多少要观佛像,佛像是“净妙所缘”,你观佛像心里面精神愉快,这个精神就来了,叫“净妙所缘”。或者是某一部分佛、法、僧,某一部分的经论,对于你特别相应、特别欢喜,譬如我欢喜《金刚经》,我要一听见《金刚经》心里就欢喜,一念《金刚经》的时候,精神就来了,你也要有这些事情,佛、法、僧,或者那一位大德是你所恭敬、尊重、赞叹的,你若思惟他的事情,精神就来了。...”( 妙老 T406 )

所以,这里的“净相”又是另一个意思。


From: David Chiou

To Cheng Soon Lee: 的确,经中常是反复推敲。不过经中最常见的体例通常一次只改变一个项目,例如本经会是第一段、第二段问题一样,但遇境后的反应不同,而成为对比。

因此这点我觉得无法完美的解释,而提出讨论。这是 1、2 解都无法解释的一点,而是 3 解的基础。

不过,译经时毕竟不会像机器人翻译般完全公式化,所以这点是我的鸡蛋挑骨头

至于“净相”方面,我同意《杂阿含经》当中的“净相”用词不统一,以致不一定能直接用别经中的定义代入。


From: 乔瑟夫

实务上,我都是胡思乱想一直来,档都挡不住


From: David Chiou

To 乔瑟夫: 这是人人都有的专属运动会,正常人想停办还不行啊 :D


From: Linus Hsao

此经的重点在于何为净相,净相指的是实修过程中的啥呢?读经是要拿来用的,可别满足于学术化的答案。


From: Cheng Soon Lee

能让你起欲心的、起贪欲的、都是属于净相。修不净观所对治的内容即是。


From: David Chiou

To Linus Hsao: 如我解 Linus 所说义,Linus 似乎是照 2 的文义而接着谈 (握手)。


From: Linus Hsao

有点接近。只是要谈不执著禅定的境界,也得先想办法有禅定的境界才能理解所指为何。


From: David Chiou

另外我查了一下,《本事经》的该经(第60小经)在《本事经》的南传对应经典《小部尼柯耶.如是语》中,没有对应经典。此经看来没有南传对应经典。

继续找有没有大正藏中的其他对应经典... 似乎是找不到。在论中有一个此经当中提到的比喻,也是以鸟羽毛烧焦就不会再舒展了,而比喻证得离欲解脱是不可逆的: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16〈非问分〉:“何谓七不净想食。厌想一切世间不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谓不净想。亲近多修学。多修学已。得大果报。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缘故作是说。

如比丘。心知分别不净想。令欲心退没不展。当渐渐除尽。背舍厌离已正住。如筋如鸟羽。如头罗草投于火中燋卷不展。后便消尽。比丘如是心知分别不净想。令欲心退没不展。后便消尽。背舍厌离已正住。

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别不净想。心于欲想犹生津漏。如本无异。心不背舍。不厌离。不正住。比丘如实自知。我便为未修不净想。我未增益异名色。我未得修果报。如是比丘有正智。

如比丘心知分别不净想于欲想心不生津漏。于本有异。背舍厌离正住。比丘如实正知。我已修不净想。我有增益异名色。我得修果报。此比丘有正智。行不净想。亲近多修学已。得大果报。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缘故。说如食不净想。亲近多修学已。得大果报。得大功德。得至甘露。”(CBETA, T28, no. 1548, p. 638, b10-29)


From: David Chiou

突然发现,《杂阿含经》此经是属于“舍利弗相应”,而提到同样比喻的论是《舍利弗阿毘昙论》,看来“烧焦的鸟翅膀”的确是舍利弗讲过的比喻 :D


 
agama/研討_雜阿含經_第493經重點為何.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0/22 17:3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892390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