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stsai@Lion (婴愚), 信区: BudaHelp 佛经里一天是分成八时的,白天四时,晚上四时。也叫做昼夜四时,如果是指人的努力修行的“时间”则指白天三时晚上三时,合称昼夜六时,要扣掉睡觉的二时。 白天虽有四时,但是一早要刷牙洗脸吃早点,所以能用的时间就只有三时。晚上四时本来有二时要睡觉,但是努力修行的人会减少睡觉时间,因此通常只睡一时(三小时左右),此加彼减,一共就是昼夜六时。 中土计时以一日十二时辰为计,由半夜十一时起,为子时,依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这是中土的计时法,此因此对照十二时和八时的说法佛经上的一时就是三个小时。
唐译经时也有用十二时辰来解说八时。如《华严经》:
仁者当知。居俗日夜。分为八时。于昼与夕。各四时。异一一时。中又分四分。通计日夜三十二分。以水漏中。定知时分。昼四时者。
自鸡鸣后。乃至辰前。为第一时。 辰初分后。至午分初。为第二时。 午中分后。乃至申前。为第三时。 申初分后。至日没前。为第四时。 由上可知,白天夜晚各四时,但是佛经里的“大分”常用“初中后”三段来分,所以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综合佛经里常用的说法,四时常用三“期”作分隔,其中“中期”的时间比较长,算是主要的活动期。分法归纳如下:
夜四时依此而推。日没约六点,到鸡鸣之间,也分四时。夜四时大致上分为:
人定时一般人仍点着灯活动,如下:
周匝四十里。如日之明。王意欲试珠明。人定已后。
阴冥如漆。以珠系着金竿头。夜出城。 (人定后试看夜光珠能否发亮)
波斯匿王敕臣作限。自今以去。
夜半休息。鸡鸣复燃灯坐禅。伺捕得之。
除去阴障。以净其身。于初夜时。经行.坐禅。
人类的修行是昼夜六时,因为人要睡眠,但是诸佛菩萨可以不用睡,如《璎珞经》:
复次族姓子。诸佛世尊恒所行法。日夜四时观察众生。弹指之顷周遍十方恒沙刹土。周而复始不着三界。是谓菩萨修行第四难得之法。
由上可知佛和菩萨是可以“日夜四时”不睡觉的。
但有的时候修行仪轨上日夜四时指的是作课时间,而不是指一整天,如下:
依上日时以为常则若求出离无上菩提修瑜
伽者。昼夜四时。
后夜日中黄昏中夜。运心供养最为上胜。 (四时指后夜、日中、黄昏、中夜,这显然早上吃饭杂务时间和洗澡睡觉时间扣除)
又法咒安悉香一千八十遍。
若有众生遇此教 昼夜四时精进修
以下这段就不同了,这大概是“卯起来修”吧?如下:
比丘我今告汝若有众生欲为自身及其眷属。
乃至聚落迨于国界。禳殄灾沴增益福祥。 先于三宝深生信重。然备名华珍果烧香涂香。 种种供具而为供养。当须志心于一七日不食。 日四时夜四时。 勇猛专注持诵最上意陀罗尼而彼灾难必获殄 灭。一切福祥而能增益。 这是卯起精进修七天的方式“日四时夜四时”真正架恐怖。有志为国消灾的同学们可以试试。:P David Chiou: 《长阿含经》卷18〈2 郁单曰品〉: “其土中夜、后夜,阿耨达龙王数数随时起清净云,周遍世界而降甘雨,如构牛顷,以八味水润泽普洽。水不留停,地无泥淖,犹如鬘师以水洒华,使不萎枯,润泽鲜明。时,彼土于中夜后无有云翳,空中清明,海出凉风,清净柔和,微吹人身,举体快乐。”(CBETA, T01, no. 1, p. 119, a2-8) 以上《长阿含经》的这则记载是讲北俱卢洲(不是地球)这个人间净土的情况,每天半夜有二阶段降雨调温,“中夜”时起云下雨,“中夜后”云散风轻、不下雨了,“后夜”时再起云下雨,而不是整夜连着下雨,也就不会造成土壤含水量过高而土石松动。 以后科技可随意控制天气后,也可采用这种二阶段自动降温的方法 :D David Chiou: 以前 Ab Tsai 曾分析过佛经中通常是将一日区分为昼四时、夜四时,虽然印度有一日八时和一日六时的两种计时方式。 因此经中说修行人“昼夜六时”修行,不是要修行人不睡觉,而是只睡六小时,这样也是合理的要求。 今天细读讲给孤独长者见佛因缘的那经,见到更明确的证据,显示在《杂阿含经》中的确是采用一日八时的计算。 《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2经:“行向城门,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欲令行人早得往来。”(CBETA, T02, no. 99, p. 157, c14-17) 二更是晚上九点至十一点。 如果将一夜分为三时,那么“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会完全和“夜始二更,城门未开”对不起来。像庄居士的辞典中是采夜三时的看法,因此在“二更”的注解就表示有矛盾。 如果将一夜分为四时,就完全没问题了: “至城门下,夜始二更,城门未开”是指给孤独长者到城门下,这时是二更(晚上九点至十一点),城门还没开。 “王家常法,待远使命来往,至初夜尽,城门乃闭,中夜已尽,辄复开门,欲令行人早得往来”是说初夜末关城门,中夜末开城门,也就是说一整天只有这段期间城门是关的。 以一夜四时的计算:
二更的确是在这个时间区段中。 可见最少在《杂阿含经》、《长阿含经》中,是采用一夜分为四时的计时方式。 David Chiou: 以下是由 Melon 根据《杂阿含经》卷三十八、三十九“比丘相应”内容整理出佛陀与弟子们的日常作息表,修改而成,可让大家参考佛陀及弟子在行、住、坐、卧上是怎么运用时间来用功。 古印度有一天八时或六时的两种时间系统,下表是依一天八时的系统大致的时间作参考用。其中假设八时的时间是等分的(皆为三小时),然而实际上古代不见得有这么严谨的等分时间,像“晨朝”的时间记载中就不太相同,或许也受日出的早晚变化而影响,除了“晨朝”外的时间则大致符合大正藏中的记载:
Alice Chou: 如果中夜是“中夜:夜晚四分的第二分,约九点至十二点。”经文又写“中夜已尽,辄复开门”,表示十二点开城门,感觉不合理...@@” David Chiou: 因为这是大城,所以城门一晚只关闭约三个小时。 经中说原因是“待远使命来往”、“欲令行人早得往来”。古代没有电灯,人们睡得早、起得早,尤其要远行或半夜抵达大城的情况很常见,和现在我们还在打字的状况不一样 Alice Chou: “欲令行人早得往来”,半夜十二点算早起的话,也真得太早了 David Chiou: 没办法,作守门人很辛苦,7/11 一天开二十四小时更辛苦啊 :P 这边不管是用一夜三时或一夜四时的解法,都是只有半夜那几小时关城门,远早于一般人起床的时间。 在时空来看,佛世时是约二千六百年前,地点在热带地区的印度,融入这个时空,对于理解当时的一些习惯或许会有些帮助。 二千多年前的灯烛照明没有后世方便,穷人家也没有钱每天燃灯,因此大多是日出(约6am)而作、日落(约6pm)而息。 热带地区的白天很热,在大热天赶路会一直流汗,到了晚上可能虚脱了。因此要长途跋涉赶时间的话,会偏向提早起床赶路,这样在太阳起来前先在荫凉的天气下赶几个小时的路,比较不累,黄昏时就找个地方歇脚就寝;相反地,如果是日出而起后才赶路,晒了一整天、流了一整天汗,晚上继续赶路的话身体较为虚脱而光线又暗,较为危险。 再者,古印度往返城市间,常须要经过荒郊野外,很危险的地方。通常在大城的附近比较安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特别早出发,这样子在天亮前还是走在大城市附近,比较不危险的地方,然后整个白天有日光可以在蛮荒之地赶路,等到日落时已经走了很长的距离了。 所以我们如果是当时的赶路人,要走18小时的路程到邻近城市,其中12小时当然利用白天(6am-6pm)较为安全,剩下的6小时就利用凌晨前的时光。在前一天提早在日落 (6pm) 时即就寝,睡了六小时到了半夜 (12am) 起床开始赶路,是一种合理的赶路规划 当然,这种开门、关门的时间,应该是老板说了算,看那城的城主或国王的想法,所以不见得有标准,这里提的只是根据这段《杂阿含经》经文来看对于王舍城当时开关城门的时间的一种解释。 后世人们作息的时间越来越晚,还可以夜夜笙歌,开关城门的时间和佛世相较就会有不小的差异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