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杂阿含经》第559经探讨禅定时对外境认知的议题: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1.html 进入初禅以上的定境,由于专心,因此对于许多外境是可以不起反应的。例如专心在所缘上,因此对于外界的噪音听而不闻,虽然想阴仍有运作,这就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 进入无想心三昧的定境,可将想阴停止,没有想阴的作用、没有了取相、认知,自然更不觉知外境了,也就是“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一个衍生议题是,这“无想心三昧”的定力,如果不加上智慧的成分(因此尚未证解脱),是对应到四禅八定的哪个层次,或是哪个天? 有的论师认为是无想天,而不同的部派对于无想天的解释也不相同(有部与经部摄之于第四禅之广果天,不立别处,上座部于广果天之上,立无想天之一处。)有的论师认为是非想非非想处天,也有人认为灭了想不就和灭受想定(灭尽定)听来蛮相近了? 这在经中并没有很明确的解释,毕竟佛世当时的比丘得了此三昧就直攻阿罗汉了,没人会故意不发起智慧吧。另一方面,三三昧(包含无相三昧)是定慧兼具的修法,因此也不单是定就是了。 如果有同学有进一步的资讯,也请提供。谢谢! Russ Wang: 另外我想应该会有读者想问 : 无想天为八难之一,而生无想天是以无想定为因,所以后世便出现“无想定是邪法”的说法,那为什么在本经中又说“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成唯识论中是说 外道先起烦恼妄想,以此见为因修无想定,方感得无想无为果。 成唯识论疏抄则说 这个烦恼妄想是“待因” ,由于灭不待因,以“待因”求灭之故,而生无想天而不是涅槃 David Chiou: 精确地区分,无相三昧是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之一,和外道的无想定不同。南传经藏中也有提到三三昧(例如《相应部尼柯耶》41相应第7经),但印象中少了几篇详细解说三三昧的经,因此南传通常提四禅,较少提三三昧,其余各部派(包含四部阿含)都常谈三三昧。理论上,三三昧定慧兼具,也就是说依佛说修三三昧到究竟,自然定及慧都到顶。 例如观空,可以修定也可以修慧。 而如Russ提的,外道的无想定只是一味地把无想为究竟,没有四圣谛等基本概念,所以只是一直压着想,目标也只是无想。 Russ Wang: 感觉上说无想定是邪法 还真是以偏概全了 一直压着想 也许就是疏抄中所说的 待因 吧 David Chiou: 嗯!可能因此后来玄奘大师译经,一律译为“无相三昧”而不是早期的“无想心三昧”,可能也是为了避免混淆,将“无想定”专门用来形容外道定。 Satipatthana Shi: 有想定可以修观的都可对应: 《大智度论》卷20:“是三解脱门,在九地中:四禅、未到地、禅中间、三无色,无漏性故。或有说者:三解脱门一向无漏;三三昧或有漏或无漏。以是故,三昧、解脱有二名。”(CBETA, T25, no. 1509, p. 207a23-27)
《阿毘达磨发智论》卷18:“初静虑等,摄几静虑等耶?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60:“如是永断是圣者非异生。是圣道能非世俗道。所以者何。因七依经造此论故。彼经唯说七根本地。谓四静虑下三无色。非根本地有世俗道能断烦恼。故知唯圣者用无漏道断。”(CBETA, T27, no. 1545, p. 311a2-6) 《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16:“三摩钵底依者,谓七依定。如经言:我说依初静虑能尽诸漏,乃至依无所有处亦尔。”(CBETA, T31, no. 1606, p. 770a23-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