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四如意足的“断行”是断什么行?


David Chiou:

四如意足的“断行”,有二种主流的解释:

  1. 或为“奋力”(padhāna,古译为“勤”)的误译。(出自“庄春江阿含辞典”)
  2. 断除诸行。

由1来看,“断行”即四正断、四正勤。1这解释还蛮有道理的,但缺点在于难以解释北传阿含经的“四如意足”的另译,例如:

  1.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2 长寿王品〉:“成就欲定烧诸行,修习如意足,依于无欲、依离、依灭,愿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2. 《长阿含经》卷五:“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CBETA, T01, no. 1, p. 36, a8-9)
  3.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29〉:“自在三昧行尽神足”(CBETA, T02, no. 125, p. 658, a7)

“烧诸行”这些,显示此处译经者对“断行”的解读不是“勤行”的意思。

由2来看,基于定力,对于“行”能轻松放下就能轻松提起,这样“断行”能成就神通。

但这“行”是指什么?是指“行阴”、“一切有为法”,还是什么?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2 长寿王品〉:“成就欲定烧诸行,修习如意足,依于无欲、依离、依灭,愿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当中的“诸行”这二字用法会让人思考,是否这边的“诸行”是“诸行无常”的诸行,也就是一切有为法?不过经比对大正藏,“诸行”虽然常指“一切有为法”,也可以指行阴、行为等等。

那经中有什么“诸行”是基于定力可断、可灭、可烧的呢?

答案可以有很多种,一个例子可参考《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4经:“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
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以诸受渐次寂灭故说?”
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CBETA, T02, no. 99, p. 121, a28-b10)

此经讲明基于定力,诸行可以渐次寂灭。此解释也可和讲述四如意足的其它经文内容呼应,例如: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2 长寿王品〉:“成就欲定烧诸行,修习如意足,依于无欲、依离、依灭,愿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中阿含经》卷五十六〈3 晡利多品〉:“修欲定心成就断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灭、依舍,趣向非品”(CBETA, T01, no. 26, p. 781, b5-6)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依舍”符合《杂阿含经》第474经所讲述的方向。依此来看,其它经典中说的“无功用行”,也正是“断行”,成就四神足而不碍解脱。

或许在梵文或巴利文的原经文中,四如意足的“断行”本来就一词多义,同时包含二种意义,例如:《长阿含经》卷六:“云何比丘寿命延长?如是比丘修习欲定,精勤不懈,灭行成就,以修神足;”(CBETA, T01, no. 1, p. 42, a27-28)

因此在注解中也会并列1、2,让读者自行抉择,汉译四部阿含的“神足”的异译明确是2的意义,以2为优先作注解。在南传相应部尼柯耶的翻译中则明显是1的意思,就以1作注解。

至于“诸行”用“行阴”、“造作”或“一切有为法”来解释,就是另外的议题了,不见得有标准答案,毕竟修行就是一路放下的过程,或许其中一种解读可参考《杂阿含经》第474经的意义。


From: David Chiou

的确在巴利藏“断行”是一律解为“勤行”(“断”如同“正断”中的“断”是指“勤”),庄居士的解释就是依巴利藏的解释。

若就北传大正藏来看,“断行”解为“断除诸行”看来是主流,例如阿含部中四如意足的另译还包括:

  1.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2 长寿王品〉:“成就欲定烧诸行,修习如意足,依于无欲、依离、依灭,愿至非品,”(CBETA, T01, no. 26, p. 563, a21-22)
  2. 《长阿含经》卷五:“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CBETA, T01, no. 1, p. 36, a8-9)
  3.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29〉:“自在三昧行尽神足”(CBETA, T02, no. 125, p. 658, a7)

北传三部阿含中四如意足的“断行”另译有“断除诸行”的意思,若用“勤行”来解释则不合,也就是说将“断”解为“四正断”似乎不相容于“烧诸行、灭行、行尽”这些阿含中的翻译。因此我觉得当初翻译阿含时,对于四如意足中的“断行”,译师可能较着重在“断除诸行”这方面的意思,而比较不着重在“勤行”这方面的意思。但在南传则明显是解为“勤行”,这可能是不同传承的解释不同,或是在历史上曾有双重意义,而各个传承取其中不同的部分为主。

是否“断行”这个词字面上比较不符合南传部派的看法?另一方面,《阿含经》中对于断、调伏这些字,并没有很严谨的区隔,像后来的经论表明禅定本身只能“调伏”住贪爱,要证阿罗汉才能“断”贪爱,在《阿含经》的用词就没区分得这么清楚。因此《阿含经》中的“断行”不一定到彻底断尽而不生的程度,而是渐次断诸行(参见《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4经)。

由于佛世时的俗语其实并非巴利文(而是僧伽罗文一类的),也有可能是在巴利系统中将不同的翻译为统一了,但其他部派并没有这么做。不过说穿了两者都说得通,我只是觉得巴利文的解法不是唯一解,所以提出。

至于论中的解法就五花八门了,这边是以古代阿含藏经文翻译来看(译作“断行”、“烧诸行”、“灭行”、“行尽”等等)。

SN51.13 印象中是说四正勤和四如意足的关系。


Jian:

四如意足第二个是“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就“断行”解为“勤行”的这一种解释来看,“精进”就是“断行”,会不会有点怪?


Russ Wang:

四如意足的本体是“四种(力量、达成方法的)基础”

有关于“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杂阿含第 561 经注解是:“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这个注解没有明确说明四神足的主体是什么。

第一个讨论: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四神足不是四种“禅定”,如果四神足是四种定境,那么依于法欲、精进而达到的初禅,就有不同的境界,佛陀不曾这么。因此四神足不是四种“定”,然而我们目前的注解如果只看前半句“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这是在说四神足是四种不同的禅定。

此外,依我所解,这里的定不是狭义的“禅定”,应泛指“意志集中贯注”, 菩提比丘与 Maurice Walshe 将之译为 concentration,虽然 concentration也常用在与“定”有关的英文翻译中,但这一个字的本意就只是“专注”。

  • 按: 菩提比丘“持有基于想要与努力之意志形成的集中贯注之超常力量的基础”(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 that possesses concentration due to 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 SN.51.15)
  • 按:Maurice Walshe “具备努力意愿的意志之集中贯注的通往力量之路”(the road to power which is concentration of intention accompanied by effort of will)

第二个讨论: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断行”这两个字根据不同巴利文辞源解读,除了“精勤努力”也能有“断除”的意思,而后者我们之前提到,后来衍生“断除(四念处的)懈怠”的说法。

我们目前对于断行的注解为“断除造作”,我认为要达到造作的“断除”,那是非常高的要求,若能改为“克服懈怠”会比较合理。从四神足其他的翻译使用“正勤”来看,断行比较有可能是四正断,就我所知,这种解读比较多。

按:庄春江居士译为“勤奋之行”,萧氏球居士则直接用“勤行”

第三个讨论: 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四如意足”不是“神通”,佛陀在相应部51相应19经/神通等之教导经之中有明确分别了。圣严法师曾在《四如意足讲记》中认为“四神足的‘神足’就是‘神足通’”,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没有这么多南传文献可以对照,但同一文章中也提到“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 ”

如意足(神足)iddhipada 雷迪西亚多的解释是“证得圆满的根基”,菩提比丘长老英译(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iddhipada这个字中的pàda 是足、原因,我认为这个“基础(足)”才是四神足的本体。

另外 iddhipada这个字的 iddhi ,依照雷迪西亚多的看法是“一种能力(提升)达到圆满”,《智度论》的说法是“得如意愿”。比如佛陀说“苦谛如意”,于对“苦的了解”这种能力已达到了圆满的境界。另如“神足通”(iddhi-vidhā)则如《大毘婆沙论》:“得如意自在之神通力”。正因为 iddhi 在中文没有对应的概念,所以才会有多种翻法,包括神、神通、神变、如意、甚至神足。

由于“如意”iddhi 的词意中已经包含了“达到、成就(动词)、圆满(动词)、究竟(动词)”,所以“成就如意足”应该就等于“如意足”,也就是“达到圆满成就 的(力量)基础”

由以上的思维,我认为“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的注解可以是 :

“以意欲摄心,克服懈怠,达到圆满成就的(力量)基础”

另外附上幼幼班的观点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神足,因为在汉译阿含经中有很多佚失,以及翻译上的一些差异,所以常常让人搞不清楚到底这四神足是四种定、四种神通还是其他。在讨论道品颂的时候,幼幼班选择的观点,是从神足这两个字的巴利文重新出发来探讨,最后的结论则将四神足比喻为四种引擎(基础):

  1. 以法欲提供源源不绝动力的欲神足引擎
  2. 以精进提供高续航性的勤神足引擎
  3. 以专注力(定)提升能源转换率的心神足引擎
  4. 以观慧作为高科技核心的观神足引擎

这四种引擎只要好好的发展并作为基础(神足的足),那么不管我们的目标是想要追求定、神通或是解脱涅槃的“成就”(神足的神),都能载着我们无远弗届(还跑第一)。

我们可以省察自己,从自己的个性中找出比较容易发展(相应)的神足,优先点满这个神足的科技树,也许会是比较有效率的方式。

讨论中也谈到,如果我们的机体是轻量化的单人解脱型,随便成就一种神足引擎都可以;不过如果我们的机体是众生级的解脱航母,那么四种科技树都点满则是基本配备(详见十波罗蜜项)


Russ Wang :

南北传论典一致提到这里的samādhi是禅定

的确,我之前的看法 (只是专注不是正定)只是个人见解,显然不符合现有的文本,在此作个更正

厘清的过程中,我对四神足的巴利文字义顺便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也将结论提出来讨论 如下

四神足 会有这么多种的翻译,一个原因是某些字没有相对应的中文,比如之前讨论过的 iddhi。 第二个原因是对原文有不同的解读组合,以下我依照现今巴利佛教的巴利文本,以神足为例来分析。

“欲神足”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asamannāgataṃ + iddhipādaṃ

iddhipādaṃ 是“神足”或是“如意足”,这部分没有问题。

接下来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 + asamannāgataṃ

samannāgataṃ 是 “具备的,具足的 、中文也翻“成就””

这个长字分解后语意是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 “的具备”

最后 chandasamādhippadhānasaṅkhār = handa + samādhi + ppadhāna +saṅkhāra

  • chanda : 欲,志欲,意欲
  • samādhi : 定,三昧,三摩地,等持,精神统一
  • padhāna : 勤奋努力,精勤
  • saṅkhāra: 行,必要的条件,有条件的事物,心智的协同因素

根据以上,四神足的逐字翻 : Chanda 欲 + samādhi 定 + ppadhāna 勤 +saṅkhāra 行 + asamannāgata 成就 + iddhipādaṃ 如意足

其中有三个细节需要留意:

  1. ppadhāna 勤 这个字没有 “断”的意涵
  2. saṅkhāra 行 这个字可以单独解释,不一定与“勤”合并作“勤行”的来解释
  3. asamannāgata 成就 : 这个成就是完备的意思 不是成功、不是功成名就

所以按照南传巴利文本,得到四神足的主概念成分 欲 + 定 + 勤 + 行 + 成就 + 如意足 = 【欲】【定】【勤奋 】【行/必要条件】【具足的】【成就/神通】【的基础】

同样的主成分,却由于不同的组合方式,会有不同的解释,我发现目前看到比较权威的解释都是对的,只是语意上选择有所不同

以下以三个 case 来看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能给我们一些翻译的方向

     例一: {  [ (欲定 +  勤奋) + 行为 ]  + 具足的 }  +  神足 = 具备欲定勤奋之行的神足  
          这就是庄春江居士所解读的语意
     例二:我上一个讨论所提出的看法不符合主成分的分析,在此为一反例
          “以意欲摄心,勤奋努力,达到圆满成就的(力量)基础” 
           samādhi 定义不精准;saṅkhāra 概念含糊;误把 asamannāgata 当作“达到圆满”来解读。
     例三:以目前的注解为主成分分析命题
          “依意欲而引发的禅定,勤奋修行,而成就神通。”= [欲->定]+ [勤 行] + 神 
           没有包含 “足pāda”的概念;将 asamannāgata 的“成就(具足)”解为“达到成功 v.”

如果要以南传巴利作为翻译的文本,或许可以依照以上“概念主成分分析”来修改。

此外我们还有一种四神足的注解是 :“依意欲所引发的禅定,断除各种造作,而成就神通。”

如之前的讨论,这个注解是为了北传几经中的不同词汇,比如 “成就欲定烧诸行”、 “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

上面说到 padhāna (勤) 这个字一点都没有断除的词意, 为什么在北传会出现 断、烧、 灭 的翻译? 我在关则富所著 《巴利语佛经译注 增支部(一) 》 书中看到,“断、灭” 可能译自相当于巴利文 pahāna (断)的印度词语;而 “烧” 可能译自相当于梵语 pradhāa (烧)的印度词语。此外也有其他语意学上的探讨,之后补上。

如果以南传尼柯耶现在的巴利文本来解读 ,“灭、烧、断” 与 “勤” 差异蛮大的,但这个分歧可能在印度时已经存在不同的翻译母本,而不是到了汉传才出现差异,现今的巴利尼柯耶不见得是正确的版本,北传翻译所根据的文本,也有可能才是原始的版本。因此我认为 “断除各种造作” 的解读与注解,即使与现今天巴利佛教有出入也必须保留,这个翻译在实修的义理上没有问题,也实实在在有北传阿含经的文本, 相对于南传尼柯耶, 北传阿含经因为法传因缘,具有珍贵的多样性,我想我们必须为后来的人保留这种可能性。


Russ Wang:

我想再厘清一下四如意足的本体,这是关于注解我比较执著的点

我在英翻中看到两种不同的看法,菩提比丘“持有基于想要与努力之意志形成的集中贯注之超常力量的基础”(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 that possesses concentration due to 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 SN.51.15)

Maurice Walshe “具备努力意愿的意志之集中贯注的通往力量之路”(the road to power which is concentration of intention accompanied by effort of will)

这两位对于四神足本体的定义不一样, 菩提比丘认为是 “the basis for spiritual power”,Maurice Walshe 认为是 “the road to ”

我从中翻的经文也看到两种不同的看法

     萧氏球 “比丘们,什么是神足呢?比丘们,取得神变的道路和途径;带来神变的道路和途径。比丘们,这就是称为神足了。”
     庄春江  “比丘们!什么是神足呢?比丘们!凡导向神通之得到、神通之获得的道、道迹者,比丘们!这被称为神足。”

萧氏球的看法 “取得神变的【道路和途径】 ” 所以神足是“道路”, 庄春江的解读比较含糊 “凡导向神通之得到、神通之获得的道、道迹者”, 因为多一个“者”,会有不同的语意 第一种语意. “者一类(者) 导向获取神通的道路” 所以本体是“者”所指称的,不是道路。 第二种语意,“这一类 导向获得神通的道路”, 本体是道路。

我觉得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是因为,相应部51相应19经/神通等之教导经 的经文中,佛陀是说: 【这个名相(四神足)】定义为【意义】,如果从名相的字义来看, 神足 iddhipāda 直接翻就是 “basis( ipāda) of psychic power.”,但是从定义的文义来看,就是 “The path “。 也因为如此而有“四种基础”与 “四种达成的路径” 两种注解方式。

节录一段 Bhante Sujato 的英翻
19. A Teaching on Psychic Power, Etc.
“And what is the basis of psychic power? The path and practice that leads to gaining psychic power. This is called the basis of psychic power.”

 
agama/研討_四如意足的_斷行_是斷什麼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52968883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