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Chiou:

人不是机器,佛弟子平日生活及学佛上自然会有所熏陶或读经,在修止时也自然会渐渐有所悟入。因此纵使是纯修止的佛弟子,也会在观慧上多少有所领悟。而不像电动里面,加血就不会加魔力,加魔力就不会加血,两个完全分开的两个 bar ;-)

南传论中是以拆解的方式讨论,所以将止与观分开分析,这是从微观来看(例如今天只修止,所以增加的是定力;明天只修观,所以增加的是慧力。但就一整年来看,也是止观都有增加的);北传的论中通常是以成果来看,因此通常将止与观一起分析,不去特别拆解。

把止或观拆得开开的,是南传论中的讨论法,不是经中所强调的,别的部派也没这么认为。(这也是种分析方式,并不是不对,但若以此衍伸主张止和观是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那就有违经义了。)

以上前提是“佛弟子”,至于外道中心思想认为灵魂永生、或是要回归梵我,则自然不会有观慧上的成就。


David Chiou:

回归到经中来看:

《杂阿含经》卷十七:“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有人可能会主张这经南传没有,其实其他经也有此义理,例如卷二十一第567经表示佛法中各种三昧的最高境界都是无贪瞋痴。有人可能会以为第567经(SN 41.7)中各三昧,南传中译本叫做“无量心解脱”而不叫“无量心定”?其实南传 SN 41.7 经中也写得很清楚,“无量心解脱”的定义是:“比丘以与慈俱行之心遍满一方后而住,像这样第二方,像这样第三方,像这样第四方,像这样上下、横向、到处,对一切如对自己,以与慈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以与悲俱行之心……(中略)以与喜悦俱行之心……(中略)以与平静俱行之心遍满一方后而住,像这样第二方,像这样第三方,像这样第四方,像这样上下、横向、到处,对一切如对自己,以与平静俱行之心,以广大、以出众、以无量、以无怨恨、以无恶意之心遍满全部世间后而住。大德!这被称为无量心解脱。”

这完全是无量心定的修行次第,但是佛弟子修起来自然也能有所悟入而达成解脱。


Russ Wang:

我觉得南传与北传对于止与观的定义不太一样,北传认为的止普遍定义只有禅那正定,而没有包含近行定、刹那定、乃至于缘灭止,南传对于止与定是有分别的。

试着分享一下我对于“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 的看法

《成实论》卷 15,〈止观品第㆒百八十七〉 :“若因禅定生缘灭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观得解脱。若以散心分别阴界入等,因此得缘灭止,是名以观修心依止得解脱。”

从短期目标来看,修止的目的是要镇服五盖;修观的方面,五盖则是法念处里头观察的对象。然而从最终目标而论,这两者刚好相辅相成,修止镇服了五盖是为了观,让没有五盖干扰的心聚焦到极致,毫无间隔的如实观察法的无常、苦、无我,得缘灭智;修观则是从五盖中见法的无常、苦、无我,进一步得缘灭智彻底断除五盖,成就了究竟的缘灭止。

接着我以止乘者与观乘者来说明两者虽然切入点不同,但都是止观成就

《清净道论大疏钞》:“止乘者依奢摩他门而修观;然而观乘者不依奢摩他门,因此说纯观乘者。”

观乘者的切入点是于七清静的戒清净后,直接走上修观(毘婆舍那)的路,正念正知身心状况,由五蕴的无常、苦、无我,进而以见灭永断五盖达到究竟的缘灭止,某些部派则描述此时刹那定连成一片达到了究竟的止。止乘者则是先进行奢摩他,先将心专注于一境证得禅那,心清净然后再修毘婆舍那,例如利用从禅定正定中退到近行定时五盖尚未覆盖来的余势来修观,而见五蕴的无常、苦、无我,终以见灭证缘灭智。

止与观双宿双飞的浪漫始终是分不开的。

 
agama/研討_依據佛法修止_終究會配合觀而成就.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334299087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