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刚学打坐,蒲团及垫子好多种,要怎么选呢?


David Chiou:

初学打坐的坐姿,只要背打直、身体放松即可。脚掌和膝盖要保持温暖,所以一般会用毯子盖住,又称为盖腿布,比一般毛巾大,能覆盖并保暖即可。

初学者不一定要盘腿坐,坐椅子也行,最重要的是练习摄心,像现在很多老外学打坐是坐椅子上的,对初学者来说先练习到能摄心比较重要,这样能早点享受打坐对心境的益处,不会花太久的时间卡在练腿上。

坐在椅子上,可将两手心平放在膝盖和大腿交接处。所坐的椅子,椅面要和地面平行,以四支椅脚稳稳地支持椅面。椅面的高度要使得坐着时大腿和小腿呈直角,并且脚掌平贴在地面上。为了维持清醒及呼吸顺畅,坐时腰要挺起来,背部直立不要靠着椅背,并且在腰挺著的前提下放松身体各处的肌肉。

若已能坐超过半小时,盘腿坐较稳且能坐更久。盘腿坐时,臀部要坐上适当高度的蒲团,让臀部高于膝盖(髋关节高于膝关节),坐姿的其余注意事项可见这里。坐的区域底下则放一个垫子,用来和冰凉或潮湿的地面隔绝开来,并提供一些弹性,让膝盖倚在地上时较为舒服。

下封再分别介绍台湾常见的蒲团及垫子的选择。


David Chiou:

台湾最常见的蒲团填充物有三种:木棉、椰丝、荞麦壳。

木棉蒲团(可用手捏为一侧较扁、一侧较高,坐在较扁的那侧;或是坐久了自然会如此):

椰丝上垫(通常是将两块交叉叠放,以制造一个斜面,而坐在斜面上。这样子就是个后高前低的斜面):

荞麦壳填充物(越立体的壳越好,据说苦荞麦壳略优于甜荞麦壳。在网拍或迪化街可买到):
upload.wikimedia.org_wikipedia_commons_8_85_buckwheat_hulls.jpg

木棉最软但夏天较聚热,椰丝最硬而不变形且较不聚热,簥麦壳最凉最松(能完全贴服身体曲线)但易变形,各有适合的人。

屁股没肉的人蒲团用软的(木棉或荞麦壳)坐起来较舒服,也有站友坐久觉得椰丝制的不会变形、坐起来特别稳,但我个人觉得太硬。这就见仁见智,各有所好。

法鼓山的木棉蒲团据说是圣严法师到日本时发现日本人用木棉作填充物,很好坐,而引进的,很受欢迎。(圣严法师很瘦,一七○公分才四十几公斤。因此个人猜测适合用软的蒲团。)

荞麦壳(buckwheat hulls)的蒲团在美国似乎最流行,但在台湾反而较少见。

美国人较会发明,因此有各种的蒲团,可参见个人在1999年发表的旧文“各种蒲团略谈”,不过该文中的连结都失效了,可用 Google Images 自己用英文关键字找新图即可。

如果一个蒲团太扁(尤其是公用的蒲团,常被坐到扁掉了),无法使得屁股高于膝盖(髋关节高于膝关节),那么就要加高,可以加个蒲团或是垫毛巾以加高。去打坐时,带自己的蒲团能确保高度是自己习惯的,而减少适应公用的蒲团高度所浪费的时间。

经长期使用后,木棉及荞麦壳的蒲团会越来越扁,那么木棉蒲团就要换新的,荞麦壳的蒲团则要重新填充荞麦壳,纤丝蒲团则可以坐许多年也不会扁掉。


David Chiou:

打坐时铺在底下的垫子,能隔绝地面的冰冷及潮气,略具弹性的表面也能协助略为分散膝盖单点所受的压力,那腿就较不易麻。

垫子依材质,有分 1. 椰丝填充,很厚,较贵 2. 棉花填充,较薄,较便宜。

大小通常有 60公分 x 60公分 以及 75公分 x 75公分 两种规格。通常椰丝方垫是 60公分x60公分,棉花方垫是 75公分x75公分。 另外还有圆形的垫子,个人觉得不如方垫实用,因为七支座法下,两膝会突出,用方垫较实际。

以下照片中,右边是椰丝填充方垫(60公分 x 60公分),左边是棉花填充方垫(75公分 x 75公分):

如果地不会特别冰或特别潮,或是地上已有隔离的东西或木地板,用大的方型软垫即可,较便宜。否则方型椰纤垫很厚,能好好隔离地面。我的方型椰纤垫用了二十几年,蛮耐用的。

如果双盘时只有一膝能着地,一则就是将蒲团再加高些试试是否能二膝着地,二则是在悬空的膝盖下以毛巾垫著,这样才能让两个膝盖都分担身体的重量。


Li boris:

如果裤子布料较平滑,由于椰丝垫跟裤子所形成的摩擦力不够大,坐在有斜面的椰垫上有时候会有滑动的情况,可以换穿摩擦系数大的裤子,或者在椰垫上铺一块大毯子增加摩擦力,就不会有滑动的情况。


guest:

没想到这二次禅二,我发现左腿盘不起来,在第二次禅二时硬盘的结果是大腿一直抽筋,站不起来...


David Chiou:

打坐的障碍要一个一个解决,很正常,别担心。这次知道问题,就想解法即可。

体格较壮的人,蒲团高一些或壂两个,可能比较符合人体工学。

如果没法盘腿,大不了坐椅子打坐也可。


Anderson Chang:

对于骨架结构不是很正的同学而言,蒲团的高度跟平面的硬度都得注意。首先不能太低,硬度方面不建议是早期那种用久会塌陷变很软木棉棉花一类的填充材质,会让骨盆及股骨相对位置越坐越往错误的方向旋转,筋膜系统也随之更形紧绷,超过疼痛的阈值上限,就会痛不欲生、一刻都坐不下去了⋯⋯

后来用椰子丝🥥、泡棉,或其他密度较高物质当填充物的,坐骨接触面比较好维持一个整体的平面高度。 这样对骨架结构以及坐的时间都会有助益。


Philosopher:

不晓得用瑜伽垫适不适合?


boris:

可以试试下图的方式看看是否有改善。我因为练球关系,四肢跟腰部都有旧伤,即使有座垫垫高也会觉得腰部有点吃力,脚也容易麻,后来自己乱试,试到这种方式,一举把腰部支撑与脚麻问题解决,坐上去后觉得好舒服,这方法好处是可以移动卷起来大毛巾的位置来调整坐垫斜度,我是用硬的坐垫,不会陷下去那种。后来我把卷起来的大毛巾改成用另一个硬座垫去当支撑点,效果一样好。另外可在鞋的坐垫上铺上另一条大毛巾增加摩擦系数,裤子不要穿光滑摩擦系数小的材质,这样就不会有滑动的情况。


Anderson:

不晓得用瑜伽垫适不适合?

大部分瑜珈垫设计来吸收力量缓冲,所以硬度不够。如果骨架结构已经歪曲,那因硬度不够,容易越坐越歪。

以脊椎侧弯为例,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身体的单元构造及大部分骨头都是圆柱状彼此连接的,结构方面出问题时都会以旋转的形式表现,那么透过密布在全身从里到外、无所不至的筋膜网络,这个旋转会往各处延伸。(圆柱状例如手指一节一节、手掌、手腕、小臂、手肘、上臂)那这个旋转的力量往下带到坐骨,理论上我们采取坐姿时应该是两个坐骨各负担50%的身体重量,但因偏旋必然会不平衡,这很难察觉,但如果在座垫下平均布满能侦测重量压力的元件,必然是一目了然。


David Chiou:

可以试试下图的方式看看是否有改善。

长方型的椰丝座垫,通常也是要两个叠起来,一个平的,一个斜的架在上面,类似boris上面的那个图的原理。1993年我去买打坐坐垫时,老板跟我说的:

刚去 Google Image 搜寻,所有 “椰丝 上垫” 或 “椰丝 座垫” 的所有图片都看完了,竟然没有一张正确摆放的图,长方型的椰丝座垫只摆一片的话,对绝大多数初学者太扁,高度不够,但所有照片都只照单个。

1993年路边随便一个佛具店老板就知道椰丝座垫的坐法,现在为椰丝长方型座垫照相的商家似乎都不知道用法,大概都是卖给别人的,自己根本不知道怎么坐。

boris 自己摸索出来的则为正确的用法。

对于常打禅七的人,可以用照片来看身体坐姿有没有较大的偏斜:可以将手机开启录影、从侧边拍摄后,开始打坐(只穿内衣,骨骼位置比较清楚),坐完后再看,就会发现可改善的地方,未改善前身体感知和现实位置会有些差异。同样的方式,也可以从前或后方拍摄,而知道自己打坐时有没有偏斜一边,而略加调整。

连续高强度打坐,才会有调正姿势的动机,连续七天歪斜坐下去会愈来愈酸痛。一般每天坐一小时以内的,坐得舒服就好,调心才是重点。大不了坐椅子也可以,对现代人来说障碍更少些,只是台湾大多寺院禅七期间不开放椅子,有去接引西方人的一些宗派才有开放禅七时坐椅子。


David Chiou:

另外,如果是散盘的人,法鼓山的法师们有教:结印的两手之下通常要垫毛巾,手比较不会悬空。

 
agama/研討_打坐用蒲團及墊子的選擇.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11/16 17:4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6776180267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