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经
如是我闻:
当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尔时,世尊③告诸比丘④:“当观色⑤无常⑥,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⑦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⑧、想⑨、行⑩、识⑪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⑫。’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⑬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① 舍卫: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做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② 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绰号,因为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孤独无依的人,因此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③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称佛陀为“世尊”。
④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⑤ 色: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例如身体。
⑥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⑦ 喜、贪:喜爱、贪欲。
⑧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⑨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么概念、语言。
⑩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⑪ 识:识知;觉知。
⑫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⑬ 苦、空、非我:苦:受到逼迫。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非我:不是“我”,又译为“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