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0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有从迦帝聚落、堕鸠罗聚落二村中间,一树下坐,入昼正受

时,有豆磨种姓婆罗门随彼道行,寻佛后来,见佛脚迹千辐轮相印文显现,齐辐圆辋,众好满足。见已,作是念:“我未曾见人间有如是足迹,今当随迹以求其人。”即寻脚迹至于佛所,见世尊坐一树下,入昼[*]正受,严容绝世,诸根澄静,其心寂定,第一调伏成就,光相巍巍,犹若金山。见已,白言:“为是天耶?”

佛告婆罗门:“我非天也。”

“为、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佛告婆罗门:“我非龙乃至人、非人也。” 

婆罗门白佛:“若言非天、非龙,乃至非人、非非人,为是何等?”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天龙乾闼婆,  紧那罗夜叉,
 无善阿修罗,  诸摩睺罗伽,
 人与非人等,  悉由烦恼生,
 如是烦恼漏,  一切我已舍,
 已破已磨灭,  如陀利生,
 虽生于水中,  而未曾著水,
 我虽生世间,  不为世间著,
 历劫常选择,  纯苦无暂乐,
 一切有为行,  悉皆生灭故,
 离垢不倾动,  已拔诸剑刺,
 究竟生死际,  故名为佛陀。”

佛说此经已,豆摩种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路而去。

[校勘]

“从”,永乐北藏作“徙”。

“有从迦帝”,巴利本作 Ukkaṭṭha。

“堕鸠罗”,永乐北藏作“随鸠罗”,大正藏校勘有“堕鸠罗=随鸠罗”,但未注明版本。

“堕鸠罗”,巴利本作 Setavya。

“昼”,大正藏原为“尽”,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昼”。[*]

“豆磨”,巴利本作 Doṇa。

大正藏在“见”字之前有一“来”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止”,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止”。

“芬”,宋、元、明三本作“分”。

“际”,大正藏原为“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际”。

[注解]

入昼正受:在白天入定。“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豆磨种姓婆罗门:族姓是“豆磨”的一位婆罗门。

千辐轮相:脚掌有许多分明的纹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辐”是车轮中连接轴心和圆外框的直木。

印文:印纹,指千辐轮相的脚纹。

齐辐圆辋:脚掌纹路整齐而圆整。“辋”是车轮的圆外框。

第一调伏:具备最好的身口意的训练。

止:心专注于一处(或一境)而不散乱。音译为“奢摩他”、“三昧”、“三摩地”。

观:洞察。音译为“毘婆舍那”。

龙:形状似蛇、能呼风唤雨的众生,有福报但由于瞋或痴而堕龙身。

乾闼婆:义译香神,很会弹琴,是音乐神。不食酒肉,以香气为食,其身也有香气。又译为“乾沓和”、“揵沓和”。

阿修罗:喜爱战斗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又译为“阿须伦”。

迦楼罗:义译金翅鸟,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体型很大,展翅有三百多万里。又译为“迦留罗”。

紧那罗:义译歌神,是头上长角的人形天众。又译为“甄陀罗”。

摩睺罗伽:义译大蟒神,蛇头人身。瞋心重、善谄媚。又译为“摩休勒”。

无善阿修罗:即阿修罗,“无善”是因偈子的字数须要而摆入的形容词。阿修罗偶尔也译为“无善神”。

芬陀利:白莲花。

[对应经典]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