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144经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时,世饥馑,乞食难得。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年少比丘俱,不能善摄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后夜精懃禅思,乐着睡眠,常求世利①。人间游行②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弟子舍戒还俗,余多童子。时,尊者阿难于南山国土游行,以少徒众还王舍城。时,尊者阿难举③衣钵,洗足已,至尊者摩诃迦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时,尊者摩诃迦叶问尊者阿难:“汝从何来?徒众鲜少?”
阿难答言:“从南山国土人间游行,年少比丘三十人舍戒还俗,徒众损减,又今在者多是童子。”
尊者摩诃迦叶语阿难言:“有几福利,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听三人以ⓐ上制群食戒④?”
阿难答言:“为二事故。何等为二?一者为贫小家,二者多诸恶人以为伴党,相破坏故。莫令恶人于僧中住,而受众名,映障大众,别为二部,互相嫌诤。”
尊者迦叶语阿难言:“汝知此义,如何于饥馑时,与众多年少ⓑ弟子南山国土游行,令三十人舍戒还俗,徒众损减,余者多是童子?如阿难,汝徒众消减ⓒ,汝是童子,不知筹量。”
阿难答言:“云何?尊者摩诃迦叶!我已ⓓ头发二色,犹言童子?”
尊者摩诃迦叶言:“汝于饥馑世,与诸年少ⓔ弟子人间游行,致令三十弟子舍戒还俗,其余在者复是童子。徒众消减ⓕ,不知筹量,而言宿士众坏。阿难!众极坏,阿难!汝是童子,不筹量故。”
时,低舍比丘尼闻尊者摩诃迦叶以童子责尊者阿难毘提诃牟尼,闻已不欢喜,作是恶言:“云何?阿梨ⓖ摩诃迦叶本外道门ⓗ,而以ⓘ童子呵责阿梨[*]阿难毘提诃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摩诃迦叶以天耳闻低舍比丘尼心不欢喜,口出恶言。闻已,语尊者阿难:“汝看,是低舍比丘尼心不欢喜,口说恶语,言:‘摩诃迦叶本门[*]外道,而责阿梨ⓙ阿难毘提诃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阿难答言:“且止,尊者摩诃迦叶!忍之,尊者摩诃迦叶!此愚痴老妪无自性智。”
尊者摩诃迦叶语阿难言:“我自出家,都不知有异师,唯如来、应、等正觉。我未出家时,常念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知在家荒务,多诸烦恼,出家空闲,难可俗人处于非家,一向鲜ⓛ洁,尽其形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当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⑤,以百千金贵价之衣,段段割截为僧伽梨ⓝ,若世间阿罗汉者,闻ⓞ从出家。我出家已,于王舍城那罗聚落⑥中间多子塔所,遇值世尊正身端坐,相好奇特,诸根寂静,第一息灭,犹如金山。
“我时见已,作是念:‘此是我师,此是世尊,此是罗汉,此是等正觉!’我时一心合掌敬礼,白佛言:‘是我大师,我是弟子。’
“佛告我言:‘如是,迦叶!我是汝师,汝是弟子。迦叶!汝今成就如是真实净心,所恭敬者,不知言知,不见言见,实非罗汉而言罗汉,非等正觉言等正觉者,应当自然身碎七分。迦叶!我今知故言知,见故言见,真阿罗汉言阿罗汉,真等正觉言等正觉。迦叶!我今有因缘故,为声闻说法,非无因缘故;依,非无依;有神力,非无神力。是故,迦叶!若欲闻法,应如是学:“若欲闻法,以义饶益,当一其心,恭敬尊重,专心侧听,而作是念:‘我当正观五阴生灭,六触入处集起⑦、灭没,于四念处正念乐住,修七觉分、八解脱身作证,常念其身,未尝断绝,离无惭愧,于大师所及大德梵行常住惭愧。’”如是应当学。’
“尔时,世尊为我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我亦随去,向于住处。我以百千价直衣割截僧伽梨,四襵ⓟ为座⑧。尔时,世尊知我至心,处处下道,我即敷衣,以为坐具,请佛令坐。世尊即坐,以手摩衣,叹言:‘迦叶!此衣轻细,此衣柔软。’我时白言:‘如是,世尊!此衣轻细,此衣柔软,唯愿世尊受我此衣。’佛告迦叶:‘汝当受我粪扫衣,我当受汝僧伽梨。’佛即自手授我粪扫纳衣,我即奉佛僧伽梨。如是渐渐教授,我八日之中,以学法受于乞食,至第九日,起ⓠ于无学⑨。
“阿难!若有正问:‘谁是世尊法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付以法财,诸禅、解脱、三ⓡ昧、正受?’应答我是,是则ⓢ正说。譬如转轮圣王ⓣ⑩第一长子,当以灌顶,住于正ⓤ位,受王ⓥ五欲,不苦方便自ⓦ然而得⑪,我亦如是,为佛法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法:禅、解脱、三昧、正受,不苦方便自然而得。譬如转轮圣王宝象,高七八肘⑫,一多罗叶能映障者。如是我所成就六神通智,则可映障,若有于神通境界智证有疑惑者,我悉能为分别记说,天耳、他心通、宿命智、生死智、漏尽作证智通有疑惑者,我悉能为分别记说,令得决定。”
尊者阿难语尊者摩诃迦叶:“如是,如是,摩诃迦叶!如转轮圣王宝象,高七八肘,欲以一多罗叶能映障者。如是,尊者摩诃迦叶六神通智则可映障,若有于神通境界作证智,乃至漏尽作证智有疑惑者,尊者摩诃迦叶能为记说,令其决定。我于长夜敬信尊重尊者摩诃迦叶,以有如是大德神力⑬故。”
尊者摩诃迦叶说是语时,尊者阿难闻其所说,欢喜受持。
[校勘]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 “年少”,圣本作“比丘”。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已”。
ⓔ “年少”,圣本作“少年”。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减”。
ⓖ “阿梨”,元、明二本作“阿黎”。[*]
ⓗ “门”,大正藏原为“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门”。*
ⓘ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 “梨”,明本作“黎”。
ⓚ “悲、恼”,圣本作“恼悲”。
ⓛ “鲜”,元本作“详”。
ⓜ “袈裟衣”,巴利本作 Kāsāya vattha。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ī。
ⓞ “闻”,大正藏原为“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闻”。
ⓟ “襵”,大正藏原为“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襵”。
ⓠ “起”,宋、元、明三本作“超”。
ⓡ “三”,大正藏原为“四”,今依据前后文改作“三”。
ⓢ “则”,大正藏原为“别”,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则”。
ⓣ “王”,宋、元、明、圣四本作“主”。
ⓤ “正”,大正藏原为“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王”,宋本作“五”。
ⓦ “自”,宋本作“白”。
[注解]
① 不能善摄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后夜精懃禅思,乐着睡眠,常求世利:佛陀在世时,就要求比丘守净戒、守护诸根、饮食知量、初后夜修习,不乐着睡眠(见《杂阿含经》第二七一、八0一等经);涅槃前更是再重新强调一次(见《遗教经》)。但是佛陀涅槃后未久,诸年少比丘就不听从佛陀教诲了。(这注解好像不太须要?ywliu)??
②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③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放置衣钵。
④ 群食戒:禁止三位以上的比丘一起到在家人的家中接受饮食供养,一是为了避免造成贫苦人家的负担,二是为了避免恶比丘群聚形成势力,而与僧团抗争。不过在僧众一同游行、僧众集会、生病等情况下不受此限。又译为“别众食戒”。
⑤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诠释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终的归宿”。
⑥ 那罗聚落:摩揭提国的村名,位于王舍城北方约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罗贡村。又译为“那罗揵陀”、“那烂陀”。
⑦ 集起: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
⑧ 四襵为座:将僧伽梨折叠四次,当成座垫。“襵”通“褶”,音“折”,折叠之义。
⑨ 无学:阿罗汉已无惑可断、毕业了,因此称为“无学”。
⑩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⑪ 不苦方便自然而得:不必辛苦努力就能自然获得。
⑫ 肘:长度单位,以佛陀的手肘到中指顶端的距离,约四十多公分。
⑬ 大德神力:大神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佛也是阿罗汉
本经引述佛说:“我今知故言知,见故言见,真阿罗汉言阿罗汉,真等正觉言等正觉。”
佛陀是等正觉,也是阿罗汉。阿罗汉又译为“应供”,是“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的第二个,而等正觉是第三个称号。
依据经中所说,阿罗汉和佛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佛的资格(应供)之一。
《阿含经》中多次提及佛也是阿罗汉,例如:
《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经:“是时,五比丘尽成阿罗汉。是时,三千大千刹土有五阿罗汉,佛为第六。”(CBETA, T02, no. 125, p. 619, b24-25)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第190经:“如来阿罗呵以无取故,而得成于无上正觉。”(CBETA, T02, no. 100, p. 443, b7-8)
大藏经中其余的经典也常将如来十号的“应供”译为“阿罗诃”(阿罗汉):
真谛、留支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赞我住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CBETA, T08, no. 237, p. 763, a16-17)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切如来、阿罗呵、三藐三勃陀,无量众生自然解脱。何以故?以一切趣不坚牢,如幻、如阳炎。”(CBETA, T10, no. 300, p. 907, a2-4)
《大威德陀罗尼经》:“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21, no. 1341, p. 756, c23-24)
经中表示佛陀和阿罗汉的解脱没有差别,如《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二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当然,佛并不全等于阿罗汉,毕竟佛陀长久以来修行六波罗蜜,而能在无佛世界觉悟佛法后又教导他人。佛陀和阿罗汉的差别,可见《杂阿含经》卷三第75经:“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能复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CBETA, T02, no. 99, p. 19, c3-10)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有更广泛的说明,列出如来十力的殊胜,对此有主题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