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22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尊者尼拘律想住于旷野禽兽之处,疾病委笃,尊者婆耆舍为看病人,瞻视供养。

彼尊者尼拘律想以疾病故,遂般涅槃。

时,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和尚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我今当求其相。”

尔时,尊者婆耆舍供养尊者尼拘律想舍利已,持衣钵,向王舍城。次第到王舍城,举衣钵,洗足已,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而说偈言:

“我今礼大师,  等正觉无减
 于此现法中,  一切疑网断。
 旷野住比丘,  命终般涅槃,
 威仪摄诸根,  大德称于世。
 世尊为制名,  名尼拘律想,
 我今问世尊,  彼不动解脱。
 精进勤方便,  功德为我说,
 我为释迦种,  世尊法弟子。
 及余皆欲知,  圆道眼所说,
 我等住于此,  一切皆欲闻。
 世尊为大师,  无上救世间,
 断疑大牟尼,  智慧已具备
 圆照神道眼,  光明显四众,
 犹如天帝释,  曜三十三天。
 诸贪欲疑惑,  皆从无明起,
 若得遇如来,  断灭悉无余。
 世尊神道眼,  世间为最上,
 灭除众生愚,  如风飘游尘。
 一切诸世间,  烦恼覆隐没,
 诸余悉无有,  明目如佛者。
 慧光照一切,  令同大精进,
 唯愿大智尊,  当为众记说。
 言出微妙声,  我等专心听,
 柔软音演说,  诸世间普闻。
 犹如热渴逼,  求索清凉水,
 如佛无减知,  我等亦求知。”

尊者婆耆舍复说偈言:

“今闻无上士,  记说其功德,
 不空修梵行,  我闻大欢喜。
 如说随说得,  顺牟尼弟子
 灭生死长縻,  虚伪幻化缚。
 以见世尊故,  能断除诸爱,
 度生死彼岸,  不复受诸有。”

佛说此经已,尊者婆耆舍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和尚”,大正藏原为“和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和尚”。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备”,宋、圣二本作“修”。

“愚”,大正藏原为“遇”,高丽藏作“愚”,宋、元、明、圣四本作“过”,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愚”。

“诸”,大正藏原为“设”,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诸”。

“减”,圣本作“灭”。

[注解]

有余涅槃:在这里特别形容阿那含果,指阿那含果圣人已不再生于人间,只有余留天界剩余生命,迟早会在天界证得涅槃。案:“有余涅槃”通常形容入灭前的阿罗汉,因为还在人间行走的阿罗汉已断绝一切烦恼及未来生死的起因,只余有今生果报的身体,但在《阿含经》中也有用来形容阿那含果圣人,如本经所述。

当求其相:应当求证这个问题(尊者尼拘律想是有余或无余涅盘?)的真相(答案)。

如说随说得,顺牟尼弟子:随着佛陀的说法而获得益处,而佛陀也会依照弟子的根性而因材施教。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涅槃”是音译,义译是灭、寂灭、灭度。“有余涅槃”是有残余东西的寂灭,“无余涅槃”是没有残余东西的寂灭。

“有余涅槃”通常指阿罗汉圣者还没有灭度前在人间行走:由于还有“身体”,因此有的经中也称灭度前的阿罗汉圣者是“有余涅槃”,是证涅槃,能解脱而且也有解脱智慧了,但还有身体即“有残余东西”的涅槃。

但本经的汉译本中,尼拘律想尊者已经去世了,所以婆耆舍尊者所问“我和上为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当中的“有余涅槃”若解释为尚未入灭的阿罗汉圣者,则说不通。

一种解读是这里汉译者以“有余涅槃”形容第三果阿那含圣者,因为三果圣者断尽了任何跟欲界的牵连,永不还生于人世间,又称“不还果”,原则上是往生于净居天(又称为不还天)然后于净居天证阿罗汉果。由于所有来人间的业报已寂灭,但还有残余在净居天的天身,或许因此在《阿含经》中有时也形容为“有余涅槃”,例如《增壹阿含经》卷七〈火灭品 16〉第2经:“比丘灭五下分结,即彼般涅槃,不还来此世,是谓名为有余涅槃界。”(CBETA, T02, no. 125, p. 579, a15-17)

至于证得阿罗汉的圣者,证得彻底的解脱,完全没有烦恼了,因此是“什么都没有残余的涅槃”,即“无余涅槃”。

因此“有余涅槃”在本经中不算专有名词,而是用“有余”(有残余东西)作形容词。后来佛经的翻译名词统一后,则会以“有余依”形容阿那含圣者,“有余涅槃”形容入灭前的阿罗汉。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校勘]

圣本在“五”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