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18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复堪任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何等为一法成就?谓贪欲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何等一法成就?谓无贪欲成就,无贪欲法者,堪能知色无常,堪能知受、想、行、识无常。”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亲不亲、明不明、识不识、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种不种、掩不掩、映翳不映翳亦如是。

“如是知,如是识解,受、求、辩、独证,亦复如是。

“如贪,如是恚、痴、瞋、恨、、执、嫉、悭、幻、谄、无惭、无愧、、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伪相规、利诱、利恶、欲多、欲常、欲不敬、恶口、恶知识、不忍贪、嗜下贪、恶贪,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欲爱、瞋恚、睡眠、掉悔、疑、惛悴蹁蹮赑屃、懒、乱想、不正忆、身浊、不直、不软、不异、欲觉恚觉害觉、亲觉、国土觉、轻易觉、爱他家觉、愁忧恼苦[*],于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灭色作证。

“何等为一法?所谓恼苦,以恼苦映翳故,不堪任于色灭尽作证,不堪任于受、想、行、识灭尽作证。一法不映翳故,堪任于色灭尽作证,堪任于受、想、行、识灭尽作证。

“何等一法?谓恼苦,此一法不映翳故,堪任于色灭尽作证,堪任于受、想、行、识灭尽作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成就不”,宋、元、明三本作“不成就”。

大正藏无“映”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而明本则作“暎”字。

“辩”,宋、元二本作“辨”。

“如”,元、明二本作“如是”。

“伪”,大正藏原为“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伪”。

“下”,大正藏原为“不”,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下”。

“赑屃”,宋本作“[阿-可+鼻]欷”。

[注解]

映翳:遮蔽。

呰:毁谤。

增上慢:未得未证而自认为已得已证。

边见:偏于一边的见解,包括常见(认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的见解,又称为“有见”)及断见(断灭的见解,又称为“无见”)。

见取:执著邪见(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掉悔: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作的事心怀忧恼。

惛悴:昏乱、忧伤。

蹁蹮:行走摇晃不稳的样子。

赑屃:用力的样子。

欲觉:欲贪的念头。又译为“欲寻”。

恚觉:生气的念头。又译为“恚寻”。

害觉:加害别人的念头。又译为“害寻”。

[读经拾得]

贪欲炽盛时,就会失去智慧,而不能够知道五阴无常。其余各种执著炽盛时也是如此。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七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