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261经
如是我闻:
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尊者富留那弥多罗尼子ⓐ③年少初出家时,常说深法④,作如是言:‘阿难!生法计是我,非不生ⓑ⑤。阿难!云何于生法计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想、行、识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执明镜及净水镜,自见面生,生故见,非不生⑥。是故,阿难,色生,生故计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识生,生故计是我,非不生。
“云何?阿难!色是常耶?为无常耶?’答曰:‘无常。’
“又问:‘无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复计我、异我、相在不?’答曰:‘不也。’‘如是受、想、行、识为是常耶?为无常耶?’答曰:‘无常。’‘若无常,是苦耶?’答曰:‘是苦。’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复计我、异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实知,如实观察不⑦?如是观者,圣弟子于色生厌、离欲、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诸比丘当知,彼尊者于我有大饶益,我从彼尊者所闻法已,远尘离垢⑧,得法眼净⑨。我从是来,常以此法为四众⑩说,非余外道沙门、婆罗门出家者说。”
[校勘]
ⓐ “富留那弥多罗尼子”,巴利本作 Puṇṇa Mantāṇiputta。
ⓑ “生法计是我非不生”,巴利本作 Upādāya asm-ti hoti no anupādāya。
[注解]
① 拘睒弥: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蹉国(拔沙国)的首都,相当于现今的 Kosam,位于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蹉国又称为拘睒弥国。另译为“俱睒弥”、“拘舍弥”、“拘深”。
② 瞿师罗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瞿师罗长者所布施。另译为“瞿沙罗园”、“瞿师园”。
③ 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又译为“富楼那”、“满慈子”、“满愿子”。
④ 年少初出家时,常说深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我们刚出家时对我们多所饶益”。汉译疑为“常为年少初出家说深法”之误。
⑤ 生法计是我,非不生:由于有“生法”便会思量认为有我,如果“不生”的话便不会思量认为有我。其中“生法”指由于执著、因缘而“生”,例如十二因缘最后为“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本经中则特指因缘生起五阴。“不生”即没有执著、没有生起的因缘。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执著才有我见”,其中巴利文“执著”也有“依靠”的意涵,而用双关语作后文的“依靠镜子才能见到自己的脸”的比喻。
⑥ 自见面生,生故见,非不生:自己见到脸在镜子中出现,(依靠镜子)所以才见得到(我);如果没(依靠镜子)出现自己的脸,就见不到(我)了。
⑦ 如实观察不:是否如实观察?印顺法师则认为此处“不”是误衍,可删除,那么就不是问句。
⑧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断了见惑而得正见,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⑨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⑩ 四众: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执著而陷入因缘生起五阴而有“我见”,如同有镜子而可在镜中看到自己。
如实观五阴无常、无我,断除因缘的锁链,就不会有“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