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280经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拘萨罗人间游行,到频头城申恕林中。

尔时,频头城中,婆罗门长者皆闻世尊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频头城申恕林中。闻已,悉共出城,至申恕林,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频头城婆罗门长者:“若人问汝言:‘何等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当答言:‘若沙门、婆罗门眼见色,未离贪、未离欲、未离爱、未离渴、未离念,内心不寂静,所行非法,所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如是像类比丘,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作是说已,当复问言:‘何故如此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我等眼见色,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彼沙门、婆罗门眼见色,亦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行非法,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我于斯等求其差别,不见差别之行。是故我于斯等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什么样的沙门婆罗门应恭敬供养若复问言:‘何等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如是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若复问言:‘何故于此像类沙门、婆罗门恭敬、尊重、礼事、供养?’汝应答言:‘我等眼见色,不离贪、不离欲、不离爱、不离渴、不离念,内心不寂静,行非法行,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斯等像类沙门、婆罗门离贪、离欲、离渴、离念,内心寂静,行如法行,不行踈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我等于彼,求其差别,见差别故,于彼像类沙门、婆罗门所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

“如是说已,若复问言:‘彼沙门、婆罗门有何行?有何形貌?有何相?汝等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汝应答言:‘我见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像类,住空闲处、林中树下、卑床草蓐,修行远离,离诸女人,近乐独人,同禅思者;若于彼处,无眼见色可生乐着,无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可生乐着,若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行、如是形貌、如是相,令我等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

时,诸沙门、婆罗门长者白佛言:“奇哉!世尊!不自誉、不毁他,正说其义,各各自于诸入处,分别染污清净,广说缘起,如如来等正觉说。譬如士夫,溺者能救,闭者能开,迷者示路,暗处然灯。世尊亦复如是,不自誉、不毁他,正说其义,乃至如如来、应、等正觉说。”

尔时,频头城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校勘]

“拘萨罗”,巴利本作 Kosala。

“频头城”,巴利本作 Nagaravinda。

“所”,元、明二本作“行”。

宋、元、明三本无“应”字。

大正藏无“行”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宋、元、明三本无“眼”字。

“行”,大正藏原为“门”,今依据高丽藏改作“行”。

“住”,大正藏原为“在”,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住”。

[注解]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印度黄檀

申恕:印度黄檀,为豆科黄檀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又译为“身恕”、“尸舍婆”、“尸摄惒”。

沙门、婆罗门:修行人的统称。

踈涩行:粗糙的行为。“踈涩”又作“疏涩”,是“柔软”的对称。

等行:正确的行为。

如法:依照正法。

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正确地远离贪爱、朝向调教驯服贪爱的方向前进,正确地远离瞋恚、朝向调教驯服瞋恚的方向前进,正确地远离愚痴、朝向调教驯服愚痴的方向前进。

空闲处: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为“阿兰若”、“阿练若”。

卑床:矮的座位。

近乐独人,同禅思者:亲近一样喜欢独自禅修的行者。

各各自于诸入处,分别染污清净:一一说明六入处(在应对境界时),如何是染污的、如何是清净的。

缘起: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起。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的称号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实不变。

应:应受人、天的供养。另译作“应供”,音译“阿罗汉”。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本句中的如来、应、等正觉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的前三个,这里以这三个称号来代表佛陀。

闭者能开:能为被关的人开启一扇门。

暗处然灯:在黑暗的地方点起一盏灯。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如何辨别善知识?

佛陀常教导弟子如何辨别善知识,最常见的是以观察对方的“戒”作为开始: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4经表示应当依据持戒、修德、惭、愧、成真实法这五个条件,找到该亲近奉事的比丘。

《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8经教导我们要观察对方的戒行,观察他是否清净;看他遭遇苦难时的反应;并和他交谈以知他的智慧。这些都要在长时间、用心、以智慧观察的前提下,而不要只看肤浅的表相。

也可说是观察对方是否相应于戒、定、慧,是否没有贪、瞋、痴。

《中阿含经》卷36〈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犍连经则列出十个条件:修习禁戒、广学多闻、作善知识、乐住远离、乐于燕坐、知足、常行于念、常行精进、修行智慧、诸漏已尽。

本经则表示不染著的人(“若彼眼见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念,内心寂静,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踈涩行”),才应奉事。

《中阿含经》卷二十一〈长寿王品2〉第85经真人经以及《增壹阿含经》卷8〈安般品17〉第9经则进一步表示:如果因为我出身高、长得帅、谈吐佳、有名气、诵经持律学论、行头陀行、持戒、清修、证得各种禅定,而“自贵贱他”,就不是善知识的作为。

这也呼应最前面佛陀说的“惭、愧”的条件,善知识不会自我抬举,而是修证无我。

至于神通感应、道场大小、捐款多少、宗派传承、超出戒律的苦行等等,则不在条件之内。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