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312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摩ⓐ罗迦ⓑ舅①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摩[*]罗迦舅言:“诸年少聪明利根,于我法、律出家未久,于我法、律尚无懈怠,而况汝今日年耆根熟②,而欲闻我略说教诫[*]。”
摩[*]罗迦舅白佛言:“世尊!我虽年耆根熟,而尚欲得闻世尊略说教诫[*]。唯愿世尊为我略说教诫[*],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乃至自知不受后有。”第二、第三亦如是请。
佛告摩[*]罗迦舅:“汝今且止。”如是再三,亦不为说。
尔时,世尊告摩[*]罗迦舅:“我今问汝,随意答我。”
佛告摩[*]罗迦舅:“若眼未曾见色,汝当欲见,于彼色起欲、起爱、起念、起染著不③?”
答言:“不也,世尊!”
“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如是说。”
佛告摩[*]罗迦舅:“善哉,善哉,摩[*]罗迦舅!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④。”而说偈言:
“若汝非于彼, 彼亦复非此,
亦非两中间, 是则为苦边⑤。”
摩[*]罗迦舅白佛言:“已知,世尊!已知,善逝!。”
佛告摩[*]罗迦舅:“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尔时,摩[*]罗迦舅说偈白佛言:
“若眼已见色, 而失于正念,
则于所见色, 而取爱念相。
取爱乐相者, 心则常系着,
起于种种爱, 无量色集生。
贪欲恚害觉⑥, 令其心退减,
长养于众苦, 永离于涅槃。
见色不取相, 其心随正念,
不染恶心爱⑦, 亦不生系着。
不起于诸爱, 无量色集生,
贪欲恚害觉, 不能坏其心。
小长养众苦⑧, 渐次近涅槃,
日种⑨尊所说, 离爱般涅槃。
若耳闻诸声, 心失于正念,
而取诸声相, 执持而不舍。
鼻香舌尝味, 身触意念法,
忘失于正念, 取相亦复然。
其心生爱乐, 系着坚固住,
起种种诸爱, 无量法集生。
贪欲恚害觉, 退减ⓒ坏其心,
长养众苦聚, 永离于涅槃。
不染于诸法, 正智正念住,
其心不染污, 亦复不乐着。
不起于诸爱, 无量法集生,
贪瞋恚害觉, 不退减其心。
众苦随损减[*], 渐近般涅槃,
爱尽般涅槃, 世尊之所说。”
是名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摩罗迦舅:“汝真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如汝所说偈:
“若眼见众色, 忘失于正念,
则于所见色, 而取爱念相。”
如前广说。
尔时,尊者摩[*]罗迦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尊者摩[*]罗迦舅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已,于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校勘]
ⓐ “摩”,宋、元、明三本作“磨”。[*]
ⓑ “摩罗迦”,巴利本作 Mālukya。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注解]
① 摩罗迦舅:比丘名。舍卫城人,波斯匿王的财务官之子,后随佛出家,曾问佛陀“世有常、无常,世有底、无底”等问题,即《箭喻经》的发问者。又译为“鬘童子”、“摩罗鸠摩罗”。
②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③ 若眼未曾见色,汝当欲见,于彼色起欲、起爱、起念、起染著不:对于你过去不曾眼见过的色,你会应该想要看,而且对于那个(没见过的)色生起欲望、贪爱、惦记、染著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若汝眼识未见、未曾见色,汝亦不见、不希求见者,汝于彼起欲、起贪、起爱否?”
④ 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看到就只是看到,听到就只是听到,感觉就只是感觉,知道就只是知道,不生起贪、瞋、痴等烦恼。其中“见、闻、觉、识”又译为“见、闻、觉、知”,“见”是眼识的作用,“闻”是耳识的作用,“觉”是鼻、舌、身三识的作用,“识(知)”是意识的作用。
⑤ 若汝非于彼,彼亦复非此,亦非两中间,是则为苦边:如果你不在那个上面,那个也不在你这边,也不在两者的中间,这样就是苦的尽头。这是比喻没有根、境、识和合的染著。
⑥ 贪欲恚害觉:即贪欲的意向、瞋恚的意向、加害别人的意向。这里“觉”是“寻”的旧译,是投向的注意力。
⑦ 不染恶心爱:不沾染会劣化心识的贪爱。
⑧ 小长养众苦:尽量少增长各种苦。这里的“小”也可能是“不”的讹误。
⑨ 日种: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印度神话传说释迦族的远祖,是由甘蔗中孕育,之后甘蔗经过日晒裂开而出生,因此称为“日种”、“甘蔗种”。音译为“瞿昙”。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老年的鬘童子
有同学问:“为什么佛陀要泼摩罗迦舅的冷水后,才向他开示法义?”
因为这位“摩罗迦舅”就是爱问不着边际的问题的“鬘童子”,他曾问佛陀“世有常、无常,世有底、无底”等问题,还想说若佛陀不向他解说,他就要离开,可参见《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1经箭喻经。
这位问题宝宝问到年老了,还是没有得道。照常理来看,如果他继续以往的习气而不发奋努力的话,不管佛陀再怎么向他开示,恐怕也难以对他有实际的效果。
因此佛陀先泼他的冷水,冷酷地指出他年纪一大把了,更难有所成就。等到他着急了,佛陀才以问答的方式引导他的见解,破除他的执著。而佛陀教他的下手处:“看到就只是看到,听到就只是听到,感觉就只是感觉,知道就只是知道”,自然也能对治他爱乱想的个性。由于佛陀的因材施教,摩罗迦舅终于证得阿罗汉。
- 相关的教法
本经所载“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觉以觉为量,识以识为量”的教法,南传《小部尼柯耶.优陀那》〈觉品1〉第10经巴希亚经中佛陀也曾对外道巴希亚开示过:“巴希亚,你要如此的修习:
每当你看到影像的时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到就好了;
每当你五官感知的时候,只感知就好了……
每当你脑中认知的时候,只认知就好了。
那么,巴希亚,在这当中没有‘我’的存在。这当中没有‘我’的时候,你既不在这里、也不在远处、也不在中间。这就是苦的熄灭。”
不随色、声、香、味、触、法相续,心不随境转,这样的概念在佛经以及禅修教法中颇为常见,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非常品 51〉第8经:“不起于色,亦不依色而起于识;不起于声,不依声而起于识;不起香,不依香而起于识;不起于味,不依味而起于识;不起细滑,不依细滑而起于识;不起意,不依意而起于识;不起今世、后世,不依今世、后世而起于识;不起于爱,莫依爱而起于识。”
甚至如果想要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务必细读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