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568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菴罗聚落菴罗林中,与诸上座比丘俱。

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比丘所,礼诸上座已,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谓‘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复问:“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名为意行。”

复问:“何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

:“长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复问:“尊者!觉、观已,发口语,是觉、观名为口行。想、思是心数法,依于[*]心、属于心相,是故想、思名为意行。”

复问:“尊者!有几法?

“若人舍身时,  彼身尸卧地,
 弃于丘塜间,  无心如木石。”

答言:“长者!

寿、暖及与识,  舍身时俱舍,
 彼身弃塜间,  无心如木石。”

复问:“死与入灭尽正受的差别尊者!若死、若入灭尽正受,有差别不?”

:“舍于寿、暖,诸根悉坏,身命分离,是名为死。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不舍寿命,不离于暖,诸根不坏,身命相属。此则命终、入灭正受差别之相。”

复问:“灭尽定的各现象尊者,云何入灭正受?”

答言:“长者!入灭正受,不言:‘我入灭正受,我当入灭正受。’然先作如是渐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复问:“尊者!入灭正受时,先灭何法?为身行、为口行、为意行耶?”

答言:“长者!入灭正受者,先灭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复问:“尊者!云何为出灭正受?”

答言:“长者!出灭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当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复问:“尊者!起灭正受者,何法先起,为身行、为口行、为意行耶?”

答言:“长者!从灭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后口行。”

复问:“尊者!入灭正受者。云何顺趣、流注、浚输?”

答言:“长者!入灭正受者,顺趣于离、流注于离、浚输于离,顺趣于出、流注于出、浚输[*]于出,顺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输[*]涅槃。”

复问:“尊者!住灭正受时,为触几触?”

答言:“长者!触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

复问:“尊者!入灭正受时,为作几法?”

答言:“长者!此应先问,何故今问,然当为汝说。比丘入灭正受者,作于二法,止以观。”

时,质多罗长者闻尊者迦摩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伽摩”,巴利本作 Kāmabhū。

“行”,巴利本作 Saṅkhāra。

“出息入息”,巴利本作 Assāsapassāsā。

“有觉有观”,巴利本作 Vitakkavicārā。

“想思”,巴利本作 Saññā ca vedanā。

“答”,圣本作“若”。

圣本无“于”字。[*]

“相”,大正藏原为“想”,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相”。

“转”,圣本作“缚”。

明本无“名”字。

“尸”,圣本作“尸”。

圣本无“答”字。

“灭尽定者”,巴利本作 Saññāvedayita-nirodhasamāpatti。

“受”,元本作“为”。

“浚输”,圣本作“后轮”。[*]

[注解]

出息、入息:呼气、吸气。这一段可说是以打坐观呼吸前后的一些身、口、意的造作,来列举身行、口行、意行的例子。

思:意志活动;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见的一种行阴。

转:依因缘而生起、转动。

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有投向的注意力、持续的注意力,因此而能说话。“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说话时要先将心念投向要讲的话,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放在要讲的话,就是“伺”。

发口语:发声说话。

心数法:即“心所有法”,指五阴中的受、想、行阴。经中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行)”,有识阴才会缘生受、想、行阴,因此后世将识阴称为心王,受、想、行阴称为心所有法。

丘塜:坟墓;坟堆。

寿、暖及与识:寿命(业力造成的生命持续期间)、体温(肉体)、心识(精神)。这三个须互相依持,生命才得以持续。

灭尽正受:灭了六识及其缘生的受、想、行的定。又译为“灭尽定”、“想受灭正受”、“灭受想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灭受想定”。

诸根:这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身命分离:身体没有了生命。

相属:相接连;相继。

先作如是渐息方便:先进行这样渐次止息身心的方法。“方便”指方法。

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在入灭尽定之前心中已先作意准备如何出定,而能依照先前心中的作意出定。

顺趣、流注、浚输:倾注、汇流、导向。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住灭正受时,为触几触:出灭尽定时,有几种触的接触?参考相当的《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及南传经文,疑为“出灭正受时,为触几触”的讹误。

触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接触不动(空)、接触无相(离一切相)、接触无所有(贪瞋痴相断),也就是接触卷三第80经所说的三解脱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当比丘从灭受想定出定时,有三种触接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

入灭正受时,为作几法:要有哪些作法,才能入灭尽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几种法多资助灭受想定呢?”

止以观:止以及观;止与观。“止”是专注于一境(所缘)而不散乱,能成就定力;“观”是洞察,能成就智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止与观”。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中质多罗长者所问的“行”,即十二因缘的“行”,也就是“造作”,人活在世间的各种造作,包含身、口、意的造作。

伽摩比丘举了例,“身的造作”如呼吸,“口的造作”如有寻(投向的注意力)、伺(持续的注意力)而说话,“意的造作”如想(取相;认知)、思(意志活动)。

  • 有同学提问:“本经说‘觉、观已,发口语’,经上常说初禅‘有觉有观’,与卷十七第474经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是否矛盾?”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有“觉(寻)”与“观(伺)”,例如说话时要先将心念投向要讲的话,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放在要讲的话,就是“伺”。

初禅时也是“有觉(寻)有观(伺)”,但寻、伺完全摆在所缘上,没有分心的念头可说话,自然就“言语寂灭”了。

本经说“觉、观已,发口语”,可见言语的源头在于寻、伺,这寻、伺在第二禅“无觉无观”才会真正舍离,因此卷十八第501经说第二禅是“圣默然”。

  • 对比卷十七第474经所说:“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以及本经所说:“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想、思名为意行”,“灭尽定者,身、口、意行灭”,可知,从根源灭口行而能入第二禅,灭身行而能入四禅,灭意行而能入灭尽定(灭受想定)。
  • 《阿含经》中关于灭尽定的记载,还可以参见《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 3〉第210经法乐比丘尼经、第211经大拘𫄨罗经,《中阿含经》卷五〈舍梨子相应品 3〉第22经成就戒经。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