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59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旷野精舍①。
时,有旷野②长者疾病命终,生无热天③。生彼天已,即作是念:“我今不应久于此住,不见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伸[*]臂顷,从无热天没,现于佛前。
时,彼天子天身委ⓐ地④,不能自立ⓑ,犹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细软,不自持立。
尔时,世尊告彼天子:“汝当变化作此麁⑤身,而立于地。”
时,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麁身,而立于地。于是,天子前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手ⓒ天子:“汝手天子,本于此间为人身时,所受经法,今故忆念不悉忘耶?”
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间时,有所闻法,不尽得者,今亦忆念,如世尊善说。世尊说言:‘若人安乐处,能忆持法,非为苦处。’此说真实。如世尊在阎浮提,种种杂类,四众⑥围遶,而为说法,彼诸四众闻佛所说,皆悉奉行。我亦如是,于无热天上,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
佛告手天子:“汝于此人间时,于几法无厌足⑦故,而得生彼无热天中?”
手天子白佛:“世尊!我于三法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何等三法?我于见佛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我于佛ⓔ法无厌足故,生无热天;供养众僧无厌足故,身坏命终,生无热天。”时,手天子即说偈言:
“见佛无厌足, 闻法亦无厌,
供养于众僧, 亦未曾知足,
受持贤圣法, 调伏悭著垢⑧,
三法不知足, 故生无热天。”
时,手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校勘]
ⓐ “委”,宋、元、明、圣四本作“萎”。
ⓑ “立”,明本作“力”。
ⓒ “手”,巴利本作 Hatthaka。
ⓓ “厌足”,大正藏无“足”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佛”,元、明二本作“闻”。
ⓕ “不现”, 宋本无“不现”二字。
[注解]
① 旷野精舍:佛陀的道场之一,位于阿罗毘(义译为“旷野”)国,原为外道的祠堂,后来转为佛教道场。又译为“阿罗毘祠”、“伽逻”。
② 旷野:优婆塞名,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摄受五百长者一起学佛,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修得很好,名声传到忉利天,甚至毘沙门天王亲自前往称赞,此时长者继续专心禅定而没有理会毘沙门天王,佛陀称赞他“恒坐禅思”第一。又译为“手长者”、“首长者”、“手阿罗婆长者子”、“呵侈阿罗婆”。
③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于热恼的天界,是三果阿那含圣者才能往生的五净居天之一。
④ 委地:蜷伏在地上。
⑤ 麁:“粗”的异体字。
⑥ 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⑦ 无厌足:不厌烦满足(而继续追求)。
⑧ 悭著垢:“悭”是吝啬,“著”是执著,“垢”是污秽。吝啬而执著财物是一种心中的污秽,因此称作悭著垢。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旷野长者往生色界无热天,立刻回地球问候佛陀,不过因为色界天人的细致形体不耐地球的重力,而“犹如酥油委地”,站不起来。佛陀教他把身形变粗后,才能站立。
- 旷野长者往生成为手天子,在无热天说法,经上记载他:“为诸天人大会说法,彼诸天众悉受修学。”虽然一般天界太乐了而难以修行,不过此处是五净居天之一,是三果圣者才能往生的天界,自然都是修行人。
- 有同学提问:“本经记载旷野长者见佛无厌足、于佛法无厌足、供养众僧无厌足,而得以往生无热天。对佛、法、僧、戒有不坏的信心,是证初果的条件,那么旷野长者为什么能证三果并往生无热天?”
这是因为旷野长者不仅对三宝有不坏的信心,而且“无厌足”,勇猛精进地依三宝所教而修行,如本经偈子中提到的“受持贤圣法,调伏悭著垢”。断除了五下分结,证得三果,才得以往生无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