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744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习慈心,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有同学问:“若借由慈无量心修念觉支,接下来的择法觉支要如何操作?修慈无量心时,心的所缘是假想的无量众生,要如何择法呢?”

在修习慈无量心时,也可觉知身、受、心、法,例如修慈心观时感到快乐是受念处,有慈心而没有瞋心或是起了贪心等,是心念处,接着到法念处觉知是否有五盖,并分析五盖的因缘,而能加以对治,渐渐就能培养七觉支。

慈无量心在佛法的体系下,并不仅是一直观想慈无量,而会引导入佛教的四念处及七觉支修行,观想慈无量只是慈无量心在修定的方法而已。

那么如何借由慈无量心培养择法觉支?最明显的是因为有身、受、心、法的体会,就能择慈心、去除瞋心;对贪心、散乱心等等心的状态的觉知或拣择,也会在修慈无量心时更加清晰,如同静止的湖面任何动静都很清楚,因此就能够择善法、去除不善法,接着精进修行(精进觉支),自然就会因慈心产生喜悦(喜觉支),以及更进一步地身心都轻安(猗觉支),在这轻安之下就容易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定觉支),乃至达到平等、舍离一切(舍觉支),进而证知四圣谛。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