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76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有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众多年少翼从,白马、白车、白、白鞭,头着白帽、白伞盖,手执白拂,着白衣服、白璎珞,白香涂身,翼从皆白,出舍卫城,欲至林中教授读诵。众人见之咸言:“善乘,善乘,谓婆罗门乘。”

时,尊者阿难见婆罗门眷属、众具一切皆白,见已,入城乞食。还精舍,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见生闻[*]婆罗门乘白马车,眷属、众具一切皆白,众人唱言:‘善乘,善乘,谓婆罗门乘。’云何?世尊!于正法、律,为是世人乘?为是婆罗门乘?”

佛告阿难:“是世人乘,非我法、律婆罗门乘也。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谛听,善思,当为汝说。阿难!何等为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阿难!是名正法、律乘、天乘、梵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信戒为法轭,  惭愧为长
 正念善护持,  以为善御者,
 舍三昧为,  智慧精进轮,
 无著忍辱铠,  安隐如法行,
 直进不退还,  示之无忧处,
 智士乘战车,  摧伏无智怨。”

[校勘]

“住”,宋、元、明三本作“在”。

“生闻”,巴利本作 Jānusoṇi。

“生闻”,圣本作“生问”。*

“鞚”,大正藏原为“控”,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鞚”。

“婆罗门乘”,巴利本作 Brahmayāna。

“正法律”,巴利本作 Dhammavinaya。

“縻”,圣本作“养”。

“示”,大正藏原为“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示”。

[注解]

生闻:不曾听过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闻”指听过。

翼从:随从。

鞚:拴在马脖子上,用以控制马的皮带或绳索。“鞚”读作“控”。

伞盖:伞状的陈设,可遮阳、挡雨、挡灰尘、或作装饰。

婆罗门乘:最高级的运输工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梵乘”。

世人乘:一般人的运输工具。

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正法和戒律的运输工具、天上的运输工具、最高级的运输工具、豪华的运输工具。

烦恼军:如大军压境般的烦恼。

縻:牵引牛的绳子。读音同“迷”。

辕:车前用来套驾牲畜的两根直木,左右各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八正道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能让人到彼岸,因此本经说八正道是“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是最棒的运输工具。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