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77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如说不正思惟者。诸比丘!不正思惟者,未起邪见令起,已起重生令增广。如是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说。

“诸比丘!于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已生恶不善法令灭,如说正思惟者。诸比丘!正思惟者,未生邪见令不生,已生者令灭。如邪见,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内法:在内的一切事物。“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正思惟(如理作意)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经过生猛海鲜店时,有的人会起贪欲而走进去大快朵颐,但能如理作意的人,则可能对即将被活宰的众生心生怜悯,或是忆念佛陀鼓励不食不净肉(见到为我而杀、听闻为我而杀、怀疑是为我而杀),因此不起贪欲,不逞口腹之欲。

遇到曾有过冲突的人时,有的人会记恨而起瞋心甚至口出恶言,但能如理作意的人,则可能客观看待以往的冲突,认知到过去的冲突只是因缘生灭,因为所处的角色不同而有不同的立场;纵使对方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也会对他愚痴造业受苦感到可怜,因此不会一味地憎恨对方,也不会挑衅对方。

精进修行者的如理作意,则例如《杂阿含经》卷九第241经所述:“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今宁以炽然铁枪以贯其目,不以眼识取于色相,堕三恶趣,长夜受苦。我从今日当正思惟:“观眼无常、有为、心缘生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有为、心缘生法。”’”(CBETA, T02, no. 99, p. 58, a29-b5)

  • 八正道的“正志”(有时也译为“正思惟”)和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又译为“正思惟”、“如理作意”)是否相同?

八正道的“正志”(有时也译为“正思惟”)和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又译为“正思惟”、“如理作意”)两者的梵文或巴利文原文不同,意义也不太相同。

八正道的“正志”是正确的意向、意图、动机,有“正志”而能带动正确的行为。

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是遇到情境时正确地思惟、如理地思惟,有“内正思惟”而能在遇到事情时作出有智慧的反应。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