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809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金刚聚落跋求摩河萨罗梨林中。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言:“诸比丘修不净观,多修习者,得大果大福利。”

时,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或以刀自杀,或服毒药,或绳自绞、投岩自杀,或令余比丘杀。

异比丘极生厌患恶露不净,至鹿林梵志子所,语鹿林梵志子言:“贤首!汝能杀我者,衣钵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即杀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边,洗刀时,有魔天住于空中,赞鹿林梵志子言:“善哉,善哉,贤首!汝得无量功德,能令诸沙门释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者令得稣[*]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诸长利衣钵杂物悉皆属汝。”

时,鹿林梵志子闻赞叹已,增恶邪见,作是念:“我今真实大作福德,令沙门释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脱者脱,未稣[*]息者令得稣[*]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钵杂物悉皆属我。”于是手执利刀,顺诸房舍、诸经行处、别房、禅房,见诸比丘,作如是言:“何等沙门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脱者脱,未稣息者令得稣息,未涅槃令得涅槃?”

时,有诸比丘厌患身者,皆出房舍,语鹿林梵志子言:“我未得度,汝当度我;我未得脱,汝当脱我;我未得稣息,汝当令我得稣息;我未得涅槃,汝当令我得涅槃。”

时,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杀彼比丘,次第,乃至杀六十人。

尔时,世尊至十五日说戒时,于众僧前坐,告尊者阿难:“何因何缘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

阿难白佛言:“世尊为诸比丘说修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诸比丘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广说乃至“杀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缘故,令诸比丘转少、转减、转尽。唯愿世尊更说余法,令诸比丘闻已,勤修智慧,乐受正法,乐住正法。”

佛告阿难:“是故,我今次第说,微细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速令休息,如天大雨,起、未起尘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细住,诸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阿难!何等为微细住多修习,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谓安那般那念住。”

阿难白佛:“云何修习安那般那念住,随顺开觉,已起、未起恶不善法能令休息?”

佛告阿难:“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广说,乃至“如灭出息念而学。”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不净观”,巴利本作 Asubhakathā。

“至”,明本作“观”。

“稣”,圣本作“苏”。[*]

“顺”,大正藏原为“循”,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顺”。

大正藏在“者”字之后有一“令”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住”,明本作“依”。

圣本无“已”字。

[注解]

金刚聚落: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毘舍离。又译为金刚国、跋耆国、拔耆国、跋祇、跋阇。

跋求摩河:恒河的上游之一,即当今尼泊尔的巴格马提河,被印度教徒视为圣河。

萨罗梨:喜马拉雅长叶松,为松科松属的常绿针叶大乔木,株高可达四十至六十米,生长于约海拔二千米的山地,常形成较大面积的纯林。

鹿林梵志子:鹿林婆罗门的儿子。“梵志”指有志修梵行(清净的修行)的人,音译为“婆罗门”,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稣息:休养、安息。其中“稣”同“甦”。

别房:单独的房屋。

住微细住:保持在精细的专注状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寂静的、胜妙的、无混浊的、安乐的住处”。

随顺开觉:顺着觉悟而心开意解。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每当恶不善法一生起,它即刻使之消失、平息”。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介绍佛陀开始教入出息念的因缘,是因为有弟子修不净观太过猛烈,修到厌世自杀,因此佛陀教导较温和的入出息念。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