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05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住耆阇崛山①中。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②诣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言:“云何?舍利弗!如来有后生死ⓒ③耶?”
舍利弗言:“诸外道!世尊说言,此是无记ⓓ④。”
又问:“云何?舍利弗!如来无后生死⑤耶?”
舍利弗答言:“诸外道!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又问:“舍利弗!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⑥耶?”
舍利弗答言:“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又问舍利弗:“如来非有后生死、非无后生死⑦耶?”
舍利弗答言:“诸外道!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诸外道出家又问尊者舍利弗:“云何所问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有后无后、非有后非无后,一切答言:‘世尊说言ⓔ,此是无记。’云何为上座,如愚、如痴,不善、不辩,如婴儿无自性智⑧?”作此语已,从坐起去。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相去不远,各坐树下,昼日禅思⑨。尊者舍利弗知诸外道出家去已,诣尊者摩诃迦叶所,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以向⑩与诸外道出家所论说事,具白尊者摩诃迦叶:“尊者摩诃迦叶!何因何缘世尊不记说⑪,后有生死、后无生死、后有后无、非有非无生死耶?”
尊者摩诃迦叶语舍利弗言:“不能将五阴视为如来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⑫;若说如来无后生死,是则为色;若说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是则为色;若说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生死,是则为色。如来者,色已尽,心善解脱。言有后生死者,此则不然;无后生死、有后无后、非有后非无后生死,此亦不然。如来者,色已尽,心善解脱,甚深广大,无量无数,寂灭涅槃。
“舍利弗!若说如来有后生死者,是则为受、为想、为行、为识、为动、为虑、为虚诳、为有为、为爱,乃至非有非无后有亦如是说。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是故说后有者不然,后无、后有无、后非有非无者不然,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甚深广大,无量无数,寂灭涅槃。舍利弗,如是因、如是缘,故有问世尊:‘如来若有、若无、若有无、若非有非无后生死?’不可记说。”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校勘]
ⓐ “摩诃迦叶”,巴利本作 Mahā-kassapa。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如来有后生死”,巴利本作 Hoti tathāgato parammaraṇā。
ⓓ “无记”,巴利本作 Avyākata。
ⓔ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圣本无“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十字。
[注解]
①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
② 外道出家:泛称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译作“异学”。
③ 如来有后生死:如来死后常存,还有后续的生死。另译为“如来死后有”、“如来不终”。
④ 无记:不加以讨论或回答。
⑤ 如来无后生死:如来死后就没了,没有后续的生死。另译为“如来死后无”、“如来终”。
⑥ 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另译为“如来死后有无”、“如来终不终”。
⑦ 如来非有后生死、非无后生死: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另译为“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
⑧ 无自性智:没有自己的智慧;没有自主的想法。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无智愚人”。
⑨ 禅思:独坐而专心思惟。
⑩ 向:过去。
⑪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例如佛陀记说某弟子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即表示佛陀确知地说出此弟子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
⑫ 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如果说如来死后常存、还有后续的生死,则是将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当作是如来。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指出“如来有后生死”、“如来无后身死”、“如来有后无后”、“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等问题都是无记(不予回答)。为什么是无记?
外道们是根据他们的“常见”或“断见”而提出这些问题:
- “常见”:认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变的见解,例如认为有“真我”或“造物主”永恒不变的见解,又称为“有见”。
- “断见”:断灭的见解,例如认为“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一无所有”的见解,又称为“无见”。
要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离于有、无的二边,离于断、常的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不管身心,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
有同学会问说:“‘如来无后身死’是无记,但佛教也认为‘如来死后涅槃’呀?”
如果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若说命终后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断见”。这些问题是根基于“有一个生死轮回的主体”来问的,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又怎么能说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没有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也因此,“如来有后无后”、“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的问题也错了,甚至是更玄虚的文字游戏,不值得认真讨论。
证悟了“无我”,就没有了烦恼,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见了。在世间的角度来看,证悟的圣者还是随缘处世,但他的所作所为已都不再基于“我见”而有执著了,因此圣者死后也不再被轮回给绑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无地彻底解脱了。
有这样的认知,般若经典的许多内容才能正确地理解,例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以身相见如来”类似本经所否定的“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以色视为如来,是错误的。
关于佛陀应对“十四无记”问题的说法,也可参考卷五第106经、卷三十四第962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经大因经、《中阿含经》卷六十〈例品 4〉第220经见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