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3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毘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比丘住波梨耶聚落,一切皆修阿练若行粪扫衣、乞食,学人未离欲,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作是念:“此四十比丘住波梨耶聚落,皆修阿练若行、粪扫衣、乞食,学人未离欲,我今当为说法,令其即于此生不起诸,心得解脱。”

尔时,世尊告波梨耶聚落四十比丘:“众生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系其颈,长夜生死轮转,不知苦之本际。诸比丘!于意云何?恒水洪流趣于大海,中间恒水为多?汝等本来长夜生死轮转,破坏身体流血为多?”

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说义,我等长夜轮转生死,其身破坏流血甚多,多于恒水百千万倍。”

佛告比丘:“置此恒水,乃至四大海水为多?汝等长夜轮转生死,其身破坏血流为多?”

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说义,我等长夜轮转生死,其身破坏流血甚多,四大海水也。”

佛告诸比丘:“善哉,善哉,汝等长夜轮转生死,所出身血甚多无数,过于恒水及四大海。所以者何?汝于长夜,曾生象中,或截耳、鼻、头、尾、四足,其血无量。或受马身,驼、驴、牛、犬诸禽兽类,断截耳、鼻、头、足四体,其血无量,汝等长夜或为贼盗,为人所害,断截头、足、耳、鼻,分离四体,其血无量。汝等长夜身坏命终,弃于塜间,脓坏流血,其数无量,或堕地狱、畜生、饿鬼,身坏命终,其流血出亦复无量。”

佛告比丘:“色为是常,为非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佛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佛告比丘:“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复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告比丘:“若所有色,过去、未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如实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厌离,于受、想、行、识厌离;厌已不乐,不乐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是法时,四十比丘波梨耶聚落住者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波梨耶”,巴利本作 Paveyyakā。

“阿练若行”,巴利本作 Araññaka。

“粪扫衣”,巴利本作 Paṃsukūlikā。

“生”,圣本作“坐”。

“截头”,宋、元、圣三本作“截手”,明本作“绝手”。

宋、元、明三本无“为”字。

“厌”,宋、元、明三本作“厌离”。

[注解]

毘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耶离”、“鞞舍离”、“广严城”。

重阁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在毘舍离城北边一大片天然林中的大讲堂。又译为“高楼台观”、“大林精舍”。

波梨耶:城名,是十六大国之一末罗国的城市,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恒河北岸,邻近拘尸那竭城。佛陀灭度前,在此城接受工匠之子周那的供养。又译为“波婆”。

阿练若行:居于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是十二头陀行之一。“阿练若”指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

粪扫衣:捡拾被丢弃的衣物,清洗后缝制成的衣服。又译作“纳衣”。穿粪扫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头陀行之一。

本际:源头。

逾:越过、超过。同“逾”。

塜间:坟场。

变易法:具有会变化的性质,与“无常”意思类似。

是我、异我、相在:(将色)视为我、(色)之外有我、(色)包含或被包含于我之中。

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色)不是“我”、(色)之外也没有“我”、(色)和“我”不互相含摄。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回到《杂阿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