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5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婆蹉种出家ⓐ①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佛告婆蹉种出家:“随汝所问,当为汝说。”
婆蹉种出家白佛言:“云何?瞿昙!命即身②耶?”
佛告婆蹉种出家:“命即身者,此是无记。”
“云何?瞿昙!为命异身异③耶?”
佛告婆蹉种出家:“命异身异者,此亦无记。”
婆蹉种出家白佛:“云何?瞿昙!命即身耶?答言:‘无记’。命异身异?答言:‘无记’。沙门瞿昙有何等奇?弟子命终,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彼处。’彼诸弟子于此命终舍身,即乘意生身④生于余处。当于尔时,非为命异身异也?”
佛告婆蹉:“此说有余,不说无余⑤。”
婆蹉白佛:“瞿昙!云何说有余,不说无余?”
佛告婆蹉:“譬如火,有余得然⑥,非无余。”
婆蹉白佛:“我见火无余亦然。”
佛告婆蹉:“云何见火无余亦然[*]?”
婆蹉白佛:“譬如大聚炽火,疾风来吹,火飞空中,岂非无余火耶?”
佛告婆蹉:“风吹飞火,即是有余,非无余也。”
婆蹉白佛:“瞿昙!空中飞火。云何名有余?”
佛告婆蹉:“空中飞火依风故住,依风故然[*];以依风故,故说有余。”
婆蹉白佛:“众生于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余处。云何有余?”
佛告婆蹉:“众生于此处命终,乘意生身生于余处,当于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余。”
婆蹉白佛:“众生以爱乐有余,染著有余;唯有世尊得彼无余,成等正觉。沙门瞿昙!世间多缘,请辞还去⑦。”
佛告婆蹉:“宜知是时⑧。”
婆蹉出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校勘]
ⓐ “婆蹉种出家”,巴利本作 Vacchagotta paribbājaka。
[注解]
① 婆蹉种出家:种姓为婆蹉的外道出家人,又译为“犊子梵志”。他曾多次向佛陀询问十四无记的问题,后来从佛出家,证阿罗汉。佛陀称赞他“苦身露坐,不避风雨”。
② 命即身:命(灵魂)即是身(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彼命彼身”、“是命是身”。
③ 命异身异:命(灵魂)是一,身(肉体)是另一个,两者可以分离。
④ 意生身:意念所化生出的身体。这里特指人死亡后、投生前的识神、中阴身。
⑤ 此说有余,不说无余:这(轮回之说)是在讲有执著的人,不是说已没有残余执著的人。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我说有取,记彼受生;若无取者,则无受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对有取著者安立往生,非对无取著者”。
⑥ 然:同“燃”。
⑦ 世间多缘,请辞还去:我在世俗中还有许多事要处理,现在便请辞先回去了。
⑧ 宜知是时:现在正是时候。
[对应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