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第991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释氏弥城留利邑夏安居①,有余比丘②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时,彼比丘于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次第至鹿住优婆夷舍,鹿住优婆夷遥见比丘来,疾敷床座,请比丘令坐,如上阿难修多罗说。
时[*],彼比丘语鹿住优婆夷:“姊妹且停,汝那得知众生根之优劣。姊妹!唯有如来能知众生根之优劣。”如是说已,从坐[*]起去。
时,彼比丘三月夏安居讫,作衣竟,持衣ⓑ钵,往诣弥城ⓒ留利释氏邑。到已,举衣钵,洗足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共鹿住优婆夷所论说事向佛广说。
佛告比丘:“鹿住优婆夷云何能知世间众生诸根优劣?唯有如来能知世间众生诸根优劣耳。不离瞋恨、憍慢③,时起贪法,不听受法,不学多闻于法,不调伏见,不能时时起解脱心法④。比丘!若复有一不离瞋、慢,时起贪法,然彼闻法,修学多闻,于善调伏见,时时能起解脱心法。若思量彼,此有是法,彼有是法,此则同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后世;如是思量者,长得非义不饶益苦。比丘!若复彼人不离瞋、慢,时时起ⓓ贪法,亦不听法,不习多闻,不调伏见,亦不时时得解脱心法,我说此人卑鄙下贱。比丘!若复彼人不离瞋、慢,时时ⓔ起贪法,然彼闻法,乐多闻,调伏诸见,时时能得解脱心法,我说是人第一胜妙。彼二有间,自非如来,谁能别知?是故,比丘!莫量人人……”乃至“如来能知优劣。”
“比丘!复次,有一不离瞋、慢,时时起口恶行……”余如上说。
“比丘!复次,有一贤善⑤,安乐同止⑥,欣乐明智修梵行者,乐与同止⑦,而彼不乐闻法,乃至不时时得心法解脱,当知彼人住贤善地,不能转进。贤善地者,谓人、天趣。复次,有一其性贤善,同止安乐,欣乐梵行,以为伴侣,乐闻正法,学习多闻,善调伏见,时时能得解脱心法,当知彼人于贤善地能转胜进,当知此人于正法流有所堪能⑧。此二有间,自非如来,谁能别知?是故,比丘!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招其患。唯有如来能知人耳。比丘!鹿住优婆夷愚痴少智……”如上修多罗广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 “城”,宋、元、明三本作“国”。
ⓑ 宋、元、明三本无“衣”字。
ⓒ “城”,圣本作“成”。
ⓓ “起”,宋、圣二本作“趣”。
ⓔ 宋、元、明、圣四本无“时”字。
[注解]
① 夏安居:在印度夏季三个月的雨季中,出家众禁止外出而聚居一处以致力修行。又译为“结夏安居”、“结夏坐”、“夏坐”。
② 余比丘:其他出家人,指前一经提到的阿难尊者外的出家人。
③ 憍慢:傲慢。
④ 不调伏见,不能时时起解脱心法:不能调伏邪见而通达正见,不能时常生起解脱的心。按:“起解脱心法”指当下生起的心(暂时)没有贪、瞋、痴等烦恼的状态,例如入定时。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见未通达,没得到暂时的解脱”。
⑤ 贤善:贤明善良的人,即好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温雅者”。
⑥ 安乐同止:乐于和谐地与他人居住或停留于同一处。按:佛世的出家人许多是暂住石窟、僧舍一类的地方以修行,不一定有固定的居住处。
⑦ 欣乐明智修梵行者,乐与同止:喜欢与有智慧的清净修行人学习,乐于与他们居住或停留于同一处。
⑧ 于正法流有所堪能:具有悟入正法的资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多闻正法、调伏诸见、起解脱心法
本经表示不宜评断别人的优劣,能否乐于多闻正法、调伏诸见、起解脱心法才是优劣的关键。具体上:
没有断除瞋心和我慢,时常起贪心或恶口的人当中:
- 有的不听正法,仍有邪见,无法时常心中不起烦恼;
- 有的乐于多闻正法,具足正见,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
佛陀说前者下劣,后者胜妙。
合群又乐于亲近善知识的好人当中:
- 有的不听正法,仍有邪见,无法时常心中不起烦恼;
- 有的乐于多闻正法,具足正见,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
佛陀说前者能往生人天善道,后者则进一步有悟入正法的资质。后者的行为显然符合“四预流支”(四个入解脱之流、证得初果的因素):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 善调伏见
本经提到有的人时常起贪心或恶口,但借由多闻正法、善调伏见之后的修学,能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起解脱心法”)。入定就是一种暂时没有烦恼的状态。
很多人都会问道:“时常起贪心或恶口的人,怎么可能时常心中暂时没有烦恼甚至入定?”
首要的前提是这个人多闻佛法、善调伏见,知道如何善巧地调伏自心。借由四念住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常能觉知心的状态,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二〈秽品3〉第87经秽品经提到,如实知心中是否有污秽的人,远胜于不能如实知心中是否有污秽的人。当起贪心或恶口后,如实知自己起了恶念甚至犯了戒,而不是为恶念或犯戒找借口,这时看到恶念或犯戒的过患而真心忏悔,才有可能清净内心,清净内心后才可能暂时没有烦恼。恶业重的人,容易由于习气而时常再起贪心或恶口,因此时常得反省自心,有如衣服脏了就洗,却又弄脏,于是再洗。然而在锲而不舍地修学下,借由深切见到恶念的过患,起恶念的频率将能渐渐降低,烦恼也将愈来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