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無始相應」的內容為本卷第937~939經和卷三十四第940~956經,是描述「無始生死」的相關經文。由於一切有為法是因緣所生,往前輾轉推究是找不到一個起始點的,因此稱作「無始」。

為什麼會有這找不到起始點、又漫長不知終點的生死輪迴呢?

因為眾生執著認為在五陰中有「我」。舉例而言,就「身體」與「我」的關係而言,可能誤認:

  • 身體是「我」:身體就是「我」,至於受、想、行、識都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 身體異「我」:身體之外有「我」。例如以為「識」甚至所謂的「靈魂」是「我」,而身體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 身體和「我」互相含攝:「我」處於身體之中,或是身體處於「我」之中。例如認為有造物主(大我)遍於一切物質(也包括身體)之中,一切物質都有造物主在其中,但造物主卻又不是物質。

以上三類認為有「我」的見解,佛經中稱為「色是我」、「色異我」、「相在」。若有興趣探討這方面詳細的邏輯定義,可參見卷五第109經

因為沒有覺悟的智慧(「無明」)而執迷於有「我」,對於「我」所喜愛的,就生貪欲;有違逆「我」的,就生瞋恚,諸如此類產生種種「我的」煩惱而無法解脫,因此眾生沉迷於生死輪迴之中。

佛陀悟道時,則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沒有恆常不變的「我」。例如人的身體屬於色陰,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內的細胞早因新陳代謝而不一樣了,物理世界也是一直遷流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色陰。心理也是如此,剎那生滅,更沒有恆常不變的「我」。

修證無我的智慧,才能離於貪愛,斷除煩惱執著,解脫無始輪迴,獲得究竟的解脫。

回到《雜阿含經》卷33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