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144經
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時,世飢饉,乞食難得。
時,尊者阿難與眾多年少比丘俱,不能善攝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後夜精懃禪思,樂著睡眠,常求世利①。人間遊行②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弟子捨戒還俗,餘多童子。時,尊者阿難於南山國土遊行,以少徒眾還王舍城。時,尊者阿難舉③衣鉢,洗足已,至尊者摩訶迦葉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尊者摩訶迦葉問尊者阿難:「汝從何來?徒眾尟少?」
阿難答言:「從南山國土人間遊行,年少比丘三十人捨戒還俗,徒眾損減,又今在者多是童子。」
尊者摩訶迦葉語阿難言:「有幾福利,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聽三人以ⓐ上制群食戒④?」
阿難答言:「為二事故。何等為二?一者為貧小家,二者多諸惡人以為伴黨,相破壞故。莫令惡人於僧中住,而受眾名,映障大眾,別為二部,互相嫌諍。」
尊者迦葉語阿難言:「汝知此義,如何於飢饉時,與眾多年少ⓑ弟子南山國土遊行,令三十人捨戒還俗,徒眾損減,餘者多是童子?如阿難,汝徒眾消減ⓒ,汝是童子,不知籌量。」
阿難答言:「云何?尊者摩訶迦葉!我已ⓓ頭髮二色,猶言童子?」
尊者摩訶迦葉言:「汝於飢饉世,與諸年少ⓔ弟子人間遊行,致令三十弟子捨戒還俗,其餘在者復是童子。徒眾消減ⓕ,不知籌量,而言宿士眾壞。阿難!眾極壞,阿難!汝是童子,不籌量故。」
時,低舍比丘尼聞尊者摩訶迦葉以童子責尊者阿難毘提訶牟尼,聞已不歡喜,作是惡言:「云何?阿梨ⓖ摩訶迦葉本外道門ⓗ,而以ⓘ童子呵責阿梨[*]阿難毘提訶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摩訶迦葉以天耳聞低舍比丘尼心不歡喜,口出惡言。聞已,語尊者阿難:「汝看,是低舍比丘尼心不歡喜,口說惡語,言:『摩訶迦葉本門[*]外道,而責阿梨ⓙ阿難毘提訶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阿難答言:「且止,尊者摩訶迦葉!忍之,尊者摩訶迦葉!此愚癡老嫗無自性智。」
尊者摩訶迦葉語阿難言:「我自出家,都不知有異師,唯如來、應、等正覺。我未出家時,常念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知在家荒務,多諸煩惱,出家空閑,難可俗人處於非家,一向鮮ⓛ潔,盡其形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當剃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⑤,以百千金貴價之衣,段段割截為僧伽梨ⓝ,若世間阿羅漢者,聞ⓞ從出家。我出家已,於王舍城那羅聚落⑥中間多子塔所,遇值世尊正身端坐,相好奇特,諸根寂靜,第一息滅,猶如金山。
「我時見已,作是念:『此是我師,此是世尊,此是羅漢,此是等正覺!』我時一心合掌敬禮,白佛言:『是我大師,我是弟子。』
「佛告我言:『如是,迦葉!我是汝師,汝是弟子。迦葉!汝今成就如是真實淨心,所恭敬者,不知言知,不見言見,實非羅漢而言羅漢,非等正覺言等正覺者,應當自然身碎七分。迦葉!我今知故言知,見故言見,真阿羅漢言阿羅漢,真等正覺言等正覺。迦葉!我今有因緣故,為聲聞說法,非無因緣故;依,非無依;有神力,非無神力。是故,迦葉!若欲聞法,應如是學:「若欲聞法,以義饒益,當一其心,恭敬尊重,專心側聽,而作是念:『我當正觀五陰生滅,六觸入處集起⑦、滅沒,於四念處正念樂住,修七覺分、八解脫身作證,常念其身,未甞斷絕,離無慚愧,於大師所及大德梵行常住慚愧。』」如是應當學。』
「爾時,世尊為我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我亦隨去,向於住處。我以百千價直衣割截僧伽梨,四襵ⓟ為座⑧。爾時,世尊知我至心,處處下道,我即敷衣,以為坐具,請佛令坐。世尊即坐,以手摩衣,歎言:『迦葉!此衣輕細,此衣柔軟。』我時白言:『如是,世尊!此衣輕細,此衣柔軟,唯願世尊受我此衣。』佛告迦葉:『汝當受我糞掃衣,我當受汝僧伽梨。』佛即自手授我糞掃納衣,我即奉佛僧伽梨。如是漸漸教授,我八日之中,以學法受於乞食,至第九日,起ⓠ於無學⑨。
「阿難!若有正問:『誰是世尊法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付以法財,諸禪、解脫、三ⓡ昧、正受?』應答我是,是則ⓢ正說。譬如轉輪聖王ⓣ⑩第一長子,當以灌頂,住於正ⓤ位,受王ⓥ五欲,不苦方便自ⓦ然而得⑪,我亦如是,為佛法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法:禪、解脫、三昧、正受,不苦方便自然而得。譬如轉輪聖王寶象,高七八肘⑫,一多羅葉能映障者。如是我所成就六神通智,則可映障,若有於神通境界智證有疑惑者,我悉能為分別記說,天耳、他心通、宿命智、生死智、漏盡作證智通有疑惑者,我悉能為分別記說,令得決定。」
尊者阿難語尊者摩訶迦葉:「如是,如是,摩訶迦葉!如轉輪聖王寶象,高七八肘,欲以一多羅葉能映障者。如是,尊者摩訶迦葉六神通智則可映障,若有於神通境界作證智,乃至漏盡作證智有疑惑者,尊者摩訶迦葉能為記說,令其決定。我於長夜敬信尊重尊者摩訶迦葉,以有如是大德神力⑬故。」
尊者摩訶迦葉說是語時,尊者阿難聞其所說,歡喜受持。
[校勘]
ⓐ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年少」,聖本作「比丘」。
ⓒ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已」。
ⓔ 「年少」,聖本作「少年」。
ⓕ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減」。
ⓖ 「阿梨」,元、明二本作「阿黎」。[*]
ⓗ 「門」,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門」。*
ⓘ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以」。
ⓙ 「梨」,明本作「黎」。
ⓚ 「悲、惱」,聖本作「惱悲」。
ⓛ 「鮮」,元本作「詳」。
ⓜ 「袈裟衣」,巴利本作 Kāsāya vattha。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ī。
ⓞ 「聞」,大正藏原為「闇」,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聞」。
ⓟ 「襵」,大正藏原為「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襵」。
ⓠ 「起」,宋、元、明三本作「超」。
ⓡ 「三」,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前後文改作「三」。
ⓢ 「則」,大正藏原為「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則」。
ⓣ 「王」,宋、元、明、聖四本作「主」。
ⓤ 「正」,大正藏原為「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 「王」,宋本作「五」。
ⓦ 「自」,宋本作「白」。
[註解]
① 不能善攝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後夜精懃禪思,樂著睡眠,常求世利:佛陀在世時,就要求比丘守淨戒、守護諸根、飲食知量、初後夜修習,不樂著睡眠(見《雜阿含經》第二七一、八0一等經);涅槃前更是再重新強調一次(見《遺教經》)。但是佛陀涅槃後未久,諸年少比丘就不聽從佛陀教誨了。(這註解好像不太須要?ywliu)??
② 人間遊行:遊歷各個地方,隨緣度化。也稱作「遊行人間」、「遊行」、「行腳」。
③ 舉:拿起。「舉衣鉢」在這裡指放置衣鉢。
④ 群食戒:禁止三位以上的比丘一起到在家人的家中接受飲食供養,一是為了避免造成貧苦人家的負擔,二是為了避免惡比丘群聚形成勢力,而與僧團抗爭。不過在僧眾一同遊行、僧眾集會、生病等情況下不受此限。又譯為「別眾食戒」。
⑤ 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詮釋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終的歸宿」。
⑥ 那羅聚落:摩揭提國的村名,位於王舍城北方約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羅貢村。又譯為「那羅揵陀」、「那爛陀」。
⑦ 集起:因緣(條件)聚集而生起。
⑧ 四襵為座:將僧伽梨摺疊四次,當成座墊。「襵」通「褶」,音「摺」,折疊之義。
⑨ 無學:阿羅漢已無惑可斷、畢業了,因此稱為「無學」。
⑩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⑪ 不苦方便自然而得:不必辛苦努力就能自然獲得。
⑫ 肘:長度單位,以佛陀的手肘到中指頂端的距離,約四十多公分。
⑬ 大德神力:大神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佛也是阿羅漢
本經引述佛說:「我今知故言知,見故言見,真阿羅漢言阿羅漢,真等正覺言等正覺。」
佛陀是等正覺,也是阿羅漢。阿羅漢又譯為「應供」,是「如來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的第二個,而等正覺是第三個稱號。
依據經中所說,阿羅漢和佛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佛的資格(應供)之一。
《阿含經》中多次提及佛也是阿羅漢,例如:
《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經:「是時,五比丘盡成阿羅漢。是時,三千大千剎土有五阿羅漢,佛為第六。」(CBETA, T02, no. 125, p. 619, b24-25)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第190經:「如來阿羅呵以無取故,而得成於無上正覺。」(CBETA, T02, no. 100, p. 443, b7-8)
大藏經中其餘的經典也常將如來十號的「應供」譯為「阿羅訶」(阿羅漢):
真諦、留支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讚我住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CBETA, T08, no. 237, p. 763, a16-17)
《大方廣佛華嚴經不思議佛境界分》:「一切如來、阿羅呵、三藐三勃陀,無量眾生自然解脫。何以故?以一切趣不堅牢,如幻、如陽炎。」(CBETA, T10, no. 300, p. 907, a2-4)
《大威德陀羅尼經》:「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T21, no. 1341, p. 756, c23-24)
經中表示佛陀和阿羅漢的解脫沒有差別,如《中阿含經》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經瞿默目揵連經:「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二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當然,佛並不全等於阿羅漢,畢竟佛陀長久以來修行六波羅蜜,而能在無佛世界覺悟佛法後又教導他人。佛陀和阿羅漢的差別,可見《雜阿含經》卷三第75經:「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能復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CBETA, T02, no. 99, p. 19, c3-10)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有更廣泛的說明,列出如來十力的殊勝,對此有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可自行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