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①,若於色味隨順②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已ⓕ脫、已[*]離、已[*]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過去四種說 厭離及解脫
二種說因緣 味亦復二種
[校勘]
ⓐ 宋、元、明三本無「則」字。
ⓑ 宋本無「味」字。
ⓒ 宋本無「患」字。
ⓓ 大正藏無「離」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 大正藏在「天」字之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註解]
① 有求有行:從事於尋求。「求」是「尋求」,「行」在這裡指「從事於」。
② 隨順:依從。舉例來說,「隨順父母的教導」即「依從(隨著、順著)父母的教導」。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色離」應該能夠離於苦,為什麼於「色離」也要隨順覺?
《中阿含經》卷十八〈長壽王品2〉第75經淨不動道經:「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43, a16-20)
原來只要有執著,縱使只是執著於色離,就沒辦法般涅槃。這不是在字面上瞭解就可以,而是要實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