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爾時,尊者羅睺羅ⓐ③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④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⑤,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⑥?」
佛告羅睺羅:「善哉,善哉,能問如來:『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耶。」
羅睺羅白佛言:「如是,世尊!」
觀五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佛告羅睺羅:「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羅睺羅!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⑦、不相在⑧,如是平等慧正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如是,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⑨。」
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羅睺羅」,巴利本作 Rāhula。
ⓑ 大正藏無「能」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註解]
①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② 迦蘭陀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③ 羅睺羅:比丘名,以嚴持戒律、精進修道聞名,譽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云」。
④ 云何知、云何見:如何知道、如何見解?
⑤ 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我這個「有識的身體」及「身外的一切境界、形相」。
⑥ 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去除「有恆常不變的自我」、「自我所擁有的」等見解,解脫「自我中心、傲慢」煩惱的束縛。例如去除「識身是恆常不變的自我,而身外的境界是自我所擁有的」這類見解。
⑦ (色)異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
⑧ (色、我)相在:我處於色之中,或色處於我之中。
⑨ 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斷除愛欲的執著,轉化各個結使(煩惱),不偏不倚地洞察(沒有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徹底地斷盡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