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263經
如是我聞:
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③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云何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
不修習三十七道品,不能得漏盡解脫「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④:『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⑤、力⑥、覺⑦、道⑧。譬如伏鷄⑨,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餾ⓒ⑩,消息冷暖⑪,而欲令子以觜⑫、以爪啄卵自生,安隱出㲉⑬,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觜、以爪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雞母不能隨時蔭餾[*],冷暖長養子故。
「如是,比丘不勤修習隨順成就,而欲令得漏盡解脫,無有是處。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何等?謂不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如彼伏雞善養其子,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正ⓓ復不欲令子方便自啄卵出,然其諸子自能方便安隱出㲉。所以者何?以彼伏雞隨時蔭餾,冷暖得所故。
「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⑭,心得解脫。所以者何?以勤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譬如巧師⑮、巧師弟子,手執斧柯⑯,捉⑰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⑱,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
三十七道品修習多修習,自然水到渠成「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所以者何?以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⑲,藤綴⑳漸斷。
「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一切結縛、使、煩惱、纏㉑,漸得解脫。所以者何?善修習故,何所修習?謂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說是法時,六十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令」,宋本作「今」。
ⓑ 宋、元、明三本無「習」字。
ⓒ 「餾」,宋本作「留」,元、明二本作「鷚」。[*]
ⓓ 「正」,宋本作「政」。[*]
[註解]
① 拘留: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又譯為「拘樓」、「拘流」。
② 雜色牧牛聚落:地名,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法行城」,音譯為「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
③ 知見:了知、見到。也就是經文常見的「如實知、如實見」。
④ 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用心求:若不精進地依照修法的順序修習,而只是在心裡空想。
⑤ 根:五根。
⑥ 力:五力。
⑦ 覺:七覺分。
⑧ 道:八聖道。
⑨ 伏鷄:孵蛋的母雞。
⑩ 蔭餾:覆蓋加溫,指孵蛋。
⑪ 消息冷暖:照顧每顆蛋的冷、暖狀態。「消」是減少,「息」是生長、增加,「消息」是「(視情況)適當地減少或增加」,引申為「照顧」的意思。
⑫ 觜:嘴。
⑬ 㲉:蛋殼。
⑭ 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縱使沒有想要斷盡煩惱得解脫,自然也會斷盡煩惱得解脫。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即使沒有生起這樣的希求:『喔,希望我的心以不執著而解脫於諸煩惱。』但他的心以不執著而解脫於諸煩惱。」
⑮ 巧師:工巧之師,指各種手工藝技術巧妙的師傅。
⑯ 斧柯:斧頭的握柄。
⑰ 捉:操持使用。
⑱ 漸漸微盡手指處現:斧柄被手指握住的地方會漸漸磨損,久而久之,斧柄上手指的握痕就愈來愈明顯。
⑲ 風飄日暴:風吹日曬。
⑳ 藤綴:繫住船舶的繩子。呼應下文的「結縛、使、煩惱、纏」。
㉑ 結縛、使、煩惱、纏:結縛、使、纏都是指煩惱。結縛與纏有綁結、繫縛、繞捆的意思,使得身心不能解脫;煩惱差使眾生不能出離,所以比喻為使。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有同學問:「本經中說『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和《雜阿含經》第561、564經所說的『依(善法)欲斷愛』,是否有衝突呢?修行是要依欲斷欲,還是要自然成就?」
在修行的開始的確是依(善法)欲斷愛,有想要修行的動機,才會修行。本經中所要表達的是只要精進修行於三十七道品,自然能斷盡煩惱,縱使沒有想斷盡煩惱、也會自然斷盡煩惱,因此本經並沒有要求佛弟子故意不想要斷盡煩惱。另一方面,修行的成就也是急不得的,如同佛陀在前面卷九第254經向二十億耳尊者說的「彈琴喻」:「精進太急,增其掉悔,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CBETA, T02, no. 99, p. 62, c16-18)。有正確的動機、用對了方法後,就日復一日的練習,自然會漸漸開花結果。
「修行」是從作中學,日起有功的。只要按照有效的方法與步驟,每天練習,偶然回頭一看,或許會驚喜的發現,原來已經默默前進這麼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