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53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犍連問尊者阿那律:「云何名為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犍連言:「什麼叫做四念處修習多修習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作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住正念、正知。如是,尊者大目犍連!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時,尊者大目犍連即入三昧,從舍衛國松林[*]精舍入三昧神通力,如力士屈伸臂頃,還到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住處。

[註解]

內身:自身以內。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為他人、也有解為身外的物理世界(也如自身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構成)。

內外身:自身以內及以外(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內受:自身的感受。

外受:他人的感受。

內外受:自身及他人的感受(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內心:自己的心念。

外心:他人的心念。

內外心:自己及他人的心念(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內法:自己的諸法。

外法:他人的諸法。

內外法:自己及他人的諸法(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

四念處有各個次第,不光是字面上的「觀身不淨」等,到後來是「厭離不厭離俱捨」。

起厭離想是為了對治貪,起不厭離想是為了對治瞋,厭離不厭離俱捨想則對治癡,也可參考卷十一第282經,或是南傳《增支部尼柯耶》集5第144經底甘陀經的解說。

基於這個原理也有各種實作法,例如《中阿含經》卷五十九〈例品4〉第251經第一得經中所說的八除處(八勝處)的次第,或是在《禪祕要法經》中,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三種反覆地運用,都是基於本經所說四念處的原理。

  • 內、外、內外

本經中提到身念處在觀察「內身」後,可以觀察「外身、內外身」;受念處在觀察「內受」後,可以觀察「外受、內外受」;心念處和法念處也是如此。

這是說四念處的修習是先觀察自己、再觀察他人或外界。

然而《阿含經》中沒有詳細的定義「外身、內外身」乃至「外法、內外法」,論典大多主張四念處的「外」是指「他人」,「內外」則是對觀察的對象作如實的理解,不再主觀地區分為自己或他人,而是客觀地、不執著地、如實地覺知。

以念住「外身」為例,可以觀察他人的身體甚至自身以外一切的色,例如就修習「不淨觀」來說,觀察他人的身體也是「不淨」的;就修習「四界分別觀」來說,觀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構成的。覺知「內外身」則已不計較是身內還是身外,不是由自我中心來區分,而是客觀地觀察物理世界的本質、組成成分都是一樣的。有禪定能力的人可藉由禪定而覺知,尚沒有禪定能力的人,則依據科學也能理解身體和外界的組成成分都是一樣的。

[進階辨正]

雜阿含經卷第十九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