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560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睒彌瞿師羅園。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何等為四?

先止後觀若比丘、比丘尼,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說初道。

「復次,先觀後止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說道。

「復次,掉亂所持後止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說道。

「復次,止觀並行比丘、比丘尼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者,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教誡,或求是名第四說道。」

時,諸比丘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俱睒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恆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拘睒彌」、「拘舍彌」、「拘深」。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布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道:若有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在我面前自己記說(證得阿羅漢),我會稱嘆、慰勞、招呼他,或探討他是以四種方法(其中的哪一種或哪幾種)而成就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任何比丘、比丘尼,凡是在我面前明說獲得阿羅漢果者,必由所有四支或其中之一支(而獲得)」。

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

坐:打坐、禪坐。

住心:把心安住。

善住心:把心好好地安住。

局住心:把心收攝(在所緣上)。

調伏心:調教、馴伏心。

止觀一心:修行止觀到心專注、純一的狀態。「一心」又作「心一境性」。

等受:正確地到達定境。又譯為「等至」、「正受」,音譯「三摩鉢底」。

分別於法、量度:辨別、解析事物。

使:煩惱。

記說:決定說;確定說。例如佛弟子記說自己證得的果位,即指此弟子確知地說出自己證得的果位。

慰喻:慰勞開導。

於法選擇、思量:揀擇、解析事物。同義於前段的「分別於法、量度」,都是指「觀」法。

正向多住:多加保持正確的趣向。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他實行那個道」。

為掉亂所持:被浮動不安所把持。「掉亂」即「掉舉」,心浮動不安,是昏沉的對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

化:化解了(先前提到的「為掉亂所持」)。

止觀和合俱行:止與觀融合並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阿難用他自己的話歸納出四種可成就阿羅漢的修學次第:

  • 先止後觀:先著重修止(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接著修觀(分別於法、量度)。另外像佛世時外道已修禪定,但不知道四聖諦,聽了佛法後開啟智慧而能成道。
  • 先觀後止:先著重修觀(思惟,於法選擇、思量),接著修止(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例如先著重觀無常,有觀慧後而能捨,捨掉各種妄念,因此修定得力。
  • 掉亂所持後止:被掉亂所把持,克服之後修止。
  • 止觀並行:止與觀融合並行地修。例如三三昧(空、無相、無願)的修習,可以具有止與觀的功能。

這四種次第都和止、觀有關,根據阿難所說,可知阿羅漢不會只有觀而沒有止,也不會只有止而沒有觀,一定具有止與觀,只是入手處的不同。這也呼應卷十七第464經:「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CBETA, T02, no. 99, p. 118, b23-25)

其中「掉亂所持後止」(南傳經文為「心意被對法的掉舉緊緊地握持」)這一種次第,有多種解讀。一種主流的解讀是根據南傳《無礙解道》論中所述,有十種「觀隨染」(光明、智、喜、輕安、樂、極度的信心、極度的精進、現起、捨、欲求)能讓人執著,不如實知其無常,而無法徹底地洞察。執著「觀隨染」也就是「對法的掉舉」,而無法證道。若能正坐住心、調伏了這種掉舉,才能證道。另一種解讀是這邊的「掉舉」特指「對了悟佛法的極度渴望而帶來的焦慮」,一旦解決或放下而得定時,則可能產生洞見。

對這一種次第,南北傳其餘的各種解讀則收錄在線上的「進階辨正」中。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