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62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欝低迦ⓐ①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說法,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如上廣說,乃至「不受後有。」
佛告欝低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但於我所說法,不悅我心,彼所事業亦不成就②,雖隨我後,而不得利,反生障閡。」
欝低迦白佛:「世尊所說,我則能令世尊心悅,自業成就,不生障閡。唯願世尊為我說法,我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如上廣說,乃至「不受後有。」如是第二、第三請。
爾時,世尊告欝低迦:「汝當先淨其初業ⓑ③,然後修習梵行。」
欝低迦白佛:「我今云何淨其初業,修習梵行?」
佛告欝低迦:修四念處的先決條件「汝當先淨其戒④,直其見⑤,具足三業⑥,然後修四念處。何等為四?內身身觀念住,專精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身觀念住,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廣說。
時,欝低迦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而去。
時,欝低迦聞佛教授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不受後有。
如欝低迦所問,如是異比丘所問亦如上說。
[校勘]
ⓐ 「欝低迦」,巴利本作 Uttiya。
ⓑ 「淨其初業」,巴利本作 ādim eva visodhehi。
ⓒ 「法」,宋、元、明、聖四本作「於」。
[註解]
① 欝低迦:比丘名,原為外道,曾向佛請益「世間有邊無邊」等問題(參見卷三十四第965經),後隨佛出家。
② 彼所事業亦不成就:他的修行也就不會有成果。出家人的事業是修行,出家人的成就是證果,這句指身口意業不清淨的人不能證果。
③ 初業:初步的事業;基本的善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最初的善法」。
④ 淨其戒:持戒清淨。
⑤ 直其見:見解正直。
⑥ 具足三業:身、口、意三業清淨。「淨其戒」則身、口業清淨,「直其見」而可意業清淨。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這位欝低迦尊者跟隨佛陀出家前,是在外道出家,喜歡玄言玄語,問不著邊際的問題,如卷三十四第965經所載。
看來他隨佛出家後沒有改掉外道的習氣,因此佛陀先潑他冷水,告訴他這樣下去學佛有害無益。等到他著急了,再三請教,佛陀才教他修行要「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
持戒清淨,見解正直,身、口、意三業清淨,才能腳踏實地,去除外道玄言玄語的習氣,也算去除了業障。接著修四念處,讓他能活在當下,真正進修於佛法。
佛陀不愧為對症下藥的大醫王,終於讓欝低迦尊者腳踏實地修行,證得阿羅漢。
卷十三第312經中,佛陀也對愛問不著邊際的問題的鬘童子有類似的對治,可見必須要放下玄言玄語,學佛才可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