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讨论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邱大刚
上周读经班讨论到一个通常是初学者提出的议题:
《杂阿含经》卷一的无常、苦、空、非我,在南传的《相应部尼柯耶》的对应经文通常作无
常、苦、非我,而没有提到「空」。
常有初读尼柯耶的人因此断言「啊,《杂阿含经》此处有提到空,应该是爱谈空的大乘信徒
加上空的说法啦!」其实这说法是不合理的。
为什麽不合理?因为众所周知,《杂阿含经》是由「说一切有部」这个部派所传,这个部派
在历史上是所谓空宗的死对头,「说一切有」一般认为是指三世都实有,完全不喜欢讲「空
」的,甚至龙树为了跟这种「说一切有」的说法对打而努力讲「空」。
因此若有认为「说一切有部」的传抄将经文加了「空」的叙述,在学术上是不合理的,不管
「说一切有部」的论点为何,起码能确认的是不会去添加所谓「空」的。持平而论,甚至南
传的「分别说部」将此处经文「空」去除的可能性还比起「说一切有部」将「空」加进去的
可能性高些,因为「分别说部」似乎是认为现在有,而过去、未来无(这点没有定论)。
另一方面,《杂阿含经》的对比南传的《相应部尼柯耶》,在传抄中误加入「说一切有」概
念的注释的词句(注释混入经文)也只有一只手可以数出来的那几处而已,可见传抄当中除
了一些抄写意外,是还蛮忠於原著的,不太可能一整卷都故意加了自己部派所反对的见解。
此处经文的差异,不像是有意的差异,只能说各传抄的词句有出入罢了。
有同学提到《法句经》也有这现象,北传的有提到「空」,南传的则同样的经文没有「空」
。《法句经》北传有不同部派的四个译本,南传则是分别说部所传,我没有对比过,也无法
评论,有兴趣的同学或许可帮忙查一查。
当然,在义理上,《阿含经》并不讲顽空、断灭空,而是缘起性空,无作者、无受者的空,
这跟後世很多自命为空的说法不同。这边纯粹只是解释一下为何通常是初学者而不是老参在
看重《杂阿含经》第一卷和《相应部尼柯耶》的这点差异

-----
乔瑟夫 参考:南传在某个时间点就封闭起来了,北传的部分还在update中(也融入非一切有部
外ex.经量部)
-----
陈建 这点我也有些疑问,南传最多讲到无我,北传有空的经文,值得好好想想,差在哪里
-----
Cheng Soon Lee 《空之探究》:「空是通於无我无我所的,如经说「世间空」是:「我我
所空故,名空世间」「空诸行」是:「无我我所」。这可见无我是空,无我所也是空。但说
一切有部,以为空就是无我(我所),只是说明上有些不同,如『阿□达磨大□婆沙论』卷
九(大正二七.四五上——中)说:「有说……谓空行相义不决定,以一切法有义故空,约
他性故;有义故不空,约自性故。非我行相无不决定,以约自他俱无我故。由此尊者世友说
言:我不定说诸法皆空,定说一切法皆无我」。这是说一切有部的正义。说一切法无我,是
确定的,彻底的,因为不论什麽法,即法异法,都非是我,所以一切法决定是无我的。说诸
法皆空——一切皆空,这是不能依文取义的。这一见解,是依『中阿含经』『小空经』的。
如说鹿子母堂空,是说鹿子母堂中没有牛、羊、人、物,不是说鹿子母堂也没有。鹿子母堂
自性是不空的,空的是鹿子母堂内的人物。这名为「他性空」,就是约他性说空,约自性说
不空。依此来说空、无我,无我是了义说,一切法是无我的。「诸法皆空」是不了义说,空
是无我,我空而法是有——不空的。

『相应部』多说「无常,苦,无我」(无我所),『杂阿含经』多说「无常,苦,空,无我
」。说一切有部立十六行相,无常、苦、空、无我,是苦谛的四行相。在十六行相中,空与
无我,是二种不同的行相,差别是:「非我行相对治我见,空行相对治我所见」。这是论师
的一种解说,如依经文,空那里只是无我所呢!」( Y 38p107~108 )
-----
Cheng Soon Lee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相应部』处处说无常、苦、无我;『杂
阿含经』处处说无常、苦、空、无我,或以为「空」是说一切有部所增的。然『杂阿含经』
说:「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与此相当的
『相应部』经,这样说:「如理思惟;五取蕴无常、苦、病、痈、刺、痛、病、他、坏、空
、无我」。病……坏,都是说明苦的;可见无常、苦、空、非我,显然也是『相应部』所曾
说的。」( Y 30pb58 )
-----
赵庆光 参看:
http://wiki.sutta.org/index.php?title=%E7%A9%BA...
-----
邱大刚 回乔瑟夫,南传是单纯的分别说部,但也不能说封闭起来,而是在巴辣甘波布王时
将非分别说部尼柯耶的经典及看法都删除了。北传到中国後,因为中国古代对训诂、文字的
著重,在文字的变动记录上是较完整的,在译经之後一般就不敢在没记录下动文字了,而南
传一直到近代还在集结五尼柯耶作修饰。这些是见仁见智了。
-----
邱大刚 上座部佛教百科的「空」的解释中,「关於“空”与大乘各派不同观点的比较」这
一段菩提比丘说过那是他很久以前不了解大乘法义下所说的,因此当时没有答应翻为中文,
表示以後有时间还要改写,中文现在的翻译是大陆人自行翻译的,但菩提比丘并没有认同。
就北传经典来看,该段所说的「不二论」的确是有问题,只能说是某些宗派或论师主张的不
二论,但和北传经典是有些背离的。另一方面,「不二论」跟「空」是二个不同的议题,上
座部佛教百科在此条目将之混为一谈了。
-----
Cheng Soon Lee “不二“只能在第一叀鮛上嘢,“空“僪二塤都可以嘢。不二和空有嫛鮐
,但是的□不能混僶一圶。大乘不在世俗塤上嘢不二,如果不明白劇跛礎就叀蹂蒳ki文里面
似是而非的劇酢鮂。
-----
乔瑟夫 龙树菩萨真是迷漾的人物
-----
RG Shi 有人可以帮忙讲解一下「顽空」的意义吗?谢谢!
-----
Ming-Hong Bai 厚观法师对「顽空」的解释:
「我们要观空,是要从这五蕴的当体来观察它是因缘假合,没有独存性、不变性、主宰性,
从这五蕴来了解它是因缘和合、是缘起、是空,所以空不能离开这一切法来别立一个空。*
*如果离开万法来别立空,那样的空只是顽空,它不是缘起的空。**」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