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阿弥陀佛第45大愿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abstsai@ms1.hinet.net (Post Gateway),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Re: 请问阿弥陀佛第45大愿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Mon Sep 25 03:25:50 2000)


> 发信人: tyuan@Lion (秋高气爽晨时正好眠) on board 'BudaHelp'
> ==> 於 老小子 (abstsai@Lion) 文中述及:
> : ==> 於 秋高气爽晨时正好眠 (tyuan@Lion) 文中述及:
> : : 请问大家关於法藏比丘所发的第 45 个大愿。
> : : 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清静解脱三昧。
> : : 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不可思议诸佛,而不失定意。不得是愿,终不成佛。
> : : 为什麽会「不失定意」?
> :   能否把您问题再说明一下?不知其意是:
> :   1.住了三昧了,去供养不可思议诸佛,本来去会失去定意,现在
> :     为何不会失去定意。
> :   2.为何住此三昧去供养诸佛会失去定意?
> 如果没有清静解脱三昧,似乎「一发意顷,供养不可思议诸佛」会「失定意」
> 其实,我也不想盯著字意来看,我最好奇的是其他四十七个愿「看来」都很「合理」。
> 唯独这第 45 号,为什麽法藏比丘要立这个愿呢?

    如果没有这个三昧,那麽後面那句“不失定意”就没有意义,因为菩萨在
没入三昧的状态的意念不叫“入定”。

    这个问题揣测是这样的:
清净解脱三昧的情况就是“清净、解脱”,而前者就是已无意念,後者就是
入了涅盘,自然也不再有情况可以探讨(涅盘後如何,无法讨论)。

那麽,入此无意念的定本该无意念,现在却有了“供养不可思议诸佛”的意
念,那就算出定而失去定意了。

    法藏比丘为何要立此愿?依入此定的定义来看,涅盘境後就无任何念可言,
一但意念发起,则失去涅盘,因此算是入定失败了,楞严经上讲,那些不入涅
盘的回心大阿罗汉,就是在入涅盘後一心意念众生而折返回头,也因而成就了
大菩萨。

    现在法藏比丘发愿,让菩萨保持在涅盘状态,但可以发心供养不可思议诸佛
而不违背这个基本前题。这就是不败条款,例如:一、众生皆得作佛,二、若
有众生不得作佛,比照第一条。

    依照原理而言,这一条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涅盘境是解脱境,一旦一发意
顷,自然失定,因为世尊把解脱的意思说得很明白“爱和恨是同义字,它们的
反义字是解脱”,不得解脱不会因为我是爱不可思议诸佛就放我一马,解脱的
意义就是这样。回心大阿罗汉也好、大菩萨也好,就是因为大爱而不得解脱。

    法界无众生相,自然不会有所分别说我是动啥念。涅盘境凡是尚有一念,自
然失去。

    因此虽然《大阿弥陀经》把原本十几二十的愿扩大成了四十八愿,但法藏比
丘发愿是发愿,这一条可是因怕死某的愿。

>
> 通常愿也是环环相扣的,不知这愿与其他四十七愿如何成就弥陀世界?

    这一愿是为了“某某菩萨虽然在此度众,但他是常住涅盘境”作伏笔,咦?
这有啥好处?好处多多矣,其中不可言妙之处是妙不可言。法藏比丘发愿的当
时若不是对涅盘不了解,就是此愿根本不是他发的,因为和佛法实相不符。

    我个人倒认为,二十四愿才合理,因为诸佛发愿都以“我国中人...”如何
如
何为主,再加上招生条件:愿生我国者条件应如何如何为辅才是。

    在二十四愿里倒是有一愿是愿行者想得四禅就四禅,想得三十七品就三十七
品的愿才是合理。一般相信这四十五愿就是由此愿扩大解释而来。

    当然这是老小子的小人之心,倒底为何本来十几二十愿最後却成了四十八个
愿,而这些愿又实现了几愿,真相如何,自然是不得而知,除非阿弥陀佛本尊
(外头仿尊太多了)亲来解说,否则咱们就只好心中如个不停。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