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众的成就(2)》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四众的成就(2)》-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Fri Mar 17 01:24:09 2000) ----《四众的成就(2)》------------------------------------------ 沙门四果修习的方法如世尊所说是由四念处开始的,啥是四念处? 简单的说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 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 也就是经由这种观察、分析、思惟,从而了悟得到彼岸的道理。 人们最重要的感官是五官,也就是五受阴,所有的喜怒哀乐都由 五受阴所接受到的讯号在主导人们的情绪。这四念法不但世尊如此说, 大弟子们在传法时也是这麽说的,例如下面这一段,有一次,舍利弗 和摩诃拘□罗一同在耆□崛山时,摩诃拘□罗去问舍利弗有关悟道的 事: <<<<<<<<<<<<<<<<<<<<<<<<<<<<<<<<<<<<<<<<<<<<<<<<<<<<<<<<<<<<<<<< 《杂阿含》(三六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共摩诃拘□罗 在耆□崛山。摩诃拘□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相娱 悦已,却坐一面。 时,摩诃拘□罗语舍利弗:『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时,摩诃拘□罗问舍利弗言:『或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 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 “无间等”意思是“连续、通澈”的智慧,对一件事没有遮蔽(间) 或者停滞(等),也就是通澈明白的意思,对法的通澈明白也就是悟道, 摩诃拘□罗问舍利弗“想要悟道,应该用什麽方法”。 请注意看舍利弗的答案: <<<<<<<<<<<<<<<<<<<<<<<<<<<<<<<<<<<<<<<<<<<<<<<<<<<<<<<<<<<<<<<< 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 五受阴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 是所应处故。 若比丘於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 又问:『舍利弗!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当思惟 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罗!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 亦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 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斯陀 含果证。』 摩诃拘□罗又问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 者,当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拘□罗!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 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 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 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为 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 比丘於此五受阴法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 >>>>>>>>>>>>>>>>>>>>>>>>>>>>>>>>>>>>>>>>>>>>>>>>>>>>>>>>>>>>>>>> 舍利弗的答案都一样,四果都是由“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 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得的。 这一点和世尊的说法相同。舍利弗指出上法可得“阿罗汉果『证』” 这一“证阿罗汉果”我们在以前也讨论过,“证”了阿罗汉并不是阿 罗汉,要等他真正入了灭,而且不再受後有了才是阿罗汉,就如有人 拿到外国的入籍许可,但是在他还未入外国籍之前,我们不能称之为 华侨。 摩诃拘□罗也不是软仔,他再问“『证』得阿罗汉果後要思惟何 法?”: <<<<<<<<<<<<<<<<<<<<<<<<<<<<<<<<<<<<<<<<<<<<<<<<<<<<<<<<<<<<<<<< 摩诃拘□罗又问舍利弗:『得阿罗汉果证已,复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摩诃拘□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为病、 为痈、为刺、为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 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 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 证阿罗汉者还得照样作人,所以平时仍然一样思惟五受阴的事。 当然啦,经上为了方便起见,凡是证过阿罗汉的行者便通称为阿罗汉 了。 这里便指出了一个要点,只持五戒的人可以证得第三果,世尊也 要阿跋他们“善持五戒”但是世尊没有要他们修习四念处。而这正是 能不能得阿罗汉的关键。 佛法首由“观身不净”依次到“观法无我”时,证入了阿罗汉, 才知道阿罗汉的“境地”是什麽,外道的理论当中没有“法无我”的 存在,因此无法证入阿罗汉的境地,当然也就没有办法不受後有了。 所以观身不净的法门是四念处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这四念处 其实就是四禅境的开启之钥,因而通晓了个四个禅境,心念无所间等, 故名无间等法。 无间等法的修习必需是依序而进,也就是要先由观身不净开始。 不净观是澈底的看清人身的组合,从而不再迷惑於人身的假相,有了 基本的“体悟”後再进一步“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这四个步骤是通晓四圣谛的手段,故世尊说: <<<<<<<<<<<<<<<<<<<<<<<<<<<<<<<<<<<<<<<<<<<<<<<<<<<<<<<<<<<<<<<< 《杂阿含》(三八○)(三八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柰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 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若比丘於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 -------------------------------^^^^^^^^^^^^^^^^^^^^^^^^^^^^^ 修无间等,起增上欲,方便堪能正念正知应当觉。』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这句:“若比丘於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修无间等..”前一个 无间等意思是“明白”,後无间等就是指“四念处法”。“无间等” 这个名词现在很少被使用了,大部份都以四念处、八正道、三十七道 之类的取代,但是“无间等”才是代表全部的行法为“最终无碍”的 意思。 然而世尊所说的沙门四果和外道持五戒的三果仍有不同,依天界 而言,各宗教都有持五戒的情形,生天的人自然是各种宗教的人皆有, 那麽为何只有佛法可以得阿罗汉呢? 我们再思考上面舍利弗的答问,细心的同学便会发现,摩诃拘□ 罗问的是“得到须陀洹後要如何、得到斯陀含後要如何、得到阿那含 後要如何、得到阿罗汉後要如何..” 这里明白的指出沙门四果可以像我们坐火车一样的一站一站的前 进,前提就是必须不断的思惟无间等法,由四念处入手。 因为四念处的行法可以让行者在一生中由须陀洹直到阿罗汉,所 以学佛者不用数次来往人间,只要此生精进便可得四果。而外道三果 是只有持戒或者虽有思惟但没有“法无我”的体认因而必待转生诸天 後,数次往返人间,最後在阿那含时才由天入涅盘。 两者的差别是那麽明显,因此世尊为我们详细说明了沙门四果的 基本行法和原理,也就是四念处、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等等,或 许有同学会认为那内容太多了吧,不会,要坐上这班火车很容易,由 四念处入手是人人可以开始的。 四念处的观身不净是第一章开宗明义,它有何重要?下回再谈。 ----------------------------------------------------------------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