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译者对当地文化了解不够而造成的南北割截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From: DC 先前曾提过要把在泰国与上百位泰僧代表碰面,并造访一些国家级寺院,而 片面发现的泰僧生活面,与当今在台湾的许多误解作个澄清。不过太忙因此 没有时间。在此先略举一例: 我二月到泰国,由於沾上联合国的相关名号所以能见识比较多东东,且会议 中有上百位南传僧侣代表参与,而发现许多南传译书□面反映的泰国,跟实 际的泰僧修行实在差太多了。某些译书□面或多或少把泰僧讲得像不食烟火 、完全照佛世时的一板一眼。其实泰国佛教顺应世俗可是比中土多多了。而 看到译书的原文,发现常是翻译的问题而不见得是原文的问题,每多转一手 问题就多一重。 就连译得非常好的「佛陀的启示」一书都有类似问题。其中有段话,关於供 佛、供花等仪式是「满足若干心智能力较低的人们宗教情绪方面的需要」。 其实在泰国,供花、供佛,可说街头巷尾都是,佛教跟台湾民间信仰一样在 曼谷每条小巷都有佛像,到处的寺院□面民众进去更是可以随手买花供佛, 除了「森林比丘」在野外静修时不必管这些(但是他们在结夏时就必须回寺 院)。我在泰国,刚好看到「佛陀的启示」的英文原文,原来「心智能力较 低」的原文是「less advanced」,而就泰国许多人的看法 advanced 差不多 就是证道了,因此若译为「对於还没证道的人们宗教情绪方面的需要」或许 更贴切原义。但在译者自由心证下,译出来的就恐怕有点会让人误会了。 况且,原著□面到处都是各地的佛像照片,可见原著并没有反对礼佛,而 泰国一些人对於供佛等仪式的针砭,在了解其文化後,比较像是对於当地 民众信仰佛教太过世俗化的一种反思(进佛寺、付钱、买花、供佛,可算 是标准流程,国家级的重要寺院都是如此),而不是对於佛说的直接阐述。 由於许多南传书籍译者有「褒南贬北」的立场,因此在原义糊模的状况下, 常常译出来後变成批评过头,连佛陀在《阿含》就讲过的修行法都批评了, 毕竟现在译书的人并没有特别的过滤,懂语言就可以了,而不必特别懂佛典。 因此同行国内译南传书籍非常著名且成效卓越的寺院一位法师,在此行之後 也叹说真的是与先前了解的差太多了。 在不知文化背景的翻译下,就有割截南北的倾向。反而是南传大师许多都反 对这类作法,像阿姜查就认为禅宗的确是正法,其馀几位印象中也是。 看南传翻译书时,对於一些南北相争的部份,看来直接略去即可,一方面台 湾绝大多数的译者对於南传的生活面不了解,大多都是「选宗站」的人:支 持南传的许多人常因为要自命自己修的才是正宗,因此支持「大乘非佛说」。 其实也只是大小之争的一个世俗现象。我们真的是得直接从佛经来学,才能 跳出这些宗派之争。 From: DC 另外一些「佛陀的启示」的段落,在读书会时发现可略为修正的: * 「佛教的宗教态度」这章英译叫「The Buddhist Attitude of Mind」, 翻成「佛教的宗教态度」算是译者的解读。 * 中译「佛不但只是人类的一员,而且他也从不自称曾受任何神灵或外力 的感应」,英译为 "The Buddha was not only a human being; he claimed no inspiration from any god or external power either." “inspiration” 翻成「感应」似乎不太精准,应该翻成「启发」之类的, 毕竟佛陀也曾和天人及其馀六道众生沟通,但不是因为他们而悟道的。 * 此书说「依照佛教的看法,人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人是自己的主宰, 在他上面再没有更高级的生灵或力量可以裁决他的命运。」这句可能不 太精确。参见《杂阿含经》「自作自觉」一词,非自作自觉、非他作他 觉,也非无因作。而是起有故彼有、…… 本书的这说法也不能说是错,算是励志,但也看观点,像有人认为因缘 主宰了人(凡夫),虽然因缘也是人自召的。 本书这段算是由「当依自洲而自依」这段经文阐释而来,但该经文原本 的重点是说要依照四念住,而不是说人才是最高的主宰。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