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小乘大乘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作者: golzen (果任) 标题: Re: [请益] 关於小乘大乘 时间: 2005年 3月16日 22:40:20 星期三 诸位菩萨引经据典辩论非常精彩,深表赞叹!大小乘之争并非始自今日,早在印 度上部座与大众部分裂即见争论。更由於我们离释迦牟尼佛涅盘,己两千多年。传 至今日的佛法却也己久远。在这麽长的传承中由於传法人素质的参差,或因过於方 便,难免夹杂有些错误与误解。或有些自认传法之人较不如法,而使人对佛法的误 解。或由於根性不同或因缘的不同而对佛教义也作了不同的为文解释。其实这种错 误与误解现象不独存在大乘(北传佛教) ,在小乘(南传佛教) 亦然。 其实大小乘之区别在部派佛教的历史已明确告诉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後约100 多年部派佛教时便开始有一些戒律及佛理解释之争(如大天五事妄言及长老耶舍提十 事非法问题),再加上有些比丘认为佛法不但要度出家人,同时也要能度在家众及因 应当时社会及因缘,因此渐渐分为大乘(北传佛教)及小乘(南传佛教)。大乘(北传佛 教) 是由较倾向前进自由的大众部,依□佛於涅盘所说「小小戒可舍」的原则,而 对於持戒有较弹性的解说,同时也为能度在家众及因应当时社会及因缘,所以开出 了更多方便法门而企图渡化更多众生。小乘(南传佛教) 是由倾向传统固执的上座 部,认为应严守佛陀原始订下戒律不可更改,并以第一次结集经典及以长老耶舍第 二次结集的三藏圣典,作为修行的唯一依□,实行所谓的「头陀行」。由历史上可 很明显看出大乘(北传佛教)及小乘(南传佛教) 的差别乃在大乘(北传佛教) 较具层 面较广的大悲心,为渡较多众生而依□佛行菩萨道时的本生论及其本怀,而依□佛 经典行种种方便教化。小乘(南传佛教) 则是较欲保持原来修行风貌,固执以第一 次、第二次结集三藏圣典行头陀行以求解脱。由此历史观察便可知大、小乘的差 别,大乘确是较具大悲心。而小乘较没那麽大心量去渡化更多众生(注:此没那麽大 心量,不要解释成心器狭窄) ,一心以依照佛教法去寻求当下解脱。由此可看出乃 是当时只是两部份人,为如何实行佛陀的教法的不同观念而分裂,而後人为区分此 两派,而将大众部以想渡化更多众生的一派称为大乘,而将上众部行头陀行想於一 生获解脱者称为小乘。所以那有大乘、小乘谁胜谁劣的区别。 小乘行者(或称阿含行者) ,皆往往认为唯有依□第一次、二次结集的佛在世所说 阿含的教法(也就是四圣谛、三十七道品、七觉支、八正道、十二缘起、、、为内观 修法) 才是正法。而认为大乘所用的经典并非佛原始在世所说法,而且说他方佛世 界,认为此说不为他们所能证,因此认为大乘非佛说,是附佛外道。其实佛法并非 只流传於人间,佛也有说到他方佛世界,同时大乘经典的内容精神也己在阿含提了 大部份。为了让只信小乘者较能相信,我尽量以引阿含经典补充说明。 <杂阿含、二五、六四○>尔时,世尊作是念: 我若以教法付嘱人者,恐我教法不 得久住; 若付嘱天者,恐我教法亦不得久住,世间人民则无有受法者; 我今当以 正法付嘱人、天。诸天、世人共摄受法者,我之教法则千岁不动。 尔时,世尊起 世俗心,时天帝释及四大天王,知佛心念,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天帝释及四大天王:如来不久当於无馀涅盘而般涅盘。我般涅盘 後,汝等当护持正法。 尔时世尊复告东方天王:汝当於东方护持正法。次告南 方、西方、北方天王,汝当於北方护持正法。 可见世尊付嘱佛法不止在人间流传,也要付嘱天界。因此「大乘非佛说」论者否 认经典天界回传的可能性,是有问题的。再者如杂阿含卷第十八第四百九十三经 说:[佛言:如过去未来诸佛,修四念处、七觉支、成无上正等觉,如斯,现在诸佛 世尊亦然。] 。有[现在诸佛世尊] 即表示有他方诸佛同时存在。又在增一阿含卷第 二九第二经,说有名的他土佛奇光如来之事。所以我们是否应确信他方诸佛的存 在,西方净土是否也有其客观存在的理由?又<杂阿含、佛光版五七0>如是我 闻、、、、诸上座食诸酥酪蜜饱满,於春後月热时,行路闷极。尔时,有一下座比 丘名摩诃迦,白诸上座:「今日大热,我欲起云雨微风,可尔不?」诸上座答言: 「汝能尔者,佳!」时,摩诃迦即入三味,如其正受。应时云起,细雨微下,凉风 □□从四方来。至精舍门,尊者摩诃迦语上座言:「所作可止?」答言:「止。」 时,尊者摩诃迦即止神通,还於自房。、、、、时,尊者摩诃迦即入火光三味,於 户钩孔中出火焰,火烧其积薪都尽,唯白毡不然、、、、。在此尊者摩诃迦现种种 神通。现世有多少修阿含者,甚至自认为修到阿罗汉,能证到此神通境界?所以要 以他们自认为自己没办法证到,就说没有,这是不客观的客观。 中阿含、四十七、三、一八一> 若见谛人生极苦甚重苦,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思、不可念乃至断命,舍离此内, 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 令脱我苦,是求苦、习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 若凡夫人舍离此内,更从外求,或有沙门、梵志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 句、百千句咒,令脱我苦,是求苦、习苦、趣苦、苦尽者,必有是处。 有些修含者认为持咒就是外道,那是错误的见解,由上句知,只是世尊告诫我们己 经见到实相者应向内心寻求,才能获得最终解脱。而未见谛的凡夫,是还可有限度 地寻求咒语力量帮忙与慰藉。 《杂阿含第三0经佛光版》如是我闻、、、「输屡那!识若无常,苦,是变易法, 於意云何?圣弟子於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输屡那! 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 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 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 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这不也是大乘常讲的中道 吗?这不是心经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道理吗? 但是今之部份学者或自称依南传佛教修行者,却只一味依己见,不深入了解阿含的 真正义理,或选择性的拣取与自己所认为相近来引用阿含经典。把与其不合自己想 的舍弃掉,甚致说这有部份是後世人修改或说这都是佛所说的安慰法。 举例说:有位行者(在此不便提名号,因是论法,我不能有谤僧之嫌),他说一果又 称(七来) ,为了支持他不谈来世的说法,他说一果因尚有七结未断,所以才称(七 来) ,(七来) 不是最多七次天上世间往返即可证阿罗汉果。那麽请问二果、三果皆 尚有五结未断,为什麽不通通叫(五来) ?而要称二果为(一来) 、三果为(不来) ? 显然这是曲解阿含来支持他坚持的不谈来世的观点。要是如此,那麽该行人正见到 底建立在那裹?大家可思考思考。 由以上知,确实有些阿含行者以其偏跛想法,误导了今之学人只有南传佛教才是 佛教。 小乘、大乘皆是佛所说的法。但是我们今之佛弟子不可不慎!不要人云亦云,赶流 行而随意摒弃大乘佛法,甚至毁谤大乘佛法。我们更应深信大乘佛法。 佛法是讲理智与知慧的,同时也是讲实修亲证之法。佛教是讲依佛陀的教法奉行, 才能获得解脱之实际利益。要信佛决不是只在谈佛学,因为一些亲证的境界,确实 是没有实修无法了解,目前也没有仪器可量化。但我们不否认佛学对学佛有其重要 参考性,但也必须承认其内心证悟的世界,不是一般所谓研究佛学所能容易触及 的。一些存有偏见或根本就不信佛的学者,所造的言论我们当更应审慎地面对他。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