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公导师探求佛法之信念与态度(I)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sendoh@Lion (用心倾听就会听得到),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印公导师探求佛法的信念与态度(上)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hu Jul 10 22:08:37 1997)
转信站: Lion





             印公导师探求佛法的信念与态度(上)

传道法师 主讲於嘉义妙云讲堂◎1996年4月19日  德志法师 整理


壹、前言


    去年( 84 )四月一日,在台北法鼓山安和分院,由财团法人法鼓山文
教基金会和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主办「庆祝 印公导师九秩嵩寿学术座谈会
」,传道有幸被邀参加宣读「谈印顺导师思想与人间佛教」反应热烈。 印
公导师的思想和人间佛教,来自他老人家超过一甲子(七十几年)的研究及
体验,可称得上「博大精深」、「悲深智广」,那里是孤陋寡闻、晚生初学
如我,用短短的二十分钟的时间,就能介绍备尽的呢?只不过是将自己所知
道的一鳞半爪、简单的向大家报告而已。隔日( 84 年 4 月 2 日)承蒙慧
理法师及常光法师的邀请,亦约传道在此(妙云讲堂)以大约二小时,而且
也用台语向各位报告同一题目:「谈印顺导师思想及人间佛教」,以信解「
佛出世间」,以「人类为本」,实践人菩萨行,净化自他身心,来恭祝 印
公导师的嵩寿,特别具有深义。佛教中常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最
恭敬的是以法供养,而法供养者,即如法修持佛陀教我们做的、师长教我们
学的。几十年来承蒙 导师法雨之恩,妙心寺及台湾全省很多道场,已开始
弘扬人间佛教的净土思想。

    印公导师在修持、修证上的成就,可谓是深不可测,就他的悲智流露出
来,其言教、著作,以及身教而言,又是那麽的平易近人、平实可亲,是令
我们称赞的一位最平凡而又最平实的高僧,是四众弟子学习的最佳楷模。到
现在为止, 印公的著述流行在社会上共有 41 种,其中有六种在三年前被
编入了《华雨集》。他是一位以著述贡献佛教的大德,在佛学上的成就和地
位,不只是被大部分的华人佛教徒,仰望为当今的泰山北斗,尤其是在整理
《杂阿含经》方面的成绩,也得到了国际学者的认同。如日本向来在佛学研
究方面是居世界的领导地位,然日本原始佛教的权威学者水野弘元,即曾撰
文赞扬 印公在这方面的成就。如果以慧皎《高僧传》的十科分类来看,他
应该属於「义解」科上的高僧。


贰、独特个性与佛学成就


    印公佛学的成就,与其独特的个性有关。例如好学问者找好学问的朋友
,好喝酒的找好喝酒的朋友,爱好唱歌的就找爱唱歌的朋友,爱赌博的就找
爱赌博的朋友。因此当我们读某人的著作,对其个性、特殊贡献以及心里的
价值观念不了解,就永远无法了解其真正的意涵,甚至会曲解其意。所以佛
教历史学者蓝吉富教授,将 印公导师的个性特质归纳成五点,推论这是使
他能够累积如是功力、成就巨大佛学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冷静、理性、喜欢独处以及不擅应酬的生活习惯


    假使一个人整天忙於应酬,怎有时间反省、做学问?顶多只能争得文人
、名僧而已。 印公则不然,他很冷静、理性,又喜欢独处、反省,所以思
考周延独特,体会深刻高明。於其著作、言行里,自然流露其特行卓见的风
格。


二、治学时一味求真、求实,期能研究出真正的佛法


    他不迎媚时代的流行、更不为中国既往的传统所拘囿,即使面对的是他
心目中所最钦仰的太虚大师,如果在佛学领域中有不同看法,他也不致因为
彼此的情谊而扭曲己见的指鹿为马。他能保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叫人格
。他说:叫我不说话可以,若叫我说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点是作为他
的弟子,或有心向他学习者所应明记的。


三、毫无宗派的成见,绝不落入传统宗派的窠臼


    假使有党有派,对事物的看法就不会正确,而且容易沦为「党同伐异」
。 导师是以整体佛教来研究,研究佛教对身心社会有贡献的是什麽?佛陀
真正的本怀是什麽?本义是什麽?假如不是佛陀的真正法义、不适合人生社
会者,他就不客气的说出来。就拿做学问来说,首先求真,其次求善,再来
求美。真排在第一,若一个人说话不真,看得不真、思考不真,则一切免谈
了!「真」者就是客观、无成见,也就是从整个佛教看教理,这点我感同身
受,当有人问我信的是那一宗时,我回答他:「释迦宗」。 导师有句名言
:「应有冷眼 ( 冷静的心眼 ),热肠 ( 古道的热心肠 ) 处事」。


四、具有历史意识


    他虽然未曾受过学院的史学训练,但他仍具有过人的史识,和精审的历
史方式。他的治学特色(研究佛法及修行),是先探求历史发展的真相(如
佛教在印度如何发生、如何发展、如何兴盛,又如何衰微灭亡)。当他研究
出它的经过、真相後,再给予各义理体系作客观的批评。比如说佛教在印度
初期叫原始佛教,再来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分初期及後期),最後和
外道结合变成密宗,称□密大乘佛教;密教兴则佛教灭。这些都是历史的事
实,必须接受的。(就如自己有二子,其中一智一愚,当我们承认聪明的那
个儿子的同时,也必须要承认较愚笨的那个儿子一样)


五、不迎合信徒


    不走世俗经营寺院的路线,能够甘於枯淡,而将「研究佛法」作为毕生
坚持的目标。要坚持一日并不困难,坚持一星期也不算艰苦,坚持一年也是
小事情,若要坚持一生,确实不简单。最近最热门的社会新闻人物「周人□
事件」一些原本很正派的人士,最後,也无法坚持下去,「没法度」因为人
□汤太补了,终於被诱补(捕)。所以说 导师能坚持到底,实在很值得我
们学习。

    导师这些个性上的条件,加上他曾累积甚多传统佛教学者所应具备的资
粮,他曾数次通阅大藏经,从第一本看到最後一本,而且看了许多遍後再把
它融会贯通,例如《佛法概论》,就是他将四阿含融会贯通所写出来的。他
的著作成就,就是三十年也说不完。他对大藏经看过後,所写出来的著作,
很受国际间的肯定,实在不简单。关於这点我要在此附带说明的,有人自称
大藏经看三遍,强调其说法绝不会有错。然而因为他只看三遍就如此狂妄自
大,已是大错特错!要知道愈是有真才实学、内涵、有德行的人,是更应谦
虚才对,就如稻穗,愈是饱满的则愈低头;如装满水的瓶子,摇晃起来是不
会有声音的。一个人若大藏经看过三遍,就骄傲得到处向人家说看了多少遍
,像这种人的人格是可想而知了。看大藏经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理解後才能
受用,这并非死背得来的,而是道理融会贯通後的成果。 导师对二十世纪
新式的佛学研究法,新的西洋文化、文献学、历史学、及旧的传统研究法,
都有资用,融会新旧佛学的研究精华於一身,所以使他在未受过学院的历史
训练,而且不通晓外文的情形下,仍然能著述等身、卓然有所树立,实在难
能可贵,这和他的个性有关。


参、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印公研究佛法的立场,是以佛弟子的角度——亦即是信仰与修证的追求
,探究佛教本身思想的根本特质,和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清流传中的迷
信、讹传等混淆佛教面目的障碍,使世尊的本义能够重现人间。为使正法普
及, 印公於七十四年(一九八五)三月出版《游心法海六十年》这一小册
子,是 导师深怕人们因他的著作太多而看不懂,所以慈悲再写的。在《游
心法海六十年》中,他都一一点出他每一本书的主旨在说什麽,但仍然有一
些读者看了,不太了解 他老人家的思想宗趣,所以於七十八年(一九八九
年八月)又写了《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书来加以说明,他的用心实在良
苦。这本书一共九十六页,分作十节,现在我就简单介绍每一节的意思。

    第一节:〈探求佛法的信念与态度〉:表明 印公四十多年来的信念,
和一生致力於探讨印度佛教史的用意。

    第二节:〈印度佛教思想的判别〉:阐明他对印度佛教思想的分期,以
及与一般学者不同的地方。

    第三节:〈从印度佛教思想史论台贤教判〉:他比较中国古代大德判教
,并指出他们所判的教判,与印度佛教史实不符的因由。

    第四节:〈印度佛教嬗变的历程〉:明示印度各期佛教思想和行为的蜕
变。早期印度人较消极,佛陀为了提升他们,自己能净化自己,修成阿罗汉
,这是第一期。第二期是:因佛陀到处去度化众生,所以激发其弟子发菩提
心去关怀社会。然而在面对不同的学术和宗教的辩论时,因明(逻辑)及声
明成了重要的弘法工具,结果大家反而停顿在这些□畴上研究,却忽略了修
行。(就好像空念药单菜名,而舍不得吃一样。)以致渐渐的让别人取而代
之,吸收了佛教的长处而专挑佛教的毛病。佛教为了向人看齐,於是也吸收
一些别人的东西,结果人家吸取了佛教的精华,而佛教却吸收到别人的残渣
、垃圾,诸如:男女双修、比手印、念咒……等等,所以佛教才会灭亡。
导师把这些情形一一说明出来。

    第五节:〈佛教思想的判摄准则〉,依四种宗旨判摄印度佛教的时代适
应。

    例如:是为了什麽理由才说这部经,又为什麽才说这种道理。有时前後
好像有矛盾,其实不是矛盾,而是因为所对待的人不同,程度不一所以才「
因才施教」,这叫做「方便」。但方便是有阶段性的,就如我们面对婴儿的
哭和面对成人的哭,我们所给予的安慰方法不同一样,所以说方便有阶段性
,前阶段用过的方法不见得就适合後阶段。故说:「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
义。」「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第六节:〈契理又适应世间的佛法〉:解说在第一节里,作者所提出的
,对印度三期佛教的态度。

    第七节:〈少壮的人间佛教〉:说明提倡「人间佛教」的宗旨意趣,探
求现代佛教的适应之道。

    第八节:〈解脱道与慈悲心行〉:澄清一般人对根本佛教的误解,和部
派佛教发展的缺失。

    第九节:〈人菩萨行的真实形象〉:是以发菩提心、具大慈悲心、及性
空正见,而行十善为基础修菩萨行。若非如此,则将可能变成鬼神化、庸俗
化而堕落。

    第十节:〈向正确的目标迈进〉:提醒「人间佛教」的开展,可能因不
当的适应,或有名无实,而导致如印度佛教一样的衰灭。

    大致上说,前五节是检讨从印度到中国的过去,後五节是展望未来,而
真正的宗趣是要我们把握现在,也就是现在该如何去做。总之,全书十节,
就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把握现在。


肆、探求佛法的信念与态度


    印公导师在民国三十一年所写的《印度之佛教》〈自序〉就说得很明白
,可是有些人却没注意到,他曾如此说:「立本於根本佛教之淳□,宏传中
期佛教之行解(梵、天化之机应慎),摄取後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
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欤」!(这种观点极为重要)。

    导师表明他不是复古的,也绝不是创新的,他是主张不违反佛法本质,
从适应现实中振兴纯正的佛法,所以在三十八年完成的《佛法概论》〈自序
〉就这样说:「深深觉得,初期佛法的时代适应性,是不能充分表达释尊真
谛的。大乘佛法的应运而兴……确有他独到的长处。……宏通佛法,不应为
旧有的方便所拘蔽,应使佛法从新的适应……著重於旧有的抉发,希望能刺
透两边(不偏於大小乘、而通於大小乘),让佛法在这人生正道中逐渐能取
得新的方便适应而发扬起来。」——这是我所深信的,也就是 印公导师所
要弘扬的佛法。

    这在《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的第六节「契理而又适应世间的佛法」中
有更进一步的说明。 印公一生为这信念而尽力,他是从修学中引发决定的
,他是去体验这现实的社会,以慈悲心去思维要如何保持这纯正的佛法、要
如何使这人类能够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所以在他的《游心法海六十年》说
:「佛法和现实的佛教有距离,是一向存在於内心的问题」,印公出家多年
来的修学,知道(佛法)为中国文化所歪曲固然不少,「而佛法的渐失本真
,在印度由来已久,而且越来越严重。」例如佛法中说:「依法不依人」,
不论什麽人讲的,只要讲的道理是符合缘起三法印或一实相印,我们就接受
。可是到了密宗时期就变成「依人不依法」了!只要是上师讲的,不论有理
无理,还是要相信,即使所说的与经律论相违的仍然要信。他叫你把财产卖
掉贡献给上师,你不能怀疑、丝毫都不能怀疑,你若怀疑,他则说枉费你修
了几十年,如今算是破功、化为乌有了。当他对你有过分的要求时,则称为
对你的考验。「所以不能不将心力放在印度佛教的探究上」, 导师在佛法
的探求中,「直觉得佛法常说的大悲救济世间、六度的首重布施,物质的、
精神的利济精神与中国佛教界是不相吻合的」。中国所重的大乘,自称是大
乘中的最上乘,又说得很圆融,明明说错了的也不能说它不对,不能批评,
还说:「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把分辨是非当成说是非;把说明是非
当成挑拨是非。所以说中国人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後来却变成「一躯椎椎
」,想要改变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叫我们不要批评、不要思考?说穿了
,还不是因为这样好统治,好管制的愚民教育。

    「中国所重的大乘,自称为大乘中的最上乘,其实是小乘精神的复活,
急求自了自证,所以有『说大乘教,修小乘行』的现象」,在中国佛教每说
起来都说是圆融,有的明明说得不对,却硬说是佛教的,有的根本就不是佛
教徒,只要剃掉头发,也帮人算起命来,成天只会说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如:通灵等……和佛法不相关的言语。更有佛教会某长老还说:「是啊!
从前释迦佛身边也有外道」(殊不知人家的外道是改信佛教,他却说外道也
是佛教),连这样也叫圆融?这应该叫做圆滑吧!所以有的师长老说我不圆
融,其实我是学导师的、学佛陀的,假使这就叫不圆融,那我宁愿被指为不
圆融而不愿被称为圆滑。(错把圆滑当圆融,错把随便当方便)明明是不好
的,偏要说成好,明明是错误的却不能说它不对,这是非常可怕又严重的事
实。学佛就是追求真理实相,想求真,反而不能求真,这就是中国的官场文
化——酱缸文化的影响所致。所以说「中国佛教为圆融、为方便、真常、唯
心、他力、顿证之所困、已奄奄无生气、神□欲乐之说自西(西藏)而东来
,又日有泛滥之势」。诸如:不必持戒、不须茹素,而且又能求官求财、求
男女得男女、无所不能,且念完经後又能吃肉,又提倡男女双修,至於说要
度众生嘛!等下辈子再说,若说要成佛,在这世就要成佛。然而只知成天发
脾气、起□心,最要不得的,还是为自己的这些过失找藉口,更要自己的眷
属包容、牵就。试想,那有学佛愈学愈没有修养,愈学脾气愈暴躁?就像生
病看医生、吃药,那有医生看了、药也吃了,病却愈来愈重的道理,除非是
看错医生或吃错药。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很奇妙,明知医药罔效却还不死心
的为他自己辩解,如说:「可是那位医生很慈悲」,或说「我家祖上三代,
一直都是让这位医生看的」,抑或「这位医生算我的医药费特别便宜」等等
不是理由的理由。(包括我在内,各位如果跟我学,学到最後贪心愈重、脾
气愈坏,那麽就应赶快换个法门或换位老师),因为学佛是依法不依人啊。
    中国佛教向来喜说他力,曾有三次在拜见导师时, 导师都和我提起摩
竭鱼的事,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尤其在《大智度论》由於大家称念佛名,免
除摩竭鱼王的险难时,他说:「有一条大鱼,名为摩竭鱼,常在大海中出没
,遇到人就张开大嘴把船弄翻然後把人吃掉,有一次那鱼又出现了,大家都
非常害怕,其中有一个信佛教的人站起来向大家说:大家不必害怕,我们快
合掌,称念『南无佛』(即:皈依佛),原来那条鱼的过去世曾修行过,由
於□恨及贪心太强,尚未开悟、未解脱,终成妖怪鱼;终变成妖怪鱼,当它
张开大嘴时,正好听到『南无佛』,而蓦然间引发他过去世的善根,也使它
起了惭愧心,因此不敢再杀生并马上就溜走了,由於这样才得保住全船人的
性命。

    原始的事如此,叫「自力」。这条鱼王曾经修行过且是佛弟子,只是暂
时忘记,今适逢有人念一声「南无佛」才又引发其善根,所以是引发惭愧心
而离开的。到了弘扬法华经者却说:「南无佛」是指皈依有无限威力的佛,
所以当它一听到就吓死了,那里还敢不把嘴合起来并迅速离开呢?这就是「
他力」,由原来经义的「自力」变成「他力」。

    假如你们来听经,听到最後我的学问及修养会变成你们的,那麽要赶快
告诉我,我则很乐意每天来讲,但是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事,每个人的修养、
每个人的学问不同,也就是说听了後,要去学,学了後要去实践,这叫自力
。他力只是启发作用而已,唯有自力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

    在国难教难最严重的时刻, 导师读到了《增一阿含经》所说:「诸佛
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又从《阿含经》与各部广『律』中确切深
信佛法是「佛在人间」,「以人类为本」的信念,也就决定了探求印度佛法
的立场与目标。如《印度之佛教》〈自序〉所说:「深信佛教於长期之发展
中,必有以流变而失真者。探其宗本,明其流变,抉择而洗□之,愿自治印
度佛教始。察思想之所由来,动机之所出,於身心国家实益之所在,不为华
饰之辩论所蒙(蔽),愿本此意以治印度之佛教。」所以 导师著作虽多,
而主要是在作印度佛教史的探讨,而佛教思想之探究不是一般的学问,而是
「探其宗本,明其流变,抉择而洗□之。」他说:佛法的宗旨是什麽,根本
思想是什麽,他的特色是什麽,他和外面的宗教所不同之处在那里,在流传
中,那些是变质的佛法,要抉择而洗□之,把不好的舍弃,把好的留起来用
。

    这是刚才所介绍过的特色,理性、冷静、悲心;否则,只有自己了解放
在心中即可。他也告诉我们,使佛法能成为适应时代,有益人类身心的,「
人类为本」的佛法,呼吁佛弟子要放弃过了时的「方便」,探求新的适应,
开创佛教的新机运。从前的历史不会重演,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只要具备
相同历史条件,同样类似的事情也会再发生。比如说:佛教在印度是怎样而
衰亡,现在又再具备这些衰亡的条件时,佛教照样衰亡。只不过是人事不同
、时空不同、衰亡的结果是相同的。佛教说因缘观,或许有人会说:现在是
末法时代,所谓的「末法」,这是意味著一种「危机意识」的高扬,如果人
人都有危机意识,明白若不认真研究、实践佛法,佛法则可能会成为末法而
灭亡。大家的身心观念见解行为都一致,那麽就成了「正法」。相反的,如
果现在是正法时期,人人都认为正法有一千年,於是慢慢的磨,磨到最後也
就变成末法了。

   末者,尾也。此时要看我们是否有危机意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时间的
标竿,那就大错特错了。或者说,现今已是末法时代了没办法修,无法改变
了,而甘於认为这是大家的共业者,那就更无可救药了,这种人若增多时,
佛教必定衰亡!相反的,若人人都意识到:末法时期不快来修行,就会来不
及。倘若人人都有此「末法危机意识」的话,那麽佛法的长存就有希望了。
可是偏偏人们都不是这样想,就有一些愚笨弟子,当他们听说末法时期到来
後,《楞严经》先灭时,就一窝蜂的筹钱借钱来印《楞严经》,以为这样做
,末法时期就不会到来,真是离谱、愚蠢到了极点!

    印度佛教思想史的研究, 印公是为佛法而研究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
有些人确实是为研究而研究,以为这样才显得自己有学问,更有为赚钱或打
知名度的)。研究的方法是以佛法最普遍的法则——三法印作为研究佛法的
方法,(在於世间的史实、文字、制度)的方法,主要是「诸行无常,诸法
无我,涅盘寂静」,涅盘寂静是研究佛法者的终极理想,「诸行无常」,「
从佛法演化的见地中,去发现佛法真义的健全与正常的适应」。「诸法无我
」又分为:人无我及法无我。人无我是「在佛法的研究当中,不固执自己的
成见,不预存一成见去研究。」而法无我是:「在辗转相依相拒中成为现实
的一切,所以一切法无我,唯是相依相成的众缘和合存在。」(比如说:今
晚法缘殊胜,有这麽好的环境又有这麽多的人来听经闻法,这不仅仅是某一
个人的力量:不是慧理师父的力量,不是传道的号召力,也非 导师威德所
感召,总之不是单一的条件,而是有很多的因缘相成及许多的助缘——「顺
、逆增上缘」来促成)。因此要从「自他缘成」,「总别相关」,「错综离
合」中去理解。

    假如一个人没有个性、没有脾气、成日懒懒散散,若再以赞美的话保护
著,那他将永远没机会成长;假使让他受到言语的刺激,激发出他的冲劲,
这也是一种因缘,不论是顺的、或逆的,对这些因缘我们要作如实观。「我
」指单独存在,自主不变易之意,所以「自我」,是独存性的、主宰性的、
不变性的。许多人曾说:「妙心寺若非你传道法师在那,那有可能会如此之
兴盛?」但我把它当成一种鼓励的话,总不会为那些赞美的言词而迷失自己
。照因缘观来说,适应我所说的法者自然会来,相反的他们则会到别处去;
假使今天不是因为众缘和合大家才在妙心寺,那麽就不可能会有今日妙心寺
的景况。假如我传道不在那里,换一位赶经忏的师父住那里,盛况将比现在
好上十倍。若是再换成专喜打香板、搓圆仔汤,一包红包即可消灾的,我相
信一定超过二十倍的信徒;若再加上帮人相命改运的话,则一定超过一百倍
!所以兴不兴盛,不能以信徒之多寡为准则,而是要看是正信抑或是迷信的
,正见或邪见?若真要比形式的兴盛,还有比迎妈祖更盛况的吗?放眼看去
人山人海的!

    若要谈到身心、哲学、修养的就没有几人了。
    我们通常只去注意顺的因缘,反而是对逆的因缘很少注意。根据这点,
我必须感谢许多人,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因为我的一生,从小至出家到现
在,多半是在逆增上缘上前进,所以我的脑子转得比别人快,眼睛所看到的
也比别人清楚,每当我说了一句话,看对方的反应我立刻就明白他的心意。
    缘起的事实存在,这叫做「法无我」,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自己和别人
,这项和那项,都有互相缘成、有总别相关、错综离合的关系。例如:有时
候失去一份职业也未必不好。

    我有一位信徒他们夫妻都在教书,都是台大毕业,先生再到成大攻读硕
士,夫妻俩都在中部某学校教书,该校长一直暗示他们,见他们毫无反应後
,改以明示态度说:「八月十五日快到了,人家○○都会来送礼,他的礼盒
下面都放一包,而且还有黄黄硬硬的东西(黄金)藏在下面。」他们还是没
有反应,以後校长便常找他们的麻烦,夫妻俩私下决定等过完农历年,领了
奖金後便要离职。有一次,在过年前一个星期,这位先生对於校长的作为实
在看不过去,於是和他产生正面冲突,校长说:「不然你滚蛋!」他说:「
滚蛋就滚蛋。」於是当场递辞呈,而校长也马上批准。他离职後到妙心寺来
找我,我告诉他:「这也不一定不好,这表示你的生命力很活跃,他这样说
你,你还有很强的反应,精神状况还算不错。」(待续)
--
      也 纵 缺 完 存 求 获 得 有 有 既 既 散 聚 缘 随 人      【
      是 使 陷 善 有 心 得 与 爱 恩 是 是 时 时 尽 缘 与      随
      永 一 也 固 随 之 与 失 便 便 相 相 尽 尽 而 而 人      缘
      □ 刹 是 可 缘 所 付    无 无 识 逢 其 其 散 聚 之   │ 】
         那 美 喜 之 安 出    恨 怨       在 在       间   佚
                  心                      人 我            名
Ξ Origin: 狮子吼站  [FROM: 140.116.5.15]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