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student@Lion (林育民), 信区: sitting
标  题: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page1
发信站: 狮子吼站 (Wed Mar 11 12:40:31 1998)
转信站: Lion

禅与净土的修行法门-page1

               资料来源:法鼓山网站(www.ddm.org.tw)
--------------------------------------------------------------------------
不管是学禅还是学净土,
都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得到好处,
而且也能开悟,也能往生到净土;
开悟的人一定可生净土,
未开悟而愿生净土的人,也可以生净土,
生到净土的人也必定能开悟。


佛法、佛教、佛学
 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後所说的,要先完成了做人之後才能成佛的观念、成佛的目
  的、以及如何成佛的方法。
 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以後,把自己的经验和自己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道理告诉别人,这
  些人後来就变成他的弟子,而这些弟子们渐渐地形成了一个团体,这就是佛教形成的
  过程。因此,佛教就宗教的形式来说,包括了信仰的成员、团体的制度、以及团体成
  员所作的事情。
 为什麽在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後,佛教还能够继续在我们人间流传那麽久?为什麽在两千
  五百多年後还非常地流行於今天的世界各地?因为它具备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它有一
  个人格非常健全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其次,它有相当高深的理论基础和教理;并且,
  还有高度道德标准的信徒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说,因为佛教具备教主、教理、教团
  这三个要素,所以才能够成为一个可大可久的宗教。
 佛学就是对於佛法、佛教的内容、以及它的教徒、教理、教团的哲学思想、行为现象
  及其历史文化的各种研究。有点类似西方的「神学」,凡是研究西方基督教理论的学
  问,都属於哲学的□围;因此,佛学也可以说是以研究佛教为主的哲学。不过,现在
  佛学探讨的领域愈来愈广,凡是研究佛教的学问都可以叫做佛学。
 佛法、佛教和佛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而不可分割的,否则,佛教就不能成为
  一个可大可久的、世界性的伟大宗教。从佛教的历史来看,凡是对於世界有贡献的佛
  教徒,他一定不仅仅是位宗教家,同时也是一个学问家,一个大修行人及社会工作者
  。这也就是为什麽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还能受到广大世界的欢迎和重视。

禅与净土都是整体的佛法
 禅、在印度就是禅定,在中国才形成禅宗。其实不管佛教的那一宗、那一派,禅定都
  是共同遵守、共同修行的项目。能够使心清净及安静且生出智慧的,那就是禅。
 净土则是佛教对这个世界教化的理想境界。以宗教的信仰来说,除了我们人间的净土
  之外,还有天上的净土和佛国的净土;而且在佛国的净土之中,也有许多不同的佛及
  不同的净土。净土的共同性则是没有犯罪的行为,也没有烦恼的现象,所以另一种自
  心净土,是在各人内心的体验。
 曾经有一位旅馆的 的老板告诉我,他经营这个旅馆非常的辛苦。我说那是很平常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辛苦的地方;老板娘则很感叹地说,美国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是一
  个娑婆世界,一样非常辛苦。
 那麽,在佛国净土是不是也很辛苦呢?不会的!因为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工作去换
  取。在净土里面只有精神体而没有肉体,所以很多因肉体才有的问题都会消失了。这
  种净土的景况,当信仰非常的坚定,并且有功夫把心安定下来的时候,在我们人间也
  可以体会得到。
 禅宗和净土宗都是根据佛法,而且都有很悠久的历史,但是却各有不同的理论和修行
  方法;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些,这也算是一种佛学。
 刚才龚天杰居士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也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说
  我有一个博士学位。但是也有人批评说:「做个和尚哪里需要博士学位,哪里需要那
  麽多学问啊!」其实,不但在今天还是在历史上,凡是很有贡献的出家人,都有很好
  的学问。如果我没有学问,今天我就没有办法在佛州中部大学对诸位知识分子做这样
  的演讲。
 也有很多人认为禅宗不立文字,不需要学问,而且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就是个不识字
  的人。其实,这并不是事实。《六祖坛经》中就引用了至少五、六种以上的佛经;六
  祖虽然不是一个学问家,但至少他对佛教的经论却是懂得很多!事实上,虽然禅宗不
  立文字,但在中国的八大宗派之中,禅宗留下的文字著述最多,这真是一件非常有趣
  的事。
 另外,也有人说:「既然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净土宗也就不需要有什麽学
  问;一句阿弥陀佛,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这些都是懒人讲的懒话。净土宗的很多
  大德,包括出家的和在家的修行人,都留下了许多的文字,引经据典的说明净土是非
  常重要、非常可靠的修行方法。净土宗的经典,有很多是需要对照梵文才能够理解的
  。我虽然是一个研究佛学的文学博士,不敢说全懂,不过我也出版了一册《念佛生净
  土》,欢迎参考。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FROM: cbs.ntu.edu.tw]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