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与正信之佛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student@Lion (林育民), 信区: sitting
标 题: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page1
发信站: 狮子吼站 (Wed Mar 11 12:41:45 1998)
转信站: Lion
禅学与正信之佛教-page1
资料来源:法鼓山网站(www.ddm.org.tw)
--------------------------------------------------------------------------
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
希望能从知识及观念上的认知,达到顿悟、开悟。
其实,在观念上认识「无我」,
只能有助於经验上实证「无我」,
但无法代替修行者达到开悟的境界。
否则,仅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禅即是佛教
佛教的产生,起源自禅修。故此有「从禅出教」及「藉教悟宗」两种说法。
「从禅出教」:一般人均存在错误观念,以为修禅是专为禅宗而设的法门,只有禅宗
才需要禅修。实际上,原始佛教和佛教理论的出现,都是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透
过修行禅定而创立。直至後期,历代祖师们亦同样经历著深厚的禅修基础和体验,实
证实修,新的见地不断涌现,才分支出各种宗派的理论和修行方法。因此,禅便是佛
教,禅修亦非禅宗专有的法门。
「藉教悟宗」:是指依据教义理论指引的方法、观念而修行和开悟。如果缺乏方法和
理论;修行便显得无从著力。
佛陀在成佛以前,曾经体验诸多的修行方法而致开悟,并继续在当时的印度说法。佛
陀曾说过,在有佛法的时期,没有人能够不依据佛教的教理和修行便能开悟。因此,
如果有人主张不需依据佛法也能开悟,并且自称佛教徒,甚至吹嘘自己已经开悟成佛
,这都并非真正的佛教,只能称为附佛法外道。真正的佛教徒,必定以佛经、佛教的
观念及方法作为标准和修行。
禅不离佛教
某些宗教,名义上宣扬佛教,但偏离佛教的原则和理念,这是其他宗教自己的理论而
非佛教。同时,如果只空谈佛法,研究和引用佛经却缺乏实际禅修基础和体验,则是
在数他家宝。至於如何分辨是否合乎佛法原则,可用基本佛法的「三法印」来引证。
「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诸行无常:就是一切心理的行为都在不停的变动。
诸法无我:是指一切的生理、物理、自然、社会等一切现象,及心理现象,均没有不
变的自我存在。
涅盘寂静:「涅盘」是不动、空的意思,也是宇宙人生的根本。
「空」是指一切现象皆由於因缘的不同在不断变化,在变迁不已的当中,唯有「空」
永恒不变。所以,「涅盘」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静止不动。
佛法的基本,必须合乎三法印的原则;实践修行,则应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
方针。
「戒」是生活的规□。作用是保护身心不受污染。能够持戒清净,便不易落入魔障。
从持「戒」达到内心安「定」而产生智慧。
众所周知,禅宗是以心为本,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因此,真正的禅是无法用任何
语言文字表达。但是,禅仍然需要以文字来指导修行,就如以手指指月,手指虽非
月亮,但它能让我们循著它看见月亮,只有明心见性,真正开悟的人才能完全不需
要文字。
--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