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惟越致相品第八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
     □                                                            □
     □     十        住         □        婆        沙      论    □
     □                                                            □
     □                                   龙    树    菩    萨  造 □
     □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
     □                                                            □
     □□□□□□□□□□□□□□□□□□□□□□□□□□□□□□□□

   ┌————————————————————————————————┐
  │                阿  惟  越  致  相  品  第  八                  │
   └————————————————————————————————┘


   问曰:『是诸菩萨有二种:一、惟越致,二、阿惟越致应说其相。是惟越致、
   是阿惟越致?』
   答曰:『
         等心於众生     不嫉他利养        乃至失身命     不说法师过
         信乐深妙法     不贪於恭敬        具足此五法     是阿惟越致

   等心众生者,众生六道所摄,於上中下心无差别,是名阿惟越致。』

   问曰:『如说於诸佛菩萨应生第一敬心,馀则不尔;又言亲近诸佛菩萨恭敬供
   养,馀亦不尔。云何言於一切众生等心无二?』
   答曰:『说各有义不应疑难。於众生等心者,若有众生视菩萨如怨贼,有视如
   父母,有视如中人,於此三种众生中,等心利益欲度脱故无有差别,是故汝不
   应致难。不嫉他利养者,若他得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房舍、产业、金银
   、珍宝、村邑、聚落、国城、男女等,於此施中不生嫉妒,又不怀恨而心欣悦
   。不说法师过者,若有人说应大乘空无相无作法,若六波罗蜜、若四功德处、
   若菩萨十地等诸大乘法,乃至失命因缘,尚不出其过恶,何况加诸恶事!信乐
   深妙法者,深法名空、无相、无愿及诸深经,如般若波罗蜜菩萨藏等,於此法
   一心信乐无所疑惑,於馀事中无如是乐,於深经中得滋味故。不贪恭敬者,通
   达诸法实相故,於名誉毁辱利与不利等无有异。具此五法者,如上所说,於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不懈废,是名阿惟越致;与此相违名惟越致。是惟
   越致菩萨有二种:或败坏者,或渐渐转进得阿惟越致。』

   问曰:『所说败坏者其相云何?』
   答曰:『
         若无有志干     好乐下劣法      深著名利养     其心不端直
        【吝】护於他家  不信乐空法      但贵诸言说     是名败坏相

   无有志干者,颜貌无色威德浅薄。』

   问曰:『非以身相威德是阿惟越致相,而作此说是何谓耶?』
   答曰:『斯言有谓不应致疑!我说内有功德故身有威德,不但说身色颜貌端正
   而已。志干者所谓威德势力,若有人能修集善法除灭恶法,於此事中有力名为
   志干。虽复身若天王光如日月,若不能修集善法除灭恶法者,名为无志干也。
   虽复身色丑陋形如饿鬼,能修善除恶乃名为志干耳。是故汝难非也,好乐下劣
   法者,除佛乘已馀乘比於佛乘,小劣不如故名为下,非以恶也,其馀恶事亦名
   为下。二乘所得於佛为下耳,俱出世间入无馀涅盘故不名为恶。是故若人远离
   佛乘信乐二乘,是为乐下法。是人虽乐上事,以信乐二乘远离大乘故亦名乐下
   法。复次,下名恶事,所谓五欲又断常等六十二见一切外道论议,一切增长生
   死,是为下法;行此法故名为乐下法。深著名利者,於布施财利、供养称赞事
   中,深心系念善为方便,不得清净法味故贪乐此事。心不端直者,其性谄曲喜
   行欺诳。【吝】护他家者,是人随所入家,见有馀人得利养恭敬赞叹,即生嫉
   妒忧愁不悦,心不清净计我深故,贪著利养生嫉妒心嫌恨檀越。不信乐空法者
   ,诸佛三种说空法。所谓三解脱门,於此空法不信不乐不以为贵,心不通达故
   ,但贵言说者,但乐言辞不能如说修行,但有口说不能信解诸法得其趣味,是
   名败坏相。若人发菩提心,有如是相者,当知是败坏菩萨。败坏名不调顺,譬
   如最弊恶马名为败坏,但有马名无有马用;败坏菩萨亦如是,但有空名无有实
   行。若人不欲作败坏菩萨者,当除恶法随法受名。』

   问曰:『汝说在惟越致地中,有二种菩萨,一者、败坏菩萨,二者、渐渐精进
   後得阿惟越致。败坏菩萨已解说,渐渐精进後得阿惟越致者,今可解说。』
   答曰:『

         菩萨不得我     亦不得众生      不分别说法     亦不得菩提
           不以相见佛     以此五功德      得名大菩萨     成阿惟越致

   菩萨行此五功德,直至阿惟越致。不得我者,离我著故,是菩萨於内外五阴、
   十二入、十八界中求我不可得。作是念:

         若阴是我者     我即生灭相      云何当以受     而即作受者
         若离阴有我     阴外应可得      云何当以受     而异於受者
           若我有五阴     我即离五阴      如世间常言     牛异於牛主
         异物共合故     此事名为有      是故我有阴     我即异於阴
         若阴中有我     如房中有人      如床上听者     我应异於阴
           若我中有阴     如器中有果      如乳中有蝇     阴则异於我
           如可然非然     不离可然然      然无有可然     然可然中无
         我非阴离阴     我亦无有阴      五阴中无我     我中无五阴
         如是染染者     烦恼烦恼者      一切瓶衣等     皆当如是知
         若说我有定     及诸法异相      当知如是人     不得佛法味

   菩萨如是思惟即离我见,远离我见故则不得我。不得众生者,众生名异於菩萨
   者,离贪我见故作是念。若他人实有我者,彼可为他因有我故以彼为他,而实
   求我不可得,彼亦不可得故,无彼亦无我,是故菩萨亦不得彼。不分别说法者
   ,是菩萨信解一切法不二故、无差别故、一相故,作是念:「一切法皆从邪忆
   想分别生虚妄欺诳」是菩萨灭诸分别无诸衰恼,即入无上第一义因缘法不随他
   慧。

           实性则非有     亦复非是无      非亦有亦无     非非有非无
           亦非有文字     亦不离文字      如是实义者     终不可得说
           言者可言言     是皆寂灭相      若性寂灭者     非有亦非无
           为欲说何事     为以何言说      云何有智人     而与言者言
           若诸法性空     诸法即无性      随以何法空     是法不可说
           不得不有言     假言以说空      实义亦非空     亦复非不空
           亦非空不空     非非空不空      非虚亦非实     非说非不说
           而实无所有     亦非无所有      是为悉舍离     诸所有分别
           因及从因生     如是一切法      皆是寂灭相     无取亦无舍
           无灰衣不净     灰亦还污衣      非言不宣实     言说则有过

   菩萨如是观信解通达於说法中,无所分别。不得菩提者,是菩萨信解空法故,
   如凡夫所得菩提,不如是得,作是念:

           佛不得菩提     非佛亦不得      诸果及馀法     皆亦复如是
           有佛有菩提     佛得即为常      无佛无菩提     不得即断灭
           离佛无菩提     离菩提无佛      若一异不成     云何有和合
           凡诸一切法     以异故有合      菩提不异佛     是故二无合
           佛及与菩提     异共俱不成      离二更无三     云何而得成
           是故佛寂灭     菩提亦寂灭      是二寂灭故     一切皆寂灭

   不以相见佛者,是菩萨信解通达无相法。作是念:

         一切若无相     一切即有相      寂灭是无相     即为是有相
         若观无相法     无相即为相      若言修无相     即非修无相
         若舍诸贪著     名之为无相      取是舍贪相     则为无解脱
         凡以有取故     因取而有舍      谁取取何事     名之以为舍
         取者所用取     及以可取法      共离俱不有     是皆名寂灭
         若法相因成     是即为无性      若无有性者     此即无有相
         若法无有性     此即无相者      云何言无性     即为是无相
         若用有与无     亦遮亦应听      虽言心不著     是则无有过
         何处先有法     而後不灭者      何处先有然     而後有灭者
         是有相寂灭     同无相寂灭      是故寂灭语     及寂灭语者
         先亦非寂灭     亦非不寂灭      亦非寂不寂     非非寂不寂

   是菩萨如是通达无相慧故无有疑悔,不以色相见佛,不以受、想、行、识相见
   佛。』

   问曰:『云何不以色相见佛?不以受、想、行、识相见佛?』
   答曰:『非色是佛,非受、想、行、识是佛,非离色有佛,非离受、想、行、
   识有佛;非佛有色,非佛有受、想、行、识。非色中有佛,非受、想、行、识
   中有佛;非佛中有色,非佛中有受、想、行、识。菩萨於此五种中不取相,得
   至阿惟越致地。』

   问曰:『已知得此法是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有何相貌?』
   答曰:『
         般若已广说 阿惟越致相

   若菩萨观凡夫地、声闻地、辟支佛地、佛地,不二、不分别无有疑悔,当知是
   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有所言说皆有利益,不观他人长短好丑,不希望外道沙
   门有所言说。应知即知、应见便见,不礼事馀天,不以华香、幡盖供养,不宗
   事馀师,不堕恶道、不受女身,常自修十善道,亦教他令行;常以善法示教利
   喜,乃至梦中不舍十善道,不行十不善道,身、口、意业所种善根,皆为安乐
   度脱众生,所得果报与众生共。若闻深法不生疑悔,少於语言、利安语、和悦
   语、柔软语,少於眠睡、行来进止,心不散乱,威仪庠雅,忆念坚固,身无诸
   虫,衣服卧具净洁无垢,身心清净闲静少事,心不谄曲,不怀悭嫉,不贵利养
   ,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物,於深法中无所诤竞,一心听法常欲在前
   ,以此福德具足诸波罗蜜。於世技术与众殊绝,观一切法皆顺法性,乃至恶魔
   变现八大地狱化作菩萨而语之言:「汝若不舍菩提心者当生此中。」见是怖畏
   而心不舍。恶魔复言:「摩诃衍经非佛所说。」闻是语时心无有异,常依法相
   不随於他,於生死苦恼而无惊畏,闻菩萨於阿僧□劫修集善根而退转者,其心
   不没。又闻菩萨退为阿罗汉得诸禅定,说法度人心亦不退,常能觉知一切魔事
   。若闻萨波若空、大乘十地亦空、可度众生亦空、诸法无所有亦如虚空,若闻
   如是惑乱其心欲令退转、疲厌懈废,而是菩萨倍加精进、深行慈悲,意若欲入
   初禅、第二、第三、第四禅而不随禅生还起欲界法,除破□慢、不贵称赞心、
   无□碍。若在居家不染著五欲,以厌离心受如病服药,不以邪命自活,不以自
   活因缘恼乱於他,但为众生得安乐故处在居家,密迹金刚常随侍卫人及非人不
   能坏乱,诸根具足无所缺少。不为咒术恶药伏人害物,不好斗诤、不自高身、
   不卑他人,不占相吉凶、不乐说众事。所谓帝王、臣民、国土、疆界、战斗、
   器仗、衣物、酒食、女人事、古昔事、大海中事,如是等事悉不乐说,不往观
   听歌舞伎乐,但乐说应诸波罗蜜义。乐说应诸波罗蜜法令得增益,离诸斗讼常
   愿见佛。闻他方现在有佛愿欲往生,常生中国终不自疑我是阿惟越致非阿惟越
   致,决定自知是阿惟越致,种种魔事觉而不随,乃至转身不生声闻、辟支佛心
   ,乃至恶魔现作佛身,语言汝应证阿罗汉,我今为汝说法,即於此中成阿罗汉
   ,亦不信受。为护法故不惜身命常行精进,若说法时无有疑难,无有阙失,如
   是等事名阿惟越致相。能成就此相者,当知是阿惟越致。或有未具足者,何者
   是未久入阿惟越致地者,随後诸地修集善根,随善根转深故,得是阿惟越致相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