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路归家 -- 行善 证严法师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
□                    就路归家 -- 行善                      □
□                                                            □
□                                               证严上人     □
□                                                            □
□□□□□□□□□□□□□□□□□□□□□□□□□□□□□□□□

诸位同修:

  有人说:『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那还要学佛做什麽呢?』虽然
人人本具佛性,但後天的习气深重,好像一个小孩子贪玩迷路,回不到家
一样,不是家没有了,而是他迷路了。迷途的人需要找路回家,所以,学
佛的人要学的是□□『就路归家』。

  想『就路归家』,必须把稳方向,脚步不可偏差。佛是大慈悲父,学佛
若缺乏慈悲,就谈不上学佛了。『慈悲』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我们要自我
磨□,让慈悲显现。因为凡夫染欲,本具的清净大爱早就『睡著了』,现
在我们要下功夫,用方法让清净大爱□□慈悲,苏醒过来,使它发挥功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累积小善,戒除小恶                     □
~~~~~~~~~~~~~~~~~~~~~~~~~~~~~~~~~~~~~~~~~~~~~~~~~~~~~~~~~~~~~~~~

  经言:『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小善应积极行之,我们
可从小处著手,久了即可累积福慧;反之,恶虽小却不可为,若经常犯小
错,久了就变成坏习惯,进而造恶业。如果心想『我犯的只是小毛病而已
!』就不会想要改正,然而不管是不好的习气或念头,都不应认为那只是
一点点的恶而已,一有过错,应及时改正。

  小善宜及时力行,不要认为『那一点点小善,有什麽用!我要做就要做
大善!』其实,小善汇集後力量也很大呀!比如有一个水龙头失灵,滴水
不断,我觉得可惜。於是,拿个脸盆接水,虽然久久才滴一滴水,可是经
过一夜的时间,那盆水已够我洗脸用了,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可轻视点滴
之善的累积。总之,大善、大恶反而容易注意或戒除,怕的是小善不做,
小恶累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百梵志恒河求法                      □
~~~~~~~~~~~~~~~~~~~~~~~~~~~~~~~~~~~~~~~~~~~~~~~~~~~~~~~~~~~~~~~~
  在佛陀时代,印度有许多外道信仰。有五百位梵志(外道行者),相信
到恒河沐浴可以消灾、超越苦难,当时这种传说很盛行,所以这五百位梵
志即相约结伴前往恒河。

  印度的沙漠广阔,他们方向稍一偏差,竟然迷路了,带来的粮食已渐吃
完,他们仍然找不到出路。正当饥饿惶恐之时,忽然看到远处好像有一片
树林,仔细再看,树林之中有一裸树似乎很有瑞气;他们觉得那里有生机
,於是走近树林,希望能找到生存的机会。五百位梵志拖著疲累已极的身
体来到那棵大树下,结果,除了大树之外毫无人迹,绝望之馀,五百人便
放声痛哭。

  当五百人痛哭时,树神现身了,问他们:『你们为什麽痛哭呢!』其中
一人就告以原委,并哭诉说:『我们已经饥饿不堪,既无法回家,又无法
到达目的地。』树神甚是同情,便伸出手来,许多美味的乳酪像水龙头的
水一样,从他的手一直流出来,五百位梵志赶紧接下乳酪饮用,顿时疲倦
消除、体力恢复。

  五百位梵志感恩地说:『非常感谢您,您到底有什麽神力,为何一举手
就有这麽多丰盛的食物涌出,可供给这许多人食用呢?』

  树神说:『几年前我在王舍城遇见须达长者,他经常发心供双佛陀。有
一天清晨,他在王舍城买了许多乳酪,但他提不动,即拜托我帮他提乳酪
去供长佛陀及僧众,我想那是好事,即乐於帮忙提送。到佛陀的住处时,
正好是佛陀午时用斋的时刻,长者又命我为佛陀奉上乳酪供佛及僧众,我
都欢喜恭敬地做了。回家後我仍然满心欢喜,但是生命无常,没想到那天
晚上,我得了急病,於半夜往生了。』

  『我对佛法根本没有概念,帮长者提食物供佛及僧众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承此因缘即往生到这里,而且有此「手出乳酪」的福报。但是,我很懊
恼,虽然双手能涌出乳酪,但我对佛法仍然很迷惘,你们若有机缘见佛求
法,希望听闻後能回来为我说法,这就是回报我最好的方法。』

  这五百位梵志听了,才知道原来还有更好的佛法,於是,他们改变方向
,不到恒河而转向王舍城,他们第一个目标是要找到须达长者,希望须达
长者能引荐他们去见佛陀。

  当他们距离舍卫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时,这五百位梵志又疲倦不堪了。
他们遇到妙音长者一行人,妙音长者看到他们拖著疲累的身体,问道:『
你们从那里来?要往那里去?』五百梵志告诉他来意,妙音长者听说他们
远来,是为了要见佛陀,就很欢喜地说:『我们也陪你们一道去,我知道
你们很疲累,我可以提供交通工具和饮食,你们稍作休息再前进!』之後
,这队伍浩浩荡荡地往舍卫国去。

  抵达目的地,正要入城时,遇到一位庄严耆德的长者,长者看到这麽多
人来,即上前慈祥地问道:『你们要去那里呀?』梵志回答:『我们要拜
访须达长者!』长者说:『我就是,你们找我有何贵事?』梵志说:『希
望您能带我们去见佛陀。』须达长者是在家护法居士,他听到这麽多人想
拜见佛陀,非常欢喜,於是立刻引他们去见佛陀。

  佛陀慈悲地为众人说法,须达长老想:『这麽多人一心想拜见佛陀,不
知有何特殊因缘?』於是须达长者问道:『佛陀,这云百梵志过去有什麽
因缘得佛为其说法?』

  佛陀回答:『当然有因缘啊!过去迦叶佛时,有修道者千人,迦叶佛曾
告诉他们□□未来於娑婆世界,有位释迦佛广演妙法。这千位修道者非常
欢喜,发愿将来要在释迦佛座下受法。』佛陀又说:『我当时於会中受到
迦叶佛的授记,而他们发愿要闻法开解,於是才有现在的盛况呀!』

  这一段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由此可知,我们举手投足、开口动舌无
不具足因缘:当时带头发愿的是妙音长者;而举手之劳帮忙提乳酪去供养
佛陀的年轻人成为树神,得手出乳酪的福报。

  若想修福,即应多做好事;看到别人在做好事,应发心去帮忙。千万不
可因善小而不为,也不要因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心里动个坏念头有什
麽关系?』要知道,开口动念无不是业力因缘,请大家重视因缘啊!(
讲於八十二年八月十二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慈青悲智行             联谊起慧根               □
□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