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观色无常-7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作者: abstsai (白非白)
标题: Re: 观色无常-7
时间: 2008年11月26日 0:54:25 星期三
※ 引述《belleyyc (乌龟慢走)》之铭言:
> > 〔观色无常-7〕
> (略)
> > ====================================
> > 云何色离如实知。若於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 > ====================================
> > 色离是怎麽回事?对四大和四大造作喜爱的情绪叫“欲贪”,如果能把欲贪调伏,使
> ^^^^^^^^^^^^^^^^^^^^^^^^^^^^^^^^^^^
> > 得欲贪不作怪,将欲贪断除,或超越了,那叫作“色离”。色离就是这麽回事。
> 不好意思,再接著问另一个国文问题...
> 请问划线的这句话是什麽意思?
这就是国文老师不会去想的问题。
四大是地水火风,组成宇宙万物。思考一下:
1.银河,星系,地球,人,动物,植物,生物,非生物..全是四大及其组成。
2.过去世的恐龙也是四大组成。未来的呢..(?)
3-宇宙的一切都是四大的“造作”(变化)。
4-人对四大有欲贪。例如喜欢好天气,不喜欢坏天气。好逸恶劳(逸劳是否四大
的造作?)。
5-任一生物,对某种四大的变化是否有喜好?(适合的生存环境?)
6--人可以离对四大的喜好。但生死呢?自然的生死是否是自然的欲贪?
-----每一个轮回都是一个自然欲贪(四大)的组成。
7-那此世为人,下一世为小狗,或为天,或成了龙,或是鬼,是否也有自然的欲贪。
最主要的:不要用现代的国文去解佛经,应用唐代译经时候古人要来译经所用的词义。
世尊说“於色喜爱。是名色集”,将“色”代入“四大”及“四大”造作,即是:
对地水火风及地水火风的变化的喜爱叫色集。
喜爱自然会集。例如菌类喜爱阴暗潮湿,它们的色集就是阴暗潮湿,但是它们能否
离色集?
世尊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说五阴的事,但是问题 7 的案在哪?如果小狗无欲贪,
那它怎不能解脱?
如果小狗有欲贪,又如何要它们离欲贪?狮子老虎呢?
佛的修行法原理及於四大,才有涅盘可言,否则六道之中一定有四大及其造作,
哪里来的解脱?因此若要一直在“国文”用字里打转,那永远没完没了。由义去
思考才对。例如汉堡,牛肉堡不同吗?热狗,天狗,不同吗?这就是金刚经要打
破文字迷思的用义。
T17n0763_p0654b06(01)□云何十二缘生支。佛言。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
T17n0763_p0654b07(00)□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
T17n0763_p0654b08(01)□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
T17n0763_p0654b09(06)□生缘老尽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
T17n0763_p0654b10(04)□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
T17n0763_p0654b11(02)□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
T17n0763_p0654b12(04)□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尽忧悲苦恼灭。
T17n0763_p0654b13(00)□比丘。是名十二缘生支。
识缘名色,世尊说的色,名色,各经有不同译法,但意义相同--全是指四大及
四大造作。
要“生”灭了,一切才灭。但此“生”字不只是“此世为人”而已,对吧?
--
~~~~~~~~~~~~
半生无一得,三世有所失。
古圣唯一道,人心知不知。
~~~~~~白非白~~~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