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0} □/font>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发信人: littlec@Lion (最没有价值学弟),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0}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Aug 17 20:39:50 1996) 转信站: Lion 10 页 戒相,涵义回异。 到了六□惠能( 638 ~ 713 年)下的第四代百丈怀海 ( 720 ~ 814 年),创丛林制度,以清规取代大小乘戒律 ,而称: 「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 ,设於制□,务其宜也。」 (39) 中国禅宗一开始便不是依 律而住、依律而行,倒是掌握了佛法的命脉,心净即是持戒 。至於日常生活的应对作息,虽不刻板地如律持戒,却也不 会放逸乱行,相反地是在活学活用之间,表现出简□精勤, 威仪齐整,所以是恰到好处地适应了时空的情况。 可是在此下的两百年之後,北宋末叶的长芦寺宗赜,於 崇宁二年(西纪 1103 )编成《禅苑清规》,自序中慨叹地 说: 「噫! 少林消息,已是剜肉成疮; 百丈规绳,可谓新条 特地。而况丛林漫衍,转见不堪。」可知当时的禅林情况, 已相当堪虞,菩提达摩的教示及百丈的清规,已无济於事。 所以宗赜才编成此书,期其功能「犹菩萨三聚,声闻七篇」 , 他的目的不在「立法贵繁」,乃为「随机设教」。 (40) 由此而使禅林芳规,从无而有,自约而繁,都是为了因时因 地的随机教化。且於《禅苑清规》的开卷第一、第二项目, 便是「受戒」与「护戒」。在「受戒」项下有云: 「像佛形 仪,具佛戒律,得佛受用。」这是说比丘当学佛的威仪为榜 样,当以具足佛制的戒律为任务,获得佛的心法为受用。因 此要主张「既受声闻戒,应受菩萨戒,此入法之渐也。」这 已不是《坛经》所示的仅受无相三归依戒,而是规定要受声 闻七篇及菩萨三聚了,并且於受戒之後,「宁有法死,不无 法生」。主张持戒清净,始得佛法现前。(41) 再看东邻的日本禅宗,当荣西禅师( 1141 ~ 1215 ) 曾於 1168 及 1191 年间来华游学,将中国禅宗的临济派传 回日本後,曾撰《兴禅护国论》三卷,极力提倡戒律,他主 张「其佛法以持戒为先。」 (42) 并说: 「戒律是令法久住 之法也。今此禅宗,以戒律为宗。」 (43) 他表明是受了《 禅苑清规》的影响,(44) 所以禅戒并重。 ——————————————— (39) 《景德传灯录》卷六怀海条。大正藏五十一,251 页上。 (40) 台湾新文丰影印本□字续藏经百十一册,875 页上。 (41) 《禅苑清规》卷一「护戒」项下有云: 「受戒之 後,常应守护,宁有法死,不无法生。如小乘四 分律、四波罗夷、十三僧伽婆尸沙、二不定、三 十尼萨耆波逸提、九十波逸提、四波罗提提舍尼 、十百众学、七灭诤。大乘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 ,并须读诵通利,善知持犯开遮。 」 (□字续 藏经百十一册,877 页上—下 )。 (42)《兴禅护国论》卷中,大正藏八十,8 页下。 (43)《兴禅护国论》卷上,大正藏八十,7 页上。 (44) 《兴禅护国论》卷中云: 「若无事戒, 世禅尚无 ,况三谛乎? 是故禅宗以戒为先。」《禅苑清规》云: 「参 禅问道,戒律为先。」大正藏八十,8 页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font>□/font>□/font>□ □ 仁者不杀生 义者不偷盗 礼者不邪淫 □ ( ) □/font>□/font>□/font>□□ 智者不饮酒 信者不妄语 □ (__) □/font>□/font>□/f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nt>□/font>□/font>□ Ξ Origin: 狮子吼站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