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5}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littlec@Lion (最没有价值学弟), 信区: Buddhism
标  题: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15}
发信站: 狮子吼站 (Sat Aug 17 20:43:34 1996)
转信站: Lion


 15 页

            戒,二受善法戒,三利益众生戒。」 (68) 又在此经卷
        下〈大众受学品〉列举三种戒的内容云: 「摄善法戒,所谓
        八万四千法门; 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
        皆得安乐; 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 (69) 此中前後的
        次第倒置,摄律仪戒即是自性戒,亦即是十波罗夷,亦即是
        《梵网经》的十重,其持戒功德在於有心,由於心无尽,戒
        亦无尽,故称为「十无尽戒」。(70)

            《璎珞经》模仿《优婆塞戒经》卷三所说,三归五戒得
        一分、少分、多分、满分受戒,所以此经对於受戒多少的尺
        度,极为宽大,〈受学品〉有云:「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
        萨,乃至二分、三分、四分,十分名具足受戒。」 (71) 十
        分即指十无尽的十条重戒,可以随分随力,随各人所愿所能
        而想受几条即受几条。

            《璎珞经》的受戒及持戒也极简易,若於诸佛菩萨现在
        前受,得真实上品戒; 诸佛菩萨灭後,请法师授,是中品戒
        ;佛灭後千里内无法师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
        誓受。 (72) 在《梵网经》亦许自誓受,但须礼佛忏悔要见
        好相,始为得戒,此经则未说要见好相。受戒之後,一受永
        受,有受法无舍法,虽犯戒不失戒,且云:「有戒可犯名菩
        萨,无戒可犯是外道。」犯了十重禁戒,虽无悔法,但得重
        受;八万威仪,皆名轻戒,犯了戒若对一人忏悔,即可灭罪
        。 (73) 若依近世学者大野法道等所说,《璎珞》及《梵网
        》是中国本土的产物,《璎珞经》极富弹性,能高则高,不
        能高则低,能受一戒也算菩萨,能持一时也有无尽功德。

        五、涵摄的三聚净戒

            从印度传译成汉文的经论之中,叙述三聚净戒的戒相条
        文,而能具体化的,应该是《瑜伽师地论》,以及从其中抽
        拔异译的《菩萨地持经》及《菩萨善戒经》。 (74) 所以也
        是中国汉、藏两传菩萨戒的主要根源,因为此三经论是综合
        了大乘戒学,而以三聚净戒
        —————————————————
            (68) 大正藏二十四,1019 页中。
            (69) 大正藏二十四,1020 页下。
            (70) 大正藏二十四,1020 页下~1021 页上。
            (71) 大正藏二十四,1021 页中。
            (72) 大正藏二十四,1020 页下。
            (73) 大正藏二十四,1021 页中。
            (74) 《瑜伽师地论》共一百卷, 其本地分中菩萨地之
                 一部分,由北凉昙无谶译为《菩萨地持经》,通
                 常称为《菩萨戒经》,也有称之为《菩萨地持论
                 》的。又由刘宋求那跋摩译为《菩萨善戒经》。
                 讨论三聚戒的四重四十二轻戒者,乃为《瑜伽师
                 地论》卷四十至卷四十二的《戒品》。

                                  16 页

        作为三大纲领,统摄全部。

            释迦佛陀住世之际,除了为七众制戒律,并未特为菩萨
        制戒,释迦佛陀所制七众戒律,被後人结集成为□奈耶藏,
        以示有别於经藏。至於条文的菩萨戒,起初散见於各种大乘
        经典,後由弥勒菩萨为无著菩萨综合说出三聚净戒,属於《
        瑜伽师地论》的一小部分,由译经大德抽译为汉文,即以经
        名,如《地持经》。此在《瑜伽论》卷四十以及《地持经》
        卷五即有明示:

                此事起善萨戒,佛於处处修多罗(经)中说,律仪
                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善萨律仪戒摄。此是善
                萨摩得勒伽(论)和合说。(75)

            因为《地持经》的原本是《瑜伽师地论》,我们不妨先
        从《瑜伽论》所介绍的三聚净戒,予以探讨。

            《瑜伽论》的「戒波罗蜜」共有九种戒相(即是九种内
        容故有九种名称), (76) 其中第二戒相的「一切戒」项下
        ,广说菩萨戒而云:

                云何善萨一切戒,谓善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
                ,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此家出家二分
                净戒,略说三种: 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
                有情戒。(77)

            这□已点出了三聚净戒是在家出家均能应分受持的菩萨
        戒。至於何谓「律仪戒」?

            谓诸善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刍(旧译比丘)
        戒、□刍兄戒、正学戒、勤策男(沙弥)戒、勤策女戒、近
        事男戒、近事女戒。如走七众,依止在家出家二分。(78)
        ————————————
            (75) a.《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大正藏三十,917页上)。
                 b.《菩萨地持经》卷五(大正藏三十,917页上)。
            (76) 《瑜伽论》的九种戒相是: 自性戒、一切戒、虽
                 行戒、一切门戒、善十戒、一切种戒、遂求戒、此
                 世他世乐戒、清净戒。(大正藏三十,510 页下)。
            (77) 大正藏三十,511 页上。
            (78) 大正藏三十,511 页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nt>□/font>□/font>仁者不杀生  义者不偷盗  礼者不邪淫     (  )    □/font>□/font>□/font>智者不饮酒      信者不妄语       (__)   □/font>□/font>□/fo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nt>□/font>□/font>                                           
Ξ Origin: 狮子吼站  [FROM: 140.112.211.177]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