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真伪决断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作者 saydo.bbs@bbs.cse.ttit.edu.tw (部林), 看板 religion
标题 楞严经释疑
时间 大同资工 BBS (Mon Dec 1 00:16:34 1997)
———————————————————————————————————————
《楞严经》真伪决断
昔日有人以《楞严经》之真伪来求决於明.莲池□宏大师(1532~1612
)。大师云:(转引自愍生老和尚《辨破楞严百伪》页119。或见李富华释
《楞严经》页9。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8)。
「纵使他人能说此经,吾亦尊之为佛祖也。相反,
纵使佛现於前而说《楞严》是伪经者,吾等亦视为
魔说可矣」!
附:大师著有《楞严经摸象记》一卷,详於《□续藏》
第十九册页1□57。。
明.□益 智旭大师云:(莲社宗第九代祖师)(1599~1655)
「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要,无上圆
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
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楞严经玄义.卷上》,《□续藏》第二十册页390下。
「至矣哉!大佛顶经之为教也,依妙性而开妙悟,
起妙行而历妙位,成妙果而归妙性,永超七趣沈
沦,不堕修心岐径,戒乘俱急,顿渐两融,显密互
资,事理不二,诚教海之司南,宗乘之正眼也……
已春,与博山无异师伯盘桓百日,深痛末世禅病,
方乃一意研穷教眼,用补其偏。然遍阅大藏,而会
归处不出《梵网》、《佛顶》二经」。
《楞严经文句.卷十》,《□续藏》第二十册页759上。
附:大师一生数度讲演此经,尝著《楞严经玄义》二卷、《楞严经
文句》十卷、「大佛顶经二十二问」、「楞严经二十五圆通颂三十
一首」、「楞严坛起咒及回向二偈」、「莲洲书佛顶经跋」、「去
病书大佛顶经跋」、「化持大佛顶神咒序」、「大佛顶经玄文後自
序」、「重刻大佛顶经玄文自序」、「重刻大佛顶经玄文自序」、
「劝持大佛顶经序」等。
明.幽溪 传灯大师云:(生卒年不详)
「佛之知见也,盖一代时教,统为《法华》佛知见
而设,独《楞严》一经,明佛知见最亲。而谓之意
别者,《法华》虽曰诸佛如来为大事因缘,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经文初未尝见一言道及此义」。
《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上》,《□续藏》第八十九册页492上。
「此经如来金咒亲宣,□在印土,至大唐神龙间始
度支那……智者大师预闻西天有《楞严经》,由是
西望十八载……如来说之于先,智者阐之于後,智
者揭之,于今二经(指《楞严经》与《摩诃止观
》),印之于古,一佛一祖,以心传心,能遵乎
此,是为续佛慧命,毁谤乎此,是为断人间佛种,
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楞严经圆通疏前茅.卷上》,《□续藏》第八十九册页494下 495
下。
「大矣哉!首楞严之为经也,无法不具,无教不
收,狂心若歇,歇即菩是,胜净妙明,不从人得,
谓之华严圆顿可也……可谓明心见性之妙门,成佛
作祖之□典也」。
《楞严经圆通疏.卷一》,《□续藏》第十九册页403上。
附:大师著有《楞严经玄义》四卷、《楞严经圆通疏》十卷、《楞
严经圆通疏前茅》二卷。大师解行相资,莫不双依《楞严经》,台
宗之徒并盛赞传灯是「可以称《楞严》之中兴,可以满大
师(指智□大师)之久望」。
明.紫柏 真可大师云:(1543~1603)
「首楞严,此言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究竟坚
固,即《法华》触事而真也,第名异而实同……倘
能悟此,则《楞严》与《法华》字字皆实相顶佛
也」。
《紫柏尊者全集.卷十四》,《□续藏》第一二六册页875下□876
上。
「七处徵心心徵心,八还辨见见辨见,
从教猛风荡钓舟,一任吹去水清浅」。
《紫柏尊者全集.卷十八》,《□续藏》第一二六册页956下。
「十卷楞严一柄刀,金牛不见眼中毛。
试将智刃游心马,积劫无明当下消」。
《紫柏尊者全集.卷二十》,《□续藏》第一二六册页993下。
「我本母生不及养,寸心耿耿实难化。
期酬至德无所从,庆我离尘为佛子。
深思妇人□业重,坚固难拔等须弥。
须弥可倾□难断,津梁苦海须圣力。
佛说诸经度众生,皆先戒杀後□欲。
先□後杀惟楞严,是故报母应仗此。
南无无上楞严咒,消母淫业如天风。
片晌之间不可得,戒珠清净光无缺。
见佛闻法得自心,一切万法悉坚固。
我发此愿等法性,见者闻者皆出苦」。
《紫柏尊者全集》,《□续藏经》第一二六册页975下。
元.天如 惟则禅师云:(?~1354)
「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观之
宏纲,禅门之要关也。世尊成道以来,五时设化,
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求其总摄化机,直指心体,发
宣真胜义性,简定真实圆通。使人转物同如来,弹
指超无学者,无尚楞严矣」!
天如唯则禅师撰《大佛顶经序》,《□续藏》第九十册页480上 483
下。或《□续藏》第二十一册页738上 下。
明.憨山 德清大师云:(1546~1623)
「原夫首《楞严经》者,乃诸佛之□藏,修行之妙
门,迷悟之根源,真妄之大本」。
《首楞严经悬镜序》,《□续藏》第十九册页58下。
「此经说如来藏性功德无穷,咒乃诸佛心印,印持
无尽,显密双修,成佛真要,故说不能尽,若依教
修行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是谓最胜法门也」。
《楞严经通议.卷十》,《□续藏》第十九册页336下。
「《首楞严经》者,诸佛如来大总持门,□密心
印,统摄一大藏教,五时三乘、圣凡真妄、迷悟因
果,摄法无遗。修证邪正之阶差,轮回颠倒之情
状。了然目前,如观掌果,可谓澈一心之源,该万
法之致,无尚此经之广大悉备者。如来以一大事因
缘出现世间,舍此别无开导矣……良以此经,摧九
界之邪锋,拆圣凡之执垒,靡不毕见」。
《首楞严经通议序》,《□续藏》第十九册页86上 下。
「《首楞严》一经,统摄一代时教迷悟修证因果,
径断生死根本,发业润生二种无明,名结生相续,
顿破八识三分,故设三种妙观,摄归首楞严大定,
是为最上一乘圆顿法门,直显一真法界如来藏性,
称为妙圆真心」。
《楞严通议补遗》,《□续藏》第十九册页337上。
「如来最极之至圣,集凡圣同居之法会,现无量光
明之瑞相,演□密难思之神咒,说微妙难思之法
门,断历劫生死之爱根,销五阴邪思之魔业,得见
所未见,幸闻所未闻」。
《楞严经通议.卷十》,《□续藏》第十九册页336下。
> -------------------------------------------------------------------------- <
发信人: saydo.bbs@bbs.cse.ttit.edu.tw (部林),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楞严经释疑
发信站: 大同资工 BBS (Mon Dec 1 00:28:45 1997)
转信站: smallcatBBS!server2.nccu!ctu-peer!news.nctu!news.iim.nctu!news.aide.go
明.交光 真□大师云:
「是则斯经也,一乘终实,圆顿指归。语解悟,则
密因本具,非假外求;语修证,则了义妙门,不劳
肯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要道,无有越於斯门者
矣夫」!
《楞严经正脉疏序》,《□续藏》第十八册页259上。
「然《法华》与斯经虽皆摄末归本之真诠,而《法
华》但以开其端,而斯经方以竟其说矣!我故尝叙
斯经(楞严经)为《法华》堂奥、《华严》关键,
诚有见於是耳」。
□《楞严经正脉疏悬示》,《□续藏》第十八册页289上。
「夫诸佛出世,本只为说《华严》,而四十年後,
乃称《法华》为一大事者,以《法华》於施权之
後,复摄诸教归《华严》耳。今斯经前五因缘(指
「毕竟废立、的指知见、发挥实相、改无常见、引
入佛慧」等五因缘),圆《法华》不了之公案,启
《华严》无上之要关,所谓莫大之因缘,岂小小
哉」?
□《楞严经正脉疏悬示》,《□续藏》第十八册页289上□下。
清.梦东 彻悟大师云:(莲社宗第十二代祖师)(1741~1810)
「首楞严者,称性大定之名也,以如来藏心而为体
性,以耳根圆而为入门,以穷极圣位而为究竟,此
依藏性之理,起称性之行,还复证入藏性全体,一
经大旨,义灵於斯」。
梦东彻悟大师之「跋禅人勇建血书楞严经庄严净土」。《梦东禅师
遗集.卷下》,《□续藏》第一○九册页780上。
「花香鸟语圆通性,水绿山青常住心,一部楞严浑
漏泄,不须低首更沈吟」。
□续藏》第一○九册页梦东彻悟大师之「开讲楞严颂」。《梦东禅
师遗集.卷下》,《782上。
附:梦东禅师尝著「跋禅人勇建血书楞严经庄严净土」、「颂楞严
经十首」、「楞严二决定义」、「楞严顿歇渐修说」、「楞严知见
无见说」等。见《□续藏》第一○九册。
清.杨仁山老居士云:(1837~1911)
「《楞严经》,□密说,善会通,不可执。注曰:
《楞严》经文,隐含地球之意,当知佛语,皆是活
句,若执此非彼,则自生窒碍矣……迩来地球之
说,世人以为实,遂疑佛经所说为非,而不知《楞
严经》中,早已隐而言之,经文深密善巧,後人若
会其意,自能行住坐卧,如处虚空,不作质碍想,
并不作虚空想矣」!
《杨仁山居士遗著.佛教初学课本注》页53。
「《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学佛之要门
也」。
《杨仁山居士遗著.等不等观杂录卷二》页10。
「《起信论》者,马鸣菩萨之所作也,马鸣菩萨为
禅宗十二祖,此论宗教圆融,为学佛之要典,再看
《楞严正脉》、《唯识述记》,《楞严》、《唯
识》既通,则他经可读矣」!
近代莲社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严斥云:(1862~1940)
「接手书知阁下卫道之心,极其真切。而彼(指欧阳
竟无)欲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狱种子,极可怜悯也。
《起信论》之伪,非倡於梁任公。乃任公承欧阳竟
无之魔说,而据为定论,以显己之博学,而能甄别
真伪也。欧阳竟无乃大我慢魔种。借弘法之名以求
名求利,其以《楞严》、《起信》为伪造者,乃欲
迷无知无识之士大夫,以冀奉己为大法王也。其人
借通相宗以傲慢古今。凡台贤诸古德所说,与彼魔
见不合,则斥云『放屁』。而一般聪明人,以彼通
相宗,群奉之以为『善知识』。相宗以『二无我』
为主,彼唯怀一『我见』,绝无相宗无我气分。而
魔媚之人,尚各相信,可哀也」。
(复李觐丹居士书)。《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卷四》页940。
「不但世间正人之可为极庸劣人,即古之出格圣
贤,亦可为极庸劣人,所以有《法华》、《楞严》
、《起信》等为伪造之说,若不究是非,唯以所闻
者为是,则三教圣贤经典,皆当付之丙丁矣」!
□(复唐大圆居士书二)。《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卷三》页733。
「汝之知见,不异流俗,不究是非,但据传闻以为
定据……而谓之为伪者,亦当以是为据。否则韩退
之所谓为史者,述人善恶失实,不有人祸,必有天
殃。汝发大菩提心,欲度尽众生,而谬传此诬人之
语於《海潮音》,得毋污《海潮音》与伤汝之菩提
心乎!以汝谬以光为师,故不禁戒勖,若谓不然,
请即绝交」!
□(复唐大圆居士书三)。《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下.卷三》页734。
由此书信可知,大师对不明是非而宣扬《法华》、《楞严》、《起
信》为伪者,非常痛心。引史书中说:如果善恶失实,不有人祸,
必有天殃!甚至言若不改其谬诬之说,则「请即绝交」!
「凡人总须务实,彼倡异毁谤《楞严》、《起信》
者,皆以好名之心所致,欲求天下後世,称彼为大
智慧人,能知人之所不知之虚名,而不知其现世被
明眼视为可怜悯者,殁後则永堕恶道,苦无出期,
名之误人,有如此者」。
□(复陈士牧居士书九)。《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页405。
「智者作《止观》,即与《楞严》六根功德义相
符,复闻梵僧称其合《楞严》义,故有拜经祈早
来,以证己说之不谬……拜经之事,盖有之矣。若
云,日日拜拜,拜多少年之说,则後人附会之词
耳」。
□(复恒惭法师书二之第四问)。《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一》
页38。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开示:(1840~1959)
「秀才是孔子的罪人,和尚是佛的罪人。也可说:
『灭佛法者,教徒也,非异教也;亡六国者,六国
也,非秦也;卒秦者,秦也,非六国也。』经上所
说末法时期的种种衰相到处可见,如和尚娶老婆,
尼姑嫁丈夫,袈裟变白衣,白衣居上座……等。还
有欧阳竟无居士,用他的知见,作《楞严百伪说
》,来反对《楞严》;远参法师说《华严》、《圆
觉》、《法华》等经和《起信论》都是假的,这都
是末法的现象」。
□《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页278□279。
有人也对虚云老和尚提过,说:「《楞严经》有人说是伪造的。」
老和尚说:「这末法怎麽叫末法呢?就因为有这一班
人,弄得鱼目混,是非分不清楚,教你这人都迷
了,瞎人眼问,令人认不清楚佛法了。他在那儿把
这个真的,他当假的;假的他又当真的了。你看这
一些个人,又是这个人写一部书,人也拿著看;那
一个人写一部书,他也拿著看,真正佛所说的经
典,人都把它置诸高阁,放到那个书架子上,永远
也不看。所以这也就看出来众生的业障是很重的,
他若听邪知邪见,就很相信的;你讲正知正见的
法,说了他也不信,说了他也不信。为什麽呢?就
是善根不够,根基不够的关系,所以对正法有一种
怀疑的心,有一种狐疑不信的心」。
□转自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页628□630。
「《楞严经》此经几无法不备,无机不摄,究佛学
哲学者,□不可不参究」。
□《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页104。
「现在是末法时代,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
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
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
不遭歧路」!
□《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页367。
「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
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
後文,以後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
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
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
经》很有利益」。
□《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页304。
附:虚老一生宣讲《楞严经》的「史料」,有记载之处谨四次,自
己亦亲注《楞严经玄要》一书,但於云南事变後佚失。虚老於光绪
二年时三十七岁,於浙江天童寺听讲《楞严宗通》。光绪二十三年
时五十八岁,於扬州焦山听通智大师讲《楞严经》。光绪二十六年
时六十一岁,於陕西终南山讲《楞严经》。光绪三十年时六十五
时六十一岁,於陕西终南山讲《楞严经》。光绪三十年时六十五
岁,於昆明□竹寺讲《楞严经》。宣统二年时七十一岁,於滇西鸡
足山之护国祝圣禅寺讲《楞严经》,曾感得古栗生出数十朵优昙
华。民国九年时八十一岁,於祝圣禅寺讲《楞严经》。上面资料依
次见於《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页48、57、76。和知定大师之
《虚云老和尚略史》页20、页29。
近代天台四十三祖谛闲大师云:(1858~1932)
「此大佛顶法,是十方如来,及大菩萨,自住三
昧,是故最尊无上,名之曰大佛顶,亦名第一义
谛,亦名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名无上觉道,亦名无
戏论法,亦名阿毗达摩,亦名真实圆通,亦名无等
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即表示此最胜之
法,所谓依最胜理,说最胜教;依最胜教,起最胜
行;依最胜行,还契此最胜理。教行理三悉名大佛
顶」。
《谛闲大师遗集》第五编之「大佛顶经玄义辑略」页8- 9。台南南天
台般若精舍印。77、1。
「斯经高妙极致,非文言句义而能尽述。唯有退藏
密机,虚怀仰赞而已,凡後之志学之士,苟能惜人
身,得之不易。悟大教,值之倍难,或即生欲发真
归元者,欲明心见性者,宜应於此一经,尽其心
力,赤体荷担,坐卧经行,澄心体究,语默动静,
反照提撕,其或宿种忽芽,大开圆解,如初春霹
雳,蛰户顿开」。
《谛闲大师遗集》第一编之「大佛顶经序指味疏」页1102□1103。
「大哉教乎!如来金口诚言,祖师悲心诠解,求其
妙而得入,深而易悟者,无如憨山大师著释楞严经
之《通议》也」。
□《谛闲大师语录》页628之「重刻首楞严经通议序 附:大师
一生教在《法华》,行在《楞严》之本,一生讲《楞严
经》达十三次之多,并著《大佛顶经序指味疏》、「势至菩萨圣诞
开示」及「七处徵心之发隐」。见於《谛闲大师语录》页2、61□72
、468□473、952□953、956□963、969、982。台南和裕出版。85
年。
近代太虚大师著《楞严大意》云:(1889~1947)
「此皆辨妄明真之真心论,全部经文中,有一贯的
中心思想,即是常住真心,故本经以常住真心为基
本。『信解』,即明常住真心之理;『修行』,即
除常住真心之障;『证果』,即证常住真心之德
……惟《楞严经》确是佛说,仅根据点有异而已。
众生世界,即是如来成佛真体,譬如全海成风浪,
风浪即在全海,法身成有情无情,则有情无情均即
法身。故曰:『情与无情,皆成佛道』」。
□转引自斌宗法师《楞严义灯》页4。见《斌宗法师遗集》一书。台
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92、2、19。
附:大师著有《楞严经摄论》及《楞严经研究》二书。
近代沩仰宗禅师宣化大师云:(1918~1995)
「《楞严经》这是佛教里一部照妖镜的经,所有天
魔外道、魑魅魍魉,一见到《楞严经》都现原形
了,他无所遁形,什麽地方他也跑不了。所以在过
去,智者大师听说有这一部经,就向印度遥拜,拜
了十八年,以十八年这种恳切至诚的心,求这一部
经到中国来。过去的大德高僧,所有这一些有智慧
的高僧,没有哪一个不赞叹《楞严经》的。所以
《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
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怎麽样末法呢?末法就是
《楞严经》先毁灭了。谁毁灭的呢?就这一些个天
魔外道。这些天魔外道一看见《楞严经》,就好像
眼中的钉、肉中的刺一样,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
稳,所以他必须要创出一种邪说□说是《楞严经》
是假的。我们做佛教徒应该认识真理,《楞严经》
上所讲的道理,每一个字都是真经真典,没有一个
字不是讲真理的。所以我们现在研究这五十种阴
魔,更应该明白《楞严经》这种重要性,其他这些
邪魔鬼怪最怕的就是《楞严经》」。
□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页626□628。
一 般的学者,说《楞严经》是假的,不是佛说
的,又有什麽考证,又有什麽记载。这都是他怕
《楞严经》,没有辨法来应付《楞严经》的道理。
《楞严经》中令他们最怕的就是『四种清净明诲
』,这『四种清净明诲』就是照妖镜,所有妖魔鬼
怪都给照得现原形了。还有『五十阴魔』。这『五
十阴魔』把天魔外道他们的骨头都给看穿了,把妖
怪的这种相貌都给认识了。哪一位能把《楞严经》
背得出来,那是真正佛的弟子。《楞严经》在佛法
末法的时候,是最先断灭的。为什麽它断灭?就因
为这一些学者啊,又是什麽教授啊,甚至於出家
人,都说它是假的。这种的言论,久而久之,被人
以讹传讹,就认为他们所说的是对的,所以认为
《楞严经》是假的了,佛教徒也认为它是假的了。
久而久之,这个经就没有了。所谓经典断灭,也就
是这样子,因为大家不学习,它就没有了,就这样
断灭了」。
□ 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页638。
「所以《楞严经》里所讲的道理,是非常正确的,
非常有逻辑学的,再没有比它说得更清楚了。所以
整部《楞严经》就是一部照妖镜,照妖镜一悬起
来,妖魔鬼怪都胆颤心惊。我方才所说的话,所解
释的《楞严经》和『楞严咒』的道理,如果不合乎
佛的心,不合乎经的义□如果《楞严经》是假的,
我愿意永远永远在地狱里,再不到世上来见所有的
人。我虽然是一个很愚痴的人,可是也不会笨得愿
意到地狱去,不再出来。各位由这一点,应该深信
这个《楞严经》和『楞严咒』」。
□ 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页640。
「有人读诵《楞严经》,要我尽形寿供养这样的修
道人,我也愿意的……有人要学《楞严经》,我愿
意尽形寿来供养这样的人」。
□宣化大师《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页642。
附:宣化大师於1946年在天津大悲院听□虚大师讲《楞严经》。於
1953年在香港西乐园寺讲《楞严经》。於1968年在美国开讲九十六天
的《楞严经》,及举办多次的《楞严经》研讨会。又於1979年至1987
年宣讲《楞严咒句偈疏解》,此乃继清.慈云续法大师之《楞严咒
疏》之作,成为中国佛教史以来第二位释「楞严咒」之大师。详於
《宣化老和尚追思纪念专集(一)》页12□15。台北法界佛教印经
会印。1995、8、28。
近代天台斌宗大师云:(1911~1958)
「历代高僧大德,对於《楞严经》的批判,确认为
佛说的阐明真心常住之真理,谁能有此本领,托於
经文,以欺骗天下後世?……所以《楞严经》一
经,决非唐朝代的佛教徒窃取先秦思想之所为,是
很明显的。以上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之批
判,实在是甚为平实,由此足知中国的固有文化思
想与《楞严》的道理,实在较为接近,视《楞严》
为伪书一说,诚不攻自破矣」!
《楞严义灯》页5。见《斌宗法师遗集》一书。
附:大师生前讲《楞严经》达三次,著有《楞严义灯》一书。
近代天台斌宗大师云:(1911~1958)
「历代高僧大德,对於《楞严经》的批判,确认为
佛说的阐明真心常住之真理,谁能有此本领,托於
经文,以欺骗天下後世?……所以《楞严经》一
经,决非唐朝代的佛教徒窃取先秦思想之所为,是
很明显的。以上历代高僧大德,对《楞严经》之批
判,实在是甚为平实,由此足知中国的固有文化思
想与《楞严》的道理,实在较为接近,视《楞严》
为伪书一说,诚不攻自破矣」!
《楞严义灯》页5。见《斌宗法师遗集》一书。
附:大师生前讲《楞严经》达三次,著有《楞严义灯》一书。
|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