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dhihc" , 信区: religion
标 题: 达赖喇嘛 3/25 各宗教祈福演说
发信站: Dept. Comp. Sci. & Info. Eng., Chiao-Tung U (Sun Mar 30 16:53:50 1997)
转信站: Lion!netnews.ntu!news.mcu!news.cs.nthu!news.csie.nctu!usenet
来 源: @tpts126.globalnet.com.tw
後学是以录音带录音之後再整理出来的
若是文内有抄录错误请大德多多包含
後续演说内容後学会慢慢key in出来敬请稍稍等待
祝 悲智双修
***********
各宗教祈福大会
桃园巨蛋
达赖喇嘛演说
***********
今天我对各个团体及在座各位所要说的是 我们为了要和平大家共聚一堂
我内心非常之高兴也表示我的感谢
每个宗教以每个宗教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祈愿 我听了内心有特别的感受
现在我就要开始佛教简单的讲说 如果各位听法时觉得疲倦可以先行离场
一般来说说法者在没有登上法座前需先行向法座礼拜
有此一风俗是因为说法者易生起我慢之关系
事实上登上很高的法座说法并不是说法者很尊贵 而是说
说法者所由钜恩大悲世尊所说的法很珍贵 历史上我们的世尊在演说般若经时
有制服法座之记载 事实上我只是一个释迦牟尼佛 很下劣很低下的一个比丘而已
但是我所要说的法是两千多年前世尊所教说的 乃至历代钜量祖师所传承下来的正法
这正法正式我所要说的
首先我要先行念诵皈依三宝文
文内有三段先是对世尊的礼拜再来是谈苦空无常的道理最後是回向
所以文中涵盖了三法义之阶段 [ 此时法王请大众一齐以中文念诵皈依发心偈 ] [
再来是法王念诵心经的部分内文 ]
今天我得到机会能跟很多中国佛教团体及信众们说法 内心真的感到很高兴
平常我都如此说 就时间而言 中国佛教是师兄西藏佛教是学弟
因此今天世尊佛弟子的学弟能够有机会跟师兄说法 我觉得我的善根福德很好
刚刚在恭诵般若心经时 我内心有特别的感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
两千多年来心经一直被念诵著而且有很多大德依心经的修持得到很多证量
但在这很大的国家中佛陀的教法有时也兴盛也衰微
虽如此我们依然能够执持保留佛陀的教法而修行 我真的很随喜也很感谢
事实上佛陀的教法中 三藏是属於教证法三学是属於正证法
三藏要透过闻思来执持三学要透过修行而在心上得到证量
换句话说应在解跟行两者之上去执持所附宏扬佛的教法
因此我认为佛法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不但如此同时必须把所学的在每天的记忆串息而实
修是很重要的
所谓的佛法是心法 比如说身的善业 [ 绕塔礼拜 ]
但身的善业造作同时却也有可能心造作恶业 比如说手上一直持咒念佛
这是由口上去造善业的 但是也许你在持念念珠时心可能在算钱或含杂强烈爱憎之心
但是很明显的如果我们的心修大悲心或修无常时
当我们的心入法跟法相应时那时是不可能造恶业的
所以真的法所用的乃在於心上所能用的 那麽何谓心呢
所谓的心并非色法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是一种能了知能光明能感受之本体
心识的种类有无边的
比如说依著眼根而有眼识依著各种不同的根而有各种不同的识还有对於不同之境产生
各种不同的分别心
比如说依著我们人身而有我们人的心识依畜生道的生而有畜生道的心识
总之依著脑筋与根器而有粗分与细分不同之心识
比如说密须的教典中更区分了心识的粗细分
比如说我们醒著时的心识跟睡觉作梦的心识与睡觉没有作梦很入睡或昏厥的心识都不
一样 事实上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情况心识有很多粗分与细分之别的
如前所说各种不同的心识中 依著缘的不同而现起不同之分别
如此的心识唯知唯明能了知有光明觉受的心是持续的
问题是唯知唯明唯觉受这样的本体到底是具有缺失或不具缺失
说到具有唯了知唯光明本体的心它并不具污垢 [ 垢染 ] 我们如果予以观察
会发现我们的心常常忆念过去的事常常对未来去做计划而产生很多分别
这两者若对过去忆念对未来计划此种分别透过修行予以刻意遮止而安住於当下心的话
虽然刚开始有点困难但是慢慢串息便可达到而後把安住当下之心持久後会发现所显现
的是空寂一片之後慢慢会现起心唯光明唯了知的本体这必须由经验上说
刚刚说心唯光明唯了知的体性是心识的本质 这一点是无始以来就有且到成佛一直有
像这样的心它依然是刹那刹那变灭的
既然是刹那刹那变灭的便表示说心原来是依著某种因而有的
所以说心识的产生必然有它的近取因
因此心的本身之产生是由前前心识而导生後後的心识这是心的法性的道理
再来以色法来说 以身体来比喻由身体的构造而言亦有其近取因
比如说有前面的父母前面的父母父母直到世界未形成之前
比如说空劫之时依时轮金刚密续的说法是虚空为成最早
换句话说依密续而言在世界未形成前虚空为先而後才形成整个世界所以虚空为成是世
界形成的要素 就像如此般的心是由前前而导生後後所以它是延续而有
如果它是无因无缘或说突然而有那便违背因果理则了
因此就像色法的因是无始一样心识的因也是无始的
胜天菩萨在论中说色法是无始的却是有终的.心识是无始的但却是无终的
因为此一道理佛教所说的前生後世是从这里安立起来的
提到身与心 乍看起来心似乎是独立而有的 并不是如此
心有很多粗分与细分的心识 而事实上心是依身体构造而安住的
比如说很多粗分的心识都依著身体而安住起来
所以当身体衰微粗分的心识也慢慢跟著改变 身体是能依心识所依
但这并不是说唯光明唯了知的本体是来自於身体并不是这样说的 它确实与身体有关
可是生起唯了知唯光明的本体却是来自於心本身
前面的心识作为它的等无间言并非由身体之增上缘或所缘缘所产生的
虽然很明显的心识依身而安住但是没有间断後细微的唯光明唯了知的体性这种心识却
是来自於前面的心识而有这就是所谓的细分心识
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 有时我们会生气 在生气时整个心都乱了
但生气并非一直都存在的 有时也可以去除的
比如说当遇到某些缘时我们可以生起慈悲之心虽然它大小有异
所以说当我们遇到某些因缘而生慈悲 当遇到某些因缘而生嗔心
所以心并非是一直生气这样的本质的 心的本质是唯光明唯了知的本质它是离垢的
所以我们称心是自性清净的 事实上心识有很多分别生起很多烦恼
比如说生起嗔恚贪心骄傲 虽然生起的当下力量很大
但是我们去观察当生起烦恼时虽然有些理由可是仔细观察理由并不多
它不过是一时而有才产生此一情况的 相反的
所谓慈心悲心乃至於证得无常的心无我的心这些都是有正理可以安立起来的
越深入去观察可发现这是越来越明显而有道理的
如果照著中观派别的论点中所提烦恼的根本就是愚痴 什麽是愚痴呢
就是对诸法对境的颠倒执持
这种颠倒执持可经由非颠倒的见或者证得非颠倒见的心来予以去除
换句话说虽然烦恼力量很大可是如果我们可以生起对治力便可根本对治
所以很重要的基於两点 第一因心识的自性光明清净
第二基於心识上的垢染可以经由对治予以净除的关系
基於这两观点我们可以安立得证解脱 可以经由对治力把烦恼完全净除
也因此可以把烦恼所留下来的馀习也就是所谓的所知障完全予以净除换句话说就是可
以成佛
因此若是要做一个很简要的说明什麽是佛的教法是为了要对治烦恼的为了要根断烦恼
的 但是却又不可能马上根断烦恼它必须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先行把烦恼所产生的身口意的恶行恶作予以遮止予以对治
第二阶段经由修行习证对治烦恼
第三阶段是把烦恼所留下来的馀习也就是所知障完全净除的办法换句话说就是把心所
有垢染完全净除
这三阶段就如四宝□所说初断不善业中间断蕴执最後断我执而入解脱道
因此凡是修行佛法的行则它的终究目标是什麽呢综合来说是解脱
若依修大乘教法的角度来看是证得最胜的解脱成佛的果位
依大乘论点来解释佛法它是以二谛世俗谛胜义谛来解释佛法的就如龙术菩萨的论点说
诸佛说正法正依於二谛一为世俗谛一为胜义谛
一般提到二谛在每天生活中会显现见到各种法 可是若显现法上这法是实有的有可能
也有可能如我们所见的事实上境上没有这个法
换句话说很多情况是印象跟实相不相符顺不相随顺
另外提到诸法实相就是说必须考就观察印象与实相互相符顺的问题这是另一个层面
所以我们必须观察如其我们所现前的 比如说眼睛现色法.耳现听声音.现为境上实有
此点到底有没有值得予以观察
任其我们现起的印象这是这个这是那个所现起的这是有的这是没有的这些在世间所共
许的这是在明眼的心识中是有的
另外不满足於所现起的期许的不满足於这种情况更进一步说所现起的法是什麽
它的实相何在它的真实义是什麽它的究竟的情况是什麽这种称为真实义的观察的心识
因此所谓的二谛简单的说 凡是由明缘亮的心识可以找寻到的法都称为世俗谛
凡是由真实义的诸法实相的寻找的自立的心识所寻找出来的法都称为胜义谛
刚提到的二谛里的心识则是中观中的安立方式
事实上唯识宗有部经部它们有各个不同的对於二谛安立的方式在此不予多说
因此我们可说法所显现的印象与实相是不相符顺的
就好像说一个不是事实而说为事实欺骗我们一样的在我们每天生活中显现为印象与实
相不相符顺 所以几乎都是被这种印象所骗
事实上所有的法都与我们有益利与损害的关系
而在我们生活中每天必须与这些法建立关系如果我们的印象都是错误不能了知实相那
几乎等於我们是在欺骗我们自己
提到中观中的安立方式 它是最具足正理安立的内在互不相违
并非说它是佛说的或说它是中观中所以说它是最高最究竟的不是这样说
也不是说除此之外唯识派及其他的一些宗派论点用正理义理去检校检验会发现有很多
问题 只是说中观中是经由很多证理之上而安立出来的正确的说法
因此世尊说知有智者以善巧当如冶□金不应以我说者而生信应该予以善观察
那麽到底什麽是诸法实相什麽是诸法真正的内涵呢
在心经中说到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皆空是什麽意思呢是说�.. [
Sorry这一段没有录音到� 其大意为五蕴是无常的非我的 ]
再比如说心经提到无色声香味触法等等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等等的内外诸法它都是没有
的这是基於没有本质没有自性而言的 在般若经典中有广的跟略的
最略的只有一个字而已一个字是什麽是"Aa" "Aa"在梵文中的意思是"遮止"的意思
遮止什麽呢遮止我们所显现诸法实有的自性是没有的那麽它是怎麽个没有法呢
当我们现起诸法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时会觉得说境本身有一个实有有个真实的实有
比如说用我们所见这个在这里这个是这个当我们觉得说境上很真实实有到底有没有呢
如果境上真是实有的去一直探究应可真正知在何处
比如说我们眼前有这些花花在什麽地方呢花在这些颜色.形状.枝干.因.和它的受起应
可以找到若它是实有的话 比如说我们所谓的"我"
在我们的身心五蕴中有可是去观察寻找根本找不到的
总之包括如上所说的包括我们所皈依的佛 我们所生起大悲心的众生
还有能够为佛启发信心为众生启发大悲心的我 去找的话都是找不到的
如此去寻而不得那是否是没有呢 不是没有的而是有 因为有益利跟损害
法存有方式不是自有而有自足而有而是他自在而有 所以在中论谈到依缘起故而是空
若是依缘而有那麽不依缘而有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麽呢因为关待与不关待是正相违的根本没有一种同时是依缘又不依缘而起也没有
一种是非依缘而起非非依缘而起这样是没有的
所以承上所说去寻找而找不到找不到却非没有
其有的方式是依缘而有是取决於依缘而有因为关系了很多依缘条件聚合而有
所以说诸法自性是本空的 自性本空就是空性 如此的空性见到空性的心
证得空性的心
是怎麽见怎麽证的呢是仅仅遮破所遮所要破除的对象而已提到这仅仅遮破 [ 去除 ]
所生的对象这称为空性 一般说所遮有两种一个是非遮一个是无遮
这里的空性是无遮 所以说 "Aa" 那个字是遮破的意思遮破所遮的意思表示它是空性
一般来说法有很多法性究竟的法性就是空性 为什麽说它"空性"很重要的理由何在呢
在中论有个记诵说 一切由烦恼与业所轮转而造成很多细论
当烦恼跟业尽时所有细论随之而尽 这个是由证得空性的心所断除的
也就是说生死轮回的痛苦是由业而有 业由烦恼而造
烦恼乃由於分离作业的分别心而生
分离作业的分别心乃是由於我执实执的细论而产生
到底什麽法可以根断实质细论呢只有证空性的心
在梵文中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说能由谁去破除由空性去破除此为灭谛另一个说何处
破除在法界中破除 所以说明了了知空性就解脱如果不明了不了知空性就轮回
轮回跟涅盘或解脱是基於空性的了不了知而安立的
所以说所谓的空性是极端重要的那麽空性究竟的意义就是缘起的道理
所以说空缘起.缘起空是一体两面的
所以龙树菩萨礼赞世尊是基於佛能自由自主的展示教说缘起的甚深道理而作礼赞的
而宗咯巴大师也相顺於此而造了缘起赞就是我们所发的赞文
基於时间的关系无法详说请大家恒常观阅经由观阅有可能对性空与缘起慢慢理解进而
了知
诸法的实相是空性虽然烦恼本质自性也是空的
但是因为我们颠倒心识的执持而生起很强烈的烦恼
比如说爱憎之类这些便是所谓的集谛也就是导生苦谛的根本的集谛
若能经由空性的了知 知道诸法包括烦恼是自性空之上经由修持可对治的话
自然生起会对生死轮回欲求脱离乃至勘能欲求脱离解脱的心一定生起很大的定解解脱
一定可以证得
同样的基於看到众生在众生痛苦之因集谛烦恼可以解脱之上只是因愚痴迷蒙愚痴而继
续造作著苦因受著苦报基於此点更生起对众生欲求脱离它们痛苦的大悲心
所以由自己可以导生解脱的义趣由众生可以导生大悲的义趣
总之由智慧或空性慧的道理而生起更强烈的大悲心的道理在此
事实上大悲心基於它的助伴它的友伴是智慧的差别而有安立不同的大悲心
比如说基於见到证到无常的心所摄持所作为助伴的大悲心我们称之为法缘悲
基於见到众生是无我是无自性的心而摄持互相具足的大悲心称之为无缘大悲
基於不是见到无常也不是见到无我的心只是看到众生受苦所生起的大悲心称之为众生
缘悲
所谓的慈心是以失去快乐的众生为所缘而生起的心基於这一点愿意予以众生快乐称慈
心 事实上慈心与悲心为佛弟子佛法行则来说很重要的修行
不但如此就是没有信仰佛法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慈心悲心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能具慈心悲心就社会与个人来说都是有助益的
所谓的大悲心绝非轻视它的对象它的众生
相反的是更重视众生的痛苦更恭敬众生珍视众生基於看到众生的痛苦而生起欲求拔除
其痛苦的心甚至欲求拔除众生的痛苦由我一个人来承担由我自己来作这称之为巨量的
增上的大悲心 为了完成利他的责任跟世缘 我必须要利他
如何利他呢是否有利他的能力呢 观察发现到说就我本身来说目前为烦恼所制
即使要利他只有少分不可能是究竟的 那麽到底要如何才能完全究竟的利他呢
就是说必须要把自己相续里头的障碍
比如说烦恼障所知障完全的净除得到一种无上的智慧最高的智慧
当得到最无上最高的智慧才能够究竟完全利他
当利他时只不过是关待所要利益的对象因缘成不成熟否则自己本身绝对是有完全能去
利他的 什麽是菩提心呢就是为了承办所有众生的利益我一定要成佛
也就是说它具有两种欲求 欲求利他欲求自己的菩提
基於欲求利他而导出同时相顺著欲求菩提的心称菩提心
提到菩提心它真是有不可思议的功德的不要说生起非造作的自自然然的菩提心
既使说对菩提心有胜解有信仰马上心就可得到安乐可以提起心力不退却
现在我要传授发起愿心仪轨文 这是为了能够生起巨量的菩提心
在传授愿心仪轨文之前为了能够净罪即知 净除罪障即起知良
我们先诵持普贤行愿品七支供养文
在唱诵时要观想诸佛菩萨都在眼前在周遭有著一切的如母有情如此的观想佛菩萨所行
持的菩萨行我要行持要成佛之故所以我要受持愿心仪轨要受持愿心仪轨必须净罪即知
[ 大众念诵毕 ]
在七支供养之上我们做完净罪即知的法行之後我们就要正行传授愿心仪轨
请大家一起念诵愿心仪轨在念诵时须随文作观好好的心中作意起来忆念著法意来念诵
总之我们必须以眼前的诸佛菩萨作为我们的证人为了承办为了完成众生的利益为了一
心利他从今以後众生利益就如同我生命那样珍贵我要绝不伤害众生不弃众生完全的利
他行这样把整个心提起来如此的作愿心仪轨的受持请大家念三次念时先行随文作观先
行皈依三宝的法意之上生起为了真实究竟利益一切众生益利把一心利他行的心提起为
了利他缘故我必须成佛也把成就佛道之心提起总之为了利他我一定要成佛这个心力提
起来从今以後一心利他之心一心成佛之心永不弃舍所以念这文时必须让心转动真诚的
念慢慢的念念三次 [ 大众念毕 ]
***************************************
chihda@tp.globalnet.com.tw
痛苦是不幸的,但有时却能唤醒人类的心灵
~ 达赖喇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