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作者:Mitch Albom 白裕承 译 出版:大块文化 简介:生死所研究生 侯南隆 「生」与「死」之所以会扣连在一起,来自於自我对於「死亡」主题的经验。当我 们把「死亡」视为构成经验的存在客体时,「关系」不失为一种作为凝视「死亡」的切入点 。於是,「死亡事件」与「自我」两者间关系的形态与状态,可以确然地将自我受到死亡事 件冲击清楚地呈现在你我的眼前。 亲人死亡的悲恸无以复加!愈是与你关系密切者的死亡,你愈无法轻易地将它排除 在经验事实之外。这一本书,描写的就是一份真实的自我表白,是自我面对死亡时在逃脱与 贴近间的交会。「死亡」使得生命整个转向 丧礼过後,我的生命改变了。 我突然觉得时间变得很珍贵,就像流水去而不返,一刻也不容错失。 ....我没命地埋首工作,日以继夜,全心投入。 ....我下决心不要变得跟他一样。(p.25) 努力地投入工作使得自己有主宰事物的感觉。但死亡是否也可以这样地被主宰?否 定的答案清楚地呈现出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就像我舅舅一样,我认为自己终也难逃这一关。(p.26) 逃不掉,就转开头闭上眼吧!然而,生命要透过「死亡」来教会我们的功课,是我 们都无法逃避的必修课!是的,老教授要教会学生这样的功课,用他自己面对死亡的生命, 上完这一门课。 之所以对死亡抱持著恐惧与不安,原因来自於我们的无知!老教授跟学生说:「学 会死亡,你就学会活著。」 我们对死亡都是在欺骗自己。但是,有个比较好的办法。 你要知道自己会死,并且随时作好准备,这样就好得多。 这样你在活著的时候,就可以真正的比较投入。(p.103) 老教授是谁呢?Morrie Schwartz,一位任教於布兰迪大学近四十年,罹患了肌萎□Y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社会学教授。这场病以缓慢的速度侵吞著他的生命力。面对无法逃避□涨漱`,他选择与他的朋友、亲人一起来面对;他的学生Mitch Albom,跟著老师上完了这十 四堂课,写下了我们看到的这些文字。 生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著死亡的踪影,如果我们愿意承认它不可逃避;如果你决定 不再欺骗自己;如果你愿意试著敞开心房来贴近它的话,这是一本好书。当你一页一页地翻 过後;当你一章一章地读过後;最重要的是,你是用你的心来体会而不是只用脑袋来理解的 话,相信你将可以从文字当中得到属於你自己的生命智慧。 (本文摘自南华管理学院生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life and death studies of NHMC 网页: http://faculty.nhmc.edu.tw/~lifedead/c-main.html) |
精华阅读 | 首篇 | 上一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