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 〈1〉
发信站: NIABBS (Fri Jul  4 02:16:40 1997)
转信站: niabbs


      〈摘译自The  Encyclopedia   of  Visual  Art 〉
                                             Charles  Avery
 --------------------------------------------------------------

     雕塑  一为塑型—艺术家以手或木、骨或金属等工具, 从一些「可
 塑」材料如蜡或陶土,透过加工的过程创造出视象,另一则是雕刻—艺
 术家以金属或摩擦性工具从现有的材料,如:树干、象牙或石块上,除
 去不必要的部份,将原料以另一形象呈现出来。

    两者都是从" 无 " 中建立出一视觉意象。文艺复兴时期,塑型的地
 位次於雕刻,因为雕刻需要较多的心力、劳动和技巧;原始文化中,陶
 土雕塑和陶器是同步发展的,因为材料在窑中烧乾即是成品了。

   塑型艺术会造出较雕刻脆弱的作品,但很早以前便有人尝试以金属铸
 模型,使其耐久。

   研究雕塑史时,必需谨记:不同材料的耐久性  火候或湿气对如木头
 等雕刻的损害度如何  等问题。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161.s105.ts.hi]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2〉
发信站: NIABBS (Fri Jul  4 23:23:18 1997)
转信站: niabbs


          〈续上文〉

   除了小型祭祀用的雕像外,雕塑一直与建□相关,木雕与木造庙宇、
   车辆、船舶等;石雕与石造建□,如: 埃及、希腊、罗马及中世纪
   以後欧洲的艺术;陶塑模型与砖砌建□,如: 亚述、意特斯堪或北
   义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等。

   建□用雕塑与用雕塑来装饰建□一样,通常会著上鲜明的颜色,偶
   尔更有部份镀金。中世纪教堂上的繁复叙事性雕塑若被著上不同的
   颜色或镀金则会更明显耀眼。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79.s107.ts.hin]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2〉
发信站: NIABBS (Fri Jul  4 23:23:18 1997)
转信站: niabbs


          〈续上文〉

   除了小型祭祀用的雕像外,雕塑一直与建□相关,木雕与木造庙宇、
   车辆、船舶等;石雕与石造建□,如: 埃及、希腊、罗马及中世纪
   以後欧洲的艺术;陶塑模型与砖砌建□,如: 亚述、意特斯堪或北
   义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等。

   建□用雕塑与用雕塑来装饰建□一样,通常会著上鲜明的颜色,偶
   尔更有部份镀金。中世纪教堂上的繁复叙事性雕塑若被著上不同的
   颜色或镀金则会更明显耀眼。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79.s107.ts.hin]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 〈3〉
发信站: NIABBS (Sat Jul  5 00:52:04 1997)
转信站: niabbs


      〈续上文〉

   古埃及的雕塑□围,包括大型的石雕,如sphinx及大型花岗石柱〈以磨蚀
   而非雕刻,因石材本身极坚硬〉,以致祭祀用的小型木、陶或金属制的
   小雕像。

   在希腊,西元前五 六世纪的大理石雕像及建□的特色,似源自较早的相
   同木制品;祭祀用的少男少女雕像,其收缩的四肢似是受树干原有的形
   状所影响。Doric 柱式庙宇似也是源自以树干为支柱或屋檐的小屋。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149.s105.ts.hi]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 〈4〉
发信站: NIABBS (Fri Jul 11 00:36:10 1997)
转信站: niabbs


  (续上文)

    接下来的希腊文明中的亚历山大及希腊化时期,仍继续强调在大理石或石
    头上雕刻。雕刻变得愈来愈写实及戏剧化,如:白加孟大祭坛的檐壁。
    罗马艺术基本上承袭希腊艺术,强调同样的材料体系,某些方面的理念又
    扩大发展了,特别是雕像或半身胸像式的写实肖像艺术,以及叙事性浮雕
    。罗马图拉真柱可能是石器上展现立体意义之极至者。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137.s106.ts.hi]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5〉
发信站: NIABBS (Mon Jul 14 00:19:46 1997)
转信站: niabbs


   意特斯堪文化在西元前八至一世纪盛行於北方的托斯卡纳( Tuscana),当
   地重赤陶艺术,原因可能是因为出产大量适用的陶土,大部份现存的文物
   皆为赤陶,包括了古□ 人像及大雕像,青铜也极风行,但石雕不及希腊罗
   马般盛行。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157.s127.ts.hi]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6〉
发信站: NIABBS (Mon Jul 14 00:32:05 1997)
转信站: niabbs


    早期中世纪欧洲的雕塑沿袭罗马的传统,并用於基督教的行事上,

    但风格及技巧均不及以往的水平,然而精美的小型象牙雕刻及稀有

    的金属或青铜制品,可能是这时期的最佳作品。

    後来  随著僧侣文明的扩张, 大型建□如修道院或教堂的需求促

    进了石雕的发展,石雕是用来装饰建□,具体的雕像还可加强其

    精神内涵!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157.s127.ts.hi]
※ 修改:.chaucer 於 Mon Jul 14 00:34:36 1997修改此文.[FROM: h157.s127.ts.hi]
发信人: chaucer@niabbs (达文阿西), 信区: arthistory
标  题: 雕塑(7)
发信站: NIABBS (Tue Jul 15 00:55:18 1997)
转信站: niabbs


     中世纪後期的北欧木刻艺术复苏    将低地国的雕刻家Adriaen  Van

     Wesel及南日耳曼  奥地利的雕刻家  如Tilman  Riemenschneider

     (1460-1531) 及Michael  Pacher(14355-1498) 等带至最高峰

     橡木及菩提木常因因特色不同而有不同之用

--
※ 来源:.关豆门 (国立艺术学院BBS) bbs.nia.edu.tw.[FROM: h28.s106.ts.hin]

		 
精华阅读 | 下一篇 | 末篇 | 转寄 | 返回上层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